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慢性支氣管炎實施中醫辨證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為了進一步探討和明確中醫療法對慢性支氣管炎進行治療的實際效果。方法:選擇3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隨機原則將他們分為中西組和西醫組,每組15例。對這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臨床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即西醫和中醫療法。對他們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觀察。結果: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6.67%,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使用中醫療法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患者的預后較好,患者的健康得到很大程度的幫助和改善,此方法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醫;慢性支氣管炎;中醫辨證
【中圖分類號】R69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2
我國傳統中醫認為,慢性支氣管炎屬“痰飲、咳嗽、喘癥、肺脹”范疇,該癥患者因內外合邪,遷延不愈、反復發作,導致氣不化津,使津聚成痰,而痰濁又阻遏氣機,氣機阻逆引起咳嗽、喘息、痰多。長此下去則出現肺腎氣虛、肺脾氣虛。因此該病是本虛標實,病位在肺之癥。發作期應選祛其邪,后補其虛。為了進一步研究臨床上治療該疾病的有效方法,我們對慢性支氣管炎中醫療法做如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間來我院進行就診的3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我們按照最為原始也最簡單有效的隨機原則將他們分為中西治療組和西醫治療組,每組患者的數量一致。這些患者的年齡大致在25歲到68歲之間,平均年齡在34.5歲。這些患者的支氣管炎病癥經過臨床病理診斷得到驗證。我們分成的兩組在基本情況方面并沒有明顯的差異性,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西醫常規治療。即:開始治療后給予患者吸氧,并應用基礎抗生素類藥物(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鈉等)控制感染,病情嚴重患者適當增加用藥劑量,后根據患者藥敏實驗結果與實驗室細菌培養結果調整用藥情況;應用化痰、平喘類藥物(沐舒坦、氨茶堿、舒喘靈等);病情嚴重者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并使用呼吸機輔助;出現高熱等癥狀的患者,給予對癥、治療和護理。觀察組患者施以中醫辨證并給予中藥湯劑治療。①若患者咳嗽癥狀反復發作且咳音重濁,痰液多呈白色且粘稠,伴有胸悶、喘息、納少、惡心嘔吐,脈象濡滑,大便時溏,觀察舌苔淡而白膩。應以化痰止咳,健脾燥濕之法施治。給予三子養親湯合二陳湯加減服用。方組:茯苓15g、半夏15g、厚樸12g、蒼術12g、陳皮9g、蘇子9g、白芥子9g、甘草6g;表證明顯者加防風12g、荊芥12g;痰白怕冷者加用細辛3g、干姜9g;乏力神倦者酌情加用黨參15g、北黃芪20g。②若患者氣息粗促,咯吐不爽,痰液多呈黃色且粘稠,面色紅口干燥或身熱,脈象滑數,觀察舌苔黃膩。應以肅肺止咳,清熱化痰之法施治。給予桑白皮湯服用。方組:黃芩12g、山梔子12g、桑白皮12g、北杏仁9g、川貝母9g、蘇子9g、橘紅9g、甘草6g。發生高熱患者加用竹筒蜂2g、石膏30g;氣逆、胸悶者加用旋覆花10g、枳殼10g;痰熱傷津者加用天花粉12g、沙參12g;痰液多呈黃色粘稠者酌情加用海浮石15g、魚腥草30g。③若患者痰少難出,咳喘上氣,或面色晦暗、胸有刺痛感,煩躁不安,難以入睡,或口唇、指甲青紫,舌苔暗紫,或脈象細澀,有瘀斑。應以化痰祛瘀、活血行氣法施治。給予散瘀化痰方服用。方組:黃芩12g、川芎12g、黨參15g、丹參15g、益母草15g、北杏仁9g、瓜蔞殼9g、甘草6g。胸部痛感明顯者加絲瓜絡10g、桃仁6g;有明顯瘀血者加姜黃10g、三七10g。以上藥方每日一劑,以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周視為一個療程,共進行2個療程治療。患者治療期間保證治療溫濕度適宜,環境干燥、通風,避免粉塵顆粒影響病情。囑咐患者作息保持規律,禁食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絕對禁止吸煙。
1.3 觀察指標 我們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四個等級。痊愈指的是患者完全好轉,并不在需要進行藥物支持。顯效:患者的癥狀基本消失,其他檢查項目顯示基本正常;有效:患者的情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效果不明顯;無效:患者的病情無變化或者進一步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我們使用SPSS軟件包對統計記錄結果進行分析和處理,對計量資料用標準差和t檢驗方式來進行處理,用p<0.05來表示對比組別之間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6.67%,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臨床治療,中醫治療組患者的療效顯著,具有很明顯的優越性;西醫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良好,但相比較中醫治療組來說有很大差距,并且 這兩組統計學相比差異顯著(p<0.05);除此之外,中醫治療組在患者的住院天數以及相應癥狀的持續時間上面明顯縮短,與西醫治療組差異顯著(p<0.05);中醫治療組的并發癥明顯要少于西醫治療組,兩組在此項目上數量之間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研究證實,慢性支氣管炎受多種疾病因素的共同影響,臨床治療時要綜合患者的生活工作環境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一般狀態下,該病會隨著當地的空氣質量和季節變化情況有著明顯的不同。因此,探索一條適用的方法更加有必要。本次研究中的中醫療法是新型的治療方案,研究結果表明,該方法療效確切,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狀況。
綜上所述,臨床上使用中醫療法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患者的預后較好,患者的健康得到很大程度的幫助和改善,此方法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楊小燕.雷氏貝羚膠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及對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影響[J].上海醫藥,2010(5):234-235.
朱瑩瑩.聯合應用沐舒坦和頭孢曲松鈉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1):187-188.
叢聞超,徐亞軍.支氣管 炎 的 中 醫 病 機 及 不 同 中 西 藥 物 治 療急慢性支氣管炎 后 的 臨 床 效 果[J].環 球 中 醫 藥,2014(S1):61-62.
于建中.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進行中醫辨證治療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4):25-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