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口語交際”落到實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教學應培養小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由于許多教師認為考試只有讀寫,沒有聽說,就不重視“口語交際”的訓練,在教學中就簡單地說一說,幾分鐘搞定一個練習,甚至不愿教,直接忽略。這種對待“口語交際”不以為然的教學觀念已經脫離時代,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因此,讓“口語交際”落到實處勢在必行,而且要貼合學生的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質。
【關鍵詞】口語交際;語文園地;口頭表達;貼近生活;雙向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170-02
語文教學應培養小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由于在教材的設計上,口語交際課的內容一般出現在“語文園地”習作的上方的一小段話中,或者是從課文延伸出來的一個拓展練習,僅此而已[1]。再加上許多教師認為考試只有讀寫,沒有聽說,就不重視“口語交際”的訓練,在教學中就簡單地說一說,幾分鐘搞定一個練習,甚至不愿教,直接忽略。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重視交際,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溝通,也越來越強調雙向互動。這種對待“口語交際”不以為然的教學觀念已經脫離時代,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因此,讓“口語交際”落到實處勢在必行。
一、細化目標,貼合學生的需要
仔細研讀學段目標中關于口語交際的相關內容可以發現,不管哪個學段的聽說活動,都把培養聽說活動的良好習慣擺在首位,接下來才是在活動過程中把握信息,最后表達[2]。
如《勸說》這一口語交際的練習。《勸說》是第十冊的內容,屬于第三學段,根據該學段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再結合《勸說》這一練習中的提示,我們很自然地跟課標中的“與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對方”和“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兩點結合起來,從中提煉出“尊重對方”和“以理服人”兩個訓練目標?!白鹬貙Ψ健?,也就是言語措辭上的文明。在第一學段時,口語交際的目標就要求“與別人交談要有禮貌”。而五年級的學生,肯定不能停留在這個層面上,那就要賦予更多的目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言辭上,除了文明,還要得體;在體態上,勸說時與對方要有目光的注視與交流;在傾聽上,要面帶微笑并及時地回應對方。這樣一分解,“尊重對方”的內涵就豐富起來了,也更貼合學生的發展需要。
再以教科版第二冊《打電話》為例。學生對打電話可以說是相當熟悉,他們知道打電話要撥電話號碼,也知道和對方交談要有禮貌,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細化目標。首先禮貌上,要說清楚事情的主要信息:時間、地點、人(物)、事(做什么);其次聽的要求,要聽清事情的主要信息:時間、地點、人(物)、事(做什么);最后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升難度——說時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必要的解釋,聽時也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恰當的追問。這樣不僅切中重難點,也為接下來的學習明確了目標。
二、精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
貼近生活,就是要選擇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作為口語交際的素材,用生活中的情景來教育學生,讓生活成為教育的源泉[3]。如上課鈴聲響了,學生安靜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師來上課。等了大概有兩分鐘,竟然進來了一位阿姨。這位阿姨請學生代為轉告老師下午到文教局參加會議的事。老師來到課堂后,與學生就這位阿姨的特點和轉告內容展開暢聊。這堂課所選取的事情,每天都有可能發生,是最普通不過的一件事。正是這么一個非常普通的生活場景,卻激起了學生的口語交際的激情,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早已忘記這是課堂,他們已置身于一個真實的生活情景中,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幫一位阿姨轉達事情,向老師描述這位阿姨的模樣。不知不覺,學生就完成了口語交際課——《學會轉述》。
仍舊以《打電話》為例??梢韵茸寣W生觀看一段視頻,視頻中媽媽的電話響了,可是媽媽正在陽臺晾衣服,沒有聽到鈴聲。小女孩邊玩平板電腦邊接電話。等媽媽晾好衣服進來時,小女孩只記得是姚叔叔打的電話,他讓媽媽去開會。卻把開會的時間和地點忘記了。這個視頻中的情景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根據這個熟悉的情景,學生可以很快地進入“狀態”——展開討論,談談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在交流中,學生發現,原來接聽電話時要專心,聽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再讓學生進行表演練習。
無論是《學會轉述》還是《打電話》,內容都非常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學得快,還能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運用,最終實現讓“口語交際”回歸生活。
三、雙向互動,提升學生的能力與素質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作為互動的主體——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在互動中是平等的,互動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5]。如第三冊《買文具》這個口語交際。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請一個孩子來當賣東西的阿姨,老師當買東西的小朋友,展開模擬購物。
師:阿姨,您好?。ㄎ⑿χf)
生:小朋友,你好!你要買什么?(點點頭,笑著說)
師:阿姨,您這兒的文具可真多啊!我想買個轉筆刀,有嗎?
生:有的!你要什么樣的?你看,有房子狀的,有動物型的,還有這種小小的一個轉筒的。(手指著架子說)
師:我要動物型的,手搖式的,質量要好一些的,耐用,最好用上幾年都不會壞的。有嗎?
生:有!這些都是,你自己選吧!
師:就這個綠色小狗的,多少錢?。浚ㄗ龀鎏暨x的樣子,然后指著其中的一個說)
生:20元。上面標著價格呢!
師:太貴了吧!昨天我的同桌買了一個才12元。阿姨,您這個也12元吧!
生:小朋友,看你就是個愛學習的孩子,這樣吧,15元!
師:阿姨,別人家就12元買的。您看,行,我就買一個,不行,我去別家再看看。
生:行行行!我給你包上!
在師生兩個主體間的模擬購物之后,先總結互動時注意的細節,再以兩人為一小組,展開自由“買賣”練習,同時實現生生兩個主體間的互動。在一次次的模擬練習中,明白了買東西要會講價,會辨質量,最重要的還要有禮貌,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能力和素質。
總而言之,為了實現多種方式的溝通、融合,真正促進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教師一定要重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讓“口語交際”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郁存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2(7).
[3]韓曉燕.聽說并重 多元互動[J].新課程:小學,
2010(1).
[4]葉曉明.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
[5]鄭英雅.低年級聽說課教學須關注“四性”[J].福建教育,2017(6).
【作者簡介】
方林(1983~),女,漢族,福建莆田人,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