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 探討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本次臨床研究的時間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臨床研究對象選取我院接受治療的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分成兩組,即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37人,對照組盆腔炎患者治療期間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實驗組給予中藥內服外洗治療,將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進行對比與分析。結果 治療后,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7.30%,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78.38%,與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相比,實驗組占明顯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慢性盆腔炎患者額治療中給予重要內服外洗的治療方式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中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2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人群中常見的女性生殖器、盆腔腹膜以及周邊結締組織產生的炎性病癥,發病時會表現出月經失調、白帶異常、腰痛、下腹痛等明顯臨床癥狀,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不僅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營養,還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因此,給予有效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1]。本文旨在進一步探究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現作如下詳細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臨床研究的時間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臨床研究對象選取我院接受治療的7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分成兩組,即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37人。所有患者均為經B超檢查確診的盆腔炎患者,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自愿參與本次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區間為23到56歲,平均年齡為(32.3±2.6)歲;實驗組患者年齡區間為24到55歲,平均年齡為(32.7±4.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臨床資料中差異未呈現統計學差異(P>0.05),可以用做對比實驗。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西藥抗生素開展治療工作,將1.2g的林霉素(生產廠家:福建南少林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5020027)與250ml的生理鹽水相混合,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日2次;同時給予0.8g的替硝銼(生產廠家: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 國藥準字:H10950320)靜脈滴注治療,每日1次,持續治療3周。
1.2.2 實驗組
實驗組采用中藥內服外洗的方式開展治療工作。內服治療的使用藥物成分為:香附、元胡、枳殼、厚樸、當歸、敗醬草、銀花、丹參、川斷、川楝子、赤芍、桑寄生、當歸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藥量的加減,用溫水煎服,每天1劑。外治主要是對患者盆腔內進行紅藤湯的灌注,紅藤湯的成分主要有紅藤、紫花地丁、蒲公英以及鴨跖草,每日1次,連續治療7天[2]。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療效
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顯效:治療后,月經失調、白帶異常、下腹痛等臨床癥狀消失,免疫功能明顯增強;有效;治療后,月經失調、白帶異常、下腹痛等臨床癥狀以及免疫功能得到顯著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
1.4 統計學分析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經過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資料比中的全部出現的數據都采用卡方檢驗,而在處理數據時,對資料比通過t 檢驗開展分析,描述用百分比(%)表示,如果檢驗的結果顯示P<0.05,那么就說明本次研究中數據資料的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采用中藥內服外洗方式治療的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7.30%;采用西藥抗生素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8.38%,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疾病,發病原因與免疫因素、年齡因素、飲食習慣、衛生等多種因素有關,免疫因素主要是內分泌失調,自然防御功能受到損傷,外援病原菌入侵,且具有頑固性與反復性等特征,對患者的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衛生主要包括經期衛生與性生活,飲食習慣主要為辛辣食品的食用,由于該種疾病具有較高的反復性,因此需要給予有效的治療方式對病情發展進行控制。
臨床中,針對該種疾病有多種治療方式,本文主要針對西藥抗生素與中藥內服外治兩種方式進行探究。西藥抗生素治療雖然能夠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無法進行根治,且在藥物的長期刺激下,容易對患者的其他臟器造成影響,而在中藥治療中,不僅能夠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對清熱解毒、補血活血、抗炎等藥物進行合理的配置,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免疫力,且副作用小。另外,給予重要灌洗,還能夠直達病理部位,將藥效最大程度發揮,實現良好的治療效果[3]。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治療中,給予重要內服外洗治療方式,對照組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治療中給予常規抗生素西藥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7.30%,明顯高于治療有效率為78.38的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療中,應用中藥內服外洗的治療方式,能夠顯著改善患者月經失調、 白帶異常等臨床癥狀,取得良好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采用中藥內服外用的治療方式開展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療工作,與常規的抗生素西藥治療方式相比,在臨床癥狀的改善,治療有效率的提升,治療周期的縮短中均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中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莊姍姍. 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預后探討[J]. 中外醫療, 2017, 36(8):57-59.
張偉華. 淺析慢性盆腔炎在婦產科臨床中的治療體會[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8, 18(4):60-60.
楊娟. 慢性盆腔炎婦產科治療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8, v.18(64):50-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