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段散文閱讀教學中的小練筆設計解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以小學高段散文閱讀教學中的小練筆設計解析為主要內容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需求為主要依據,從基于情感教學,產生共鳴時進行小練筆;基于語言表達,提升各方面能力進行練筆;從散文結構進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結合實際生活,開展小練筆活動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強小學高段散文閱讀教學中小練筆的運作效率。
【關鍵詞】小學高段;散文閱讀教學;小練筆;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156-02
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讀寫結合進行閱讀教學,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善于站在不同角度對文章進行分析和理解,為學生提供可以進行小練筆的閱讀教學。散文是一種文學性非常強的文體,其主要特征就是形散神不散。所以,在小學高段教學中要基于散文閱讀進行讀寫小練筆,以此不斷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實際教學中要將寫作和閱讀兩者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增強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文章情感,以此不斷提升語文寫作效率質量。
一、基于情感教學,產生共鳴時進行小練筆
散文是作者在生活中真實感受到的情感寄托,作者將自身真摯的情感納入到散文之中。因此,在學習散文閱讀內容時,要求學生能夠從閱讀中真正感受到作者抒發的情感,通過文字形體以及情感表達的神韻來感受作者的思想。
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和作者之間產生共鳴,情感上達到統一,為學生設計小練筆是最恰當的教學方式。首先,當學生和散文作者之間產生共鳴時要進行小練筆,散文情感細膩,是作者經歷過的真實生活中的情感表達[1]。
在人教版六年級《懷念母親》一文中,作者筆下的文字透漏著樸實,在文章語文講述之中,可以讓學生深深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所以對散文進行詳細閱讀后,讀者會和作者產生同等情感,留下一樣的感受,使得學生情感得到升華。所以,這時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引導學生以我為主進行課堂隨筆小練,讓學生可以將內心思想表達出來,闡述自身情感,體會更加深遠。其次,散文表達清晰,意境突出且優美,通過一幅幅優美的畫卷,能夠將人們帶入如癡如醉的情感世界之中,從而感受到生活的魅力以及美,對生活產生濃烈的欣賞之情,能夠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學會從中感受作者的情感,進而在內心深處體會文章意境帶來的情感和美。
二、基于語言表達,提升各方面能力進行練筆
散文一直具有美文的稱呼,散文可以是一首詩歌,也可以是一幅魅力的畫卷,語言凝聚非常優美,具有一定的文采內涵[2]。散文將景色書寫在人們面前,將情感書寫到人們心中,因此對于語文教學而言,在實際教學中要求教師能夠和學生一同加入到文字欣賞之中,感受散文書寫的畫面,領悟其中的道理,感受細膩的情感,從而對散文認識不斷加深,提升語文散文閱讀教學有效信號。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為人民服務》時,教師可用耳機和生活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將生活中存在的為人民服務的工作、職業以及事件等列舉出來,感受不同職業以及人員的服務活動。進而可以結合自身夢想進行想象,表達和抒發自身內心的真實感受,然后引導學生對散文進行聯想,將文中隱藏的一些關于服務的細節和內容等表達出來,且學生對其產生一定興趣后,會想積極展現自我,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小練筆。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為人民服務進行創新和敘寫等,可以借助排比、比喻以及擬人修辭方法進行書寫,寫一段進而在班級內進行分享。對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具有一定價值和意義,并且對學生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進行了有效培養和訓練,使得學生想象力和思維得到提升,為學生今后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從散文結構進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散文結構比較豐富,對于小學生來說,不需要深刻掌握寫作結構的內在復雜性,在實際教學中重點是不斷獲得相同感受,與作者產生共鳴,使學生對散文結構存在一定了解。散文寫作結構有并列、總分、總分總等,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這些簡單的散文書寫結構進行掌握,并可以針對散文書寫結構進行有效練習,適當引導學生針對散文結構進行小練筆[3]。
(一)仿寫范段
要求學生在散文學習中能夠對范段進行仿寫,使學生形成初步構段意識,逐漸具備一定構段的基本能力。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這一環節。如在學習《跨越百年的美麗》時,教師要針對總分結構進行講解和引導,使得學生親自觀察和分析歷史文化,并對歷史遺留的景色和事物進行分析,感受這些景色和事物的魅力和特征,進而依據總分有效聯想,仿寫一段總分結構的散文內容,要在其中深刻表達自身思想和感受。
(二)仿寫篇章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要針對學生中篇章仿寫進行練筆,也就是借助優秀的文章框架進行仿寫,添加恰當的散文內容。篇章仿寫主要是對寫作順序和布局層次的仿寫,散文主要特征就是形散神不散,在小學散文閱讀學習中很多內容結構都比較清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在寫作中進行有效思考和分析,在思考中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以仿寫為主進行,不斷創新和改進,進而將散文閱讀學習遷移到寫作上,以此不斷提升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4]。
四、結合實際生活,開展小練筆活動
小練筆不是指單元寫作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內容比較簡短,選擇教材新穎,和實際生活存在一定關系,并且和教學不可分離,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具有一定價值。因此,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為學生提供真實生活背景的課堂小練筆,加深學生對散文和實際生活的理解,從而不斷激發學生寫作熱情,促進學生發展。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散文閱讀教學內容在小學階段不是很多,但高年級學生對其充滿興趣。首先,學生在閱讀中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從而與散文作者產生共鳴。其次,閱讀不能夠停留在學生心中和腦海之中,字里行間表達的情感和意境需要寫作進行深入掌握,因此,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小練筆,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以此不斷提升語文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葉麗娟.淺談高段散文閱讀教學中小練筆的策略[J].課外語文,2015(4).
[2]李智芹.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隨文練筆初探[J].課外語文,2016(19).
[3]李冰.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問題與對策[J].散文百家(下),2017(2).
[4]徐暉.小練筆可有大作為——借小練筆構建三年級學生的篇章概念[J].教師,2016(33).
【作者簡介】
章英華(1979~),女,漢族,籍貫: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學歷:本科,職稱: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閱讀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