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的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對慢性盆腔炎婦產科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與探究。方法:隨機選擇近兩年曾經在我院接受診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300名,并對其進行隨機平均分組,每組患者均為150名,分別設置為對照組和實驗組。針對對照組的150名患者實施傳統的常規治療方案,針對實驗組的150名患者則實施盆腔灌注的治療方案,經三.個療程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比對分析。結果:在同時經過三個療程的治療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提高,但實驗組患者的提高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要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兩個組統計數據有明顯差異,因此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經過對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的觀察與分析可以看出,采取盆腔灌注的治療方案,能夠獲得更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婦產科加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慢性盆腔炎 臨床治療 婦產科
  慢性盆腔炎是青年女性身體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特別是在20-40歲之間女性的身上尤為普遍。當女性患有慢性盆腔炎時,其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腰腹部不時墜痛、白帶異常特別是白帶量增多同時患者的月經也會出現異常且與白帶異常相同特別表現在月經量增多上。而慢性盆腔炎為患者帶來最大的消極影響就是它很可能會導致患者生育能力出現問題,進而導致患者的家庭關系出現裂痕,使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與生理的雙重壓力。臨床上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其病情容易反復的特點,導致傳統療法治療周期長且效果并不明顯。目前臨床多采取盆腔灌注治療方案。并且過去兩年間在我院接受診治的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盆腔灌注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ㄒ唬┵Y料
  選取近兩年在我院接受診治的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患者年齡在18-65歲,平均(35.7±2.5)歲;病程在10個月至7年,平均(3.3±1.4)年,所有患者均患有慢性盆腔炎的發病癥狀:①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腹墜痛,白帶異常,月經紊亂,月經持續不斷且月經量多,經期前后或性交后有明顯加重跡象,經統計部分患者曾經患有急性盆腔炎。②臨床檢查中一些患者出現子宮呈后位,粘連固定或活動受限,伴有附件增厚或壓痛,或有不規則包塊,壓痛等癥狀。③經B超檢查發現,患者子宮內部伴有回響或子宮處直腸已經凹陷。另外300例患者均排除心、肝、造血系統等病癥患者、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惡性腫瘤患者以及哺乳期、妊娠期患者。將300例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1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等資料上并無明顯差異,并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ǘ┲委煼椒?
 ?。?)對照組治療方法。我院對對照組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靜脈滴注方法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把四百萬單位的青霉素同250ml的生理鹽水混合,對患者進行一天兩次的青霉素靜脈滴注治療。如果患者對青霉素有過敏反應,則把250mL的生理鹽水同三克的頭孢噻肟及一克的甲硝唑混合對患者進行滴注治療。接下來,再把十六萬單位的大霉素同五百毫升的醫用葡萄糖混合對患者進行一天一次的大霉素靜脈滴注治療。
 ?。?)觀察組治療方法。我院對觀察組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盆腔灌注方法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首先,將患者進行麻醉,藥量視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而定。其次,把患者平放在床上,在患者的外陰部位上進行消毒工作,我院用于消毒的藥物是常規的消毒藥物,主要由肥皂水、無菌鹽水等構成。再次,手術取位使用截石位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暴露患者的會陰。然后,把患者的臀部移動到床緣,在其下面放上消毒鋪巾。接下來,使用超聲引導來對患者進行檢查。具體檢查標準如下:一是要檢查患者會陰部位液性包塊的情況,二是要檢查患者的輸卵管內是否有出膿情況的出現。對于患者以上的病癥,醫生用抽液法來清理患處,并且用藥物氯化鈉對其消毒。最后,為患者注射藥物,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先用B超觀測患者的液性暗區,再用十二號穿刺針把四百萬單位的青霉素注入患者的液性暗區,對于對青霉素有過敏反應的患者,醫生要將青霉素換成具備同樣藥效的藥品。
  (3)療效判定。如患者在進行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月經與白帶恢復正常,且B超檢查與常規婦科檢查結果正常,則視為該患者痊愈;如患者在進行治療后,其臨床癥狀有所好轉,且B超檢查顯示其液性暗區的范圍縮小,則視為對該患者的治療有效;如患者在進行治療后,其臨床癥狀無好轉,或改變不大,且B超檢查顯示其液性暗區的范圍沒有明顯縮小,則視為對該患者的治療無效。
  (4)統計學處理。運用SPSS20.0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用%表示技術資料采取率,組間率對比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經過三個療程的治療,實驗結果現示,實驗組治療的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個組統計數據有明顯差異,因此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慢性盆腔炎是青年女性身體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特別是在20-40歲之間女性的身上尤為普遍。當女性患有慢性盆腔炎時,其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腰腹部不時墜痛、白帶異常特別是白帶量增多同時患者的月經也會出現異常且與白帶異常相同特別表現在月經量增多上。而慢性盆腔炎為患者帶來最大的消極影響就是它很可能會導致患者生育能力出現問題,進而導致患者的家庭關系出現裂痕,使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與生理的雙重壓力。慢性盆腔炎治療過程相對漫長,因為它不僅較為頑固難以去除,還極易反復,這為其治療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現在我國醫院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普遍方法是通過靜脈注射藥物,普遍使用的藥品有含有青霉素、甲硝唑等的混合藥品和大霉素。我們可以看見這些藥品都是抗生素類,所以在為患者用藥前要問清楚其過敏史,同時還要為患者做皮膚敏感試驗,如果患者有青霉素過敏史或皮膚敏感試驗結果證明其對青霉素存在過敏反應,醫生要將青霉素用其它同等藥效的藥物替換。青霉素雖然屬于抗生素類的藥物,但它相比于其他抗生素類藥物對人體的消極影響要小得多。但是這些藥物雖然臨床效果顯著,卻不應過多使用,否則會使患者產生抗藥性,影響患者的后續治療。除此之外,過量使用這些藥物還有可能為患者的健康帶來二次傷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900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