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婦產科術后大出血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醫學水平相應提高,治療婦產科術后大出血的方式也逐漸增多,并各有特點,其中動脈栓塞的治療方法是常見的類型,本文通過對比的方法進行了比較。
  關鍵詞:婦科;術后大出血;動脈栓塞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文選取本醫院近五年產后大出血患者為例,兩組,甲組用動脈靜栓塞方式治療,乙組用動脈結扎手術治療,兩組年齡均在29±3.6歲,孕周29.5±7周,甲組初產婦38例,經產婦40例,乙組初產婦36例,經產婦42例。
  1.2 治療方法
  甲組:采用動脈靜栓塞方式治療產婦術后大出血,醫生確認患者后,預防治療期間休克的同時使用1%的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穿刺、插管進行DSA,成功后注入造影劑進行血管造影,并將導管插入到患者髂內血管之中,以確定導管插入的位置,確認導管位置插入正確后將明膠海綿顆粒填入動脈中,實施髂內動脈前干或子宮動脈栓塞,而后再次進行造影,進一步了解栓塞情況。對于宮頸妊娠的患者,要在栓塞前實施埃及灌注化療,具體可以選用氟尿嘧啶,栓塞成功后繼續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后進行街景檢查確認出血情況,如已停止出血無外溢,可將導管拔出,對穿刺點進行壓迫止血,包扎穿刺部位。栓塞完成后叮囑患者禁止劇烈運動,在栓塞完成后24 h內可以進行局部的加壓處理,并且注意預防患者感染,滴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支持治療。在造影過程中要注意采集有關圖像,對患者髂內血管情況進行調查,要具體了解子宮的血液供應以及有異常染色。乙組:本組患者采用子宮髂內動脈結扎手術治療方案來進行治療婦產科術后大出血癥狀,對產后大出血患者進行用動脈血管和子宮肌層縫合、穿刺、在子宮肌層內外動脈分界的地方將縫線打結,然后縫合結扎。術后對甲乙兩組患者進行手術時間、出血量和子宮切除人數進行比較。
  1.3 甲乙兩組術后數據分析與結論總結
  乙組陰道出血時間、出血量和手術時間高于甲組,甲組2例患者子宮切除,切除率為2.6%,乙組11例患者子宮切除,切除率為14.1%,甲組子宮切除率低于乙組。甲組患者術后臨床癥狀較好,出血停止,多數患者臀部疼痛和下腹痛5~7 h后患者未用藥自行緩解,另外患者通過服用鎮痛藥物治療4~7 d后疼痛得到緩解,少數患者手術后出現低熱現象,兩天后未用藥自行緩解。
  1.4 數據分析
  婦產科術后大出血特別是產科大出血,一直都是婦產科的危重病例。此疾病發展迅速,常因短時間內大量出血,速度過快而造成失血性休克,繼而導致DIC、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垂體組織壞死等嚴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多數產婦大出血發生的時間在分娩結束后兩個小時左右,醫學界把產婦產后大出血視為婦產科最嚴重的術后并發癥,其特點突出性大,發病急出血量大速度快,事先沒有任何預兆,因此婦產科產后大出血是產婦致命的一個重要原因。所有關資料記載,產婦產后大出血死亡率高,占分娩總數量的2%~3%。對于產婦來說,在分娩過程中陰道從收縮到恢復正常期間會有一定出血現象,因此在手術過程中醫生一定要關注患者的出血量。
  其中宮縮乏力是導致產婦大出血的最重要原因?;颊咴诜置溥^程中出現宮縮乏力會延長分娩時間,延緩胎盤剝離時間,陰道處于不流血或少量流血狀態,胎盤剝離后子宮收縮乏力失去止血功能導致產婦出現失血性休克。再者由于患者產前有嚴重的婦科病癥,在產檢時未發現患者存在高危因素,沒有對其及時的處理和治療,也容易出現大出血癥狀。
  2 預防策略
  產褥期是生殖器官復員的一段時期,由于正氣比較虛弱,很容易導致外邪入侵而形成瘀阻,患者產后一定要注意保暖,禁忌生冷食物的刺激,醫生要鼓勵產婦盡床活動,有利于惡露瘀血的排出,促進子宮恢復,臥床休息時可用鹽袋壓住剖宮產刀口處,并注意褥期個人衛生,勤換內衣內褲,注意外陰清潔,使用孕婦專用衛生紙巾,禁止盆浴和房事,以防感染,平時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憂郁等不良精神刺激,防止氣滯血瘀加重瘀血癥狀。
  經醫院多名患者實際驗證,采用動脈栓塞術治療產婦術后大出血取得了良好的醫療效果,具有有見效快、止血效果好、創作面小、安全,最重要的是可保留患者子宮和生育功能。在術后要配合醫生做好自我身體恢復工作,避免或降低產后大出血的可能性,盡快恢復身體狀態。
  參考文獻:
  [1]董金鳳.難治性婦產科大出血的臨床治療方法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7.
  [2]袁英曾俊仁 李淵淵 李 輝.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婦產科急性子宮大出血及有大出血風險患者26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4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