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婦產科醫院常見感染風險及護理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為了分析婦產科醫院孕婦在產子后發生感染的特點,深入研究并極力探索感染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在醫院的日常管理找出薄弱環節,并采取有效解決措施,降低感染發病率,完善醫院感染管理措施,對某院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的6000余出院病例進行回顧性調查分析。
  關鍵詞:婦產科;醫院感染;管理
  第一章  引言
  1.研究目的
  醫院感染不但對病患的身體造成極大的痛苦,還對其心靈造成創傷,更造成了我們國家衛生資源的巨大浪費。每年在中國由于醫院感染而耗費的資金約100億元人民幣1。不斷強化對醫院感染的監督和控制,在當今社會醫院管理方面是重中之重。本文所選擇的醫院是某市的一個二級乙等醫院,總共有病床130張,住院部分為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四個科室。通過對該醫院2014年至2017年這3年來記錄的6000余例病例進行相關調查和分析,并且和該醫院的實際狀況相結合,針對醫院婦產科感染的誘導因素和醫院在管理環節中存在的薄弱指出,發表相對應的應對策略,希望能夠大大降低醫院婦產科感染的發病幾率。
  2.理論基礎
  婦產科發生的感染和其他人群集散度很高的地方發生的感染有很多不同的特點:
 ?。?).產婦和嬰兒對外界病原體的抵抗力很低,特別是嬰兒,新生嬰兒一般剛剛出生的時候免疫系統還很差,如果發生感染,嬰兒的病死率很高;
  (2).婦產科作為醫院中的一部分,其環境很容易受到污染,醫院中的病人攜帶各種各種的病原體,一旦產婦和嬰兒置于受污染的環境中,其有很大幾率發生感染;
 ?。?).耐藥菌株或多重耐藥菌株在醫院中是很常見的,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治療上的困難。
  第二章  資料與分析討論
  1.資料來源與方法
  選擇成都市一所婦產科醫院,應醫院要求以下簡稱該醫院,在2014年至2017年的全部出院病例6437例。調查的對象是該醫院在2014年至2017年出院的病人。本文采用的調查方法是回顧性調查方法,把該醫院發生感染的病例核實診斷并且在事先設計好的調查表上統一填寫。其診斷的標準是根據衛生部在2001年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2.該醫院病患感染狀況
  該醫院一共發生的感染例數有157例,而在這其中,婦產科感染病例就有67例,總共占了該醫院全部感染病例的42%左右。在該醫院中,病患發生感染的幾率為2%左右,而婦產科病患發生感染的幾率為4%,在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4個科室中感染發病率是高的。
  3.該醫院感染部位發生的分布情況
  就感染發生部位的情況來說,感染發生幾率最高的部位是外陰,外陰切口感染病例總共有21例,構成的比重為31%左右,居于第一位,其次是上呼吸道,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總共有17例,構成比重為25%左右,再次是泌尿道,泌尿道感染病例總共有14例,構成比重為20%左右,其他的感染部位為下呼吸道感染(總計4例)以及子宮內膜炎(總計1例)。
  4.針對該醫院外陰切口感染的分析
  2014年至2017年這3年間,該醫院總共接納其住院的病人有1648例,婦產科就診的病患總共有1324例,接受過會陰切開手術幫助分娩的例數總計721例,而發生外陰切口感染的病患總共有21例。
  女性的生殖器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陰道有自我潔凈的功能,子宮頸的粘液、栓塞以及羊水里所包含的物質里面有抗菌的功效,對細菌有殺滅作用。孕婦在分娩時,其陰道、外陰和子宮頸等身體部位都或多或少留下了創面,從而導致生殖器的防御功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特別是外陰部位的創口,由于外陰切口非??拷虻篮透亻T,很容易會受到尿液和糞便的污染,孕婦在產后身體代謝物很容易流經手術切口,使得外陰切口變成各種細菌的培養基,這些都能夠提高外界細菌進入到女性生殖器官中的幾率。
  5.醫院感染相關問題討論
  該醫院會在進行會陰切開手術之后,會按照常規給抗菌素來抑制外陰切口感染發生的幾率。婦產科在使用抗感染藥物的頻率為56%,該醫院使用抗菌素的頻率為71%左右。在醫院對感染管理方面,盡量少用抗感染藥物是一個非常重要原則。在《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試行)中就有規定,醫院在使用抗感染藥物的時候,一定要盡力把抗感染藥物使用率降低到50%以下3。但是這個規定對處在基層的醫院來說,抗感染藥物使用率控制在50%以下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就是我們正在面臨的重大課題。
  該醫院的空氣消毒方式還是比較陳舊傳統的,一般都是使用過氧乙酸噴霧和紫外線照射,但是對剛剛生產的女性和剛剛出生的嬰兒來說這樣的消毒方式是不恰當的,這是因為紫外線照射和過氧乙酸噴霧都是不適合在有人的狀況下進行的。要找到一種消毒效果顯著,安全迅速并且對病患帶來負面影響的空氣消毒方法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章  管理對策
  醫院感染監測,醫院感染管理,醫院感染控制這是醫院感染的三個控制子系統。它們之間相互聯系,共同構成了醫院感染的控制系統。醫院感染監測得到的數據資料是醫院進行感染控制的事實依據,而醫院感染管理就是具體手段,都是為了提高醫院的品質,盡最大努力提高醫療安全水平。根據該醫院的實際狀況,應該做好以下方面:
  1.提高領導意識、加強合作
  醫院的領導層應該對醫院感染管理重視,組織協調好醫院各個部門的關系,在進行感染管理工作的時候要給予人力、無力和財力上的大力支持。完善相關感染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設備,值得注意的是,醫院各個功能區的具體位置布局要合理規范,所需要的器械都要齊全。
  衛生部出臺的有關醫院感染的規定中提到,一旦出現了醫院感染爆發的情況,醫院中的每一位醫療工作者都要對感染預防和感染控制工作上出現的問題上升到法律責任的高度來認識4。
  2.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
  抗感染藥物的使用者應當謹慎對待,對于可能是病毒性疾病的患者和發燒待查的患者不能對其使用抗感染藥物,在開具抗感染藥物的時候要注意避免用藥產生拮抗作用。該醫院還應當制定抗菌藥物應用管理規定,建立完善的用藥監控體制,針對一般感染盡量選擇高效廣譜的一線抗菌藥物,醫院感染小組的成員要對該醫院醫師的用藥定期進行抽查,提高醫師在合理使用抗感染藥物的自覺性,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以期望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藥物對患者身體產生的不良影響。做到合理用藥,節約醫藥資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參考文獻:
  [1]張雪群.婦產科護理感染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7,11( 10) : 32- 33.
  [2]習改梅,張平.婦產科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慢性病學雜志,2018,12( 1) : 80-81.
  [3]吳萍.護理管理在控制婦產科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2018,7( 6) : 1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7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