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開放性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簡單的介紹高中歷史教學中開放性問題的特點和類型,探討應對高中歷史教學中開放性問題的有效措施和啟發,從而保障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教授學生應對開放性問題的辦法,使其能夠在高中歷史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發散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使其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并且發表自己的歷史觀點。
【關鍵詞】高中歷史;開放性問題;有效措施;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077-02
為滿足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學生的開放性思維,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必須優化傳統的考核模式,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這種背景下,高中歷史的試題形式也發生了變化,不只是以往的選擇題、填空題或判斷題,更增添了開放性問題試題。這些開放性問題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沒有統一的固定答案,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難度,而是更考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學生要答好開放性問題,必須要掌握牢固歷史基礎知識,拓展思維,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尤其需要平時的培養訓練。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開放性問題的特點和類型
高中歷史教學中,開放性問題的類型有許多種,如主觀題目和客觀題目,內容方面有知識融合類題目、情感類題目、綜合類題目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開放性問題都只能是主觀題目,像選擇題這種有固定答案的也可以是開放性問題。這種開放性選擇題在題目上比較新穎,問題設計上比較靈活,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一般來說,開放性問題具有開放性、復雜性、新穎性和高遠性的特點[1],想要回答好這類題目并不容易,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要求比
較高。
二、應對高中歷史教學中開放性問題的有效措施和啟發
?。ㄒ唬┰鷮嵒A知識,明確題目立意
回答開放性問題的前提條件便是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只有了解基本的歷史事件、歷史變遷及歷史相關內容,才能根據題目的要求從所學習的歷史知識中選擇合適的內容加以作答[2]。雖然對于這類問題不能全依賴歷史基礎知識的學習,但如果連基礎的內容都不知道,那么就如巧婦無米之炊,根本無法正確回答問題。如在設計有關于新文化運動的相關歷史題目時,可以選擇《中國近代史》著作中涉及新文化運動的內容為題目材料。材料中表明一部分學者認為新文化運動的起因是因為西學東漸的演變,有的學者則認為是1915年后各個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引發的,然后讓學生表達出自己最側重的觀點并說出原因。這個題目并沒有標準答案,無論側重于哪個觀點都是正確的,重要的是需要說出支撐此觀點的論據。要求學生不僅熟知新文化運動的起因、發展等基礎歷史內容,還要根據所學的知識及材料內容提煉出自己的觀點,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面對這種問題,學生必須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儲備,如此才能靈活地作答。
另一方面,想要回答好開放性問題,需要正確提煉出問題的主旨和立意,這樣才不會偏題。為提高學生的讀題水平,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應做好教學立意工作,引導學生尋找課本內容的主題??梢愿鶕荚囍械念}目內容進行反思,確保教學時的立意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3]。如在學習《鴉片戰爭》《辛亥革命》時,教師在確定教學立意的時候不可只著眼于封建制度的推翻和民國的成立,還應將其放在整個中國近代史中探討,探討中國為什么沒有實施君主立憲制,近代史的發展為何落后于西方國家。這更符合開放性問題的立意方向。
?。ǘ┛鐚W科教學,發散學生思維
俗話說“文史不分家”,歷史、政治與地理等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歷史的學習中涉及到許多與政治、地理知識相關的內容,在開放性問題中也不完全只是歷史知識的考察。在面對這種綜合性的開放式問題時,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跨學科知識,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整合不同學科的資源,將相關知識融入到歷史教學中,以此提高學生的知識綜合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如在學習《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將新航路的路線在地圖上勾勒出來,對照地圖認識殖民擴張的位置,尋找擴張的地理特點。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應對開放性問題。在高考中,這種綜合各科的開放性問題并不少,就如全國卷中曾放置了兩個地圖,一個是冬寒十四州示意圖,一個是唐開元十五道示意圖,要求學生從中提取有關漢唐時期歷史變遷的信息。不僅需要學生了解漢唐時期的歷史知識,還要學會看地圖,對地理內容有一定的認識。
除此之外,還應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要重視學生的能力訓練,在授課中應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問題,采用問題教學法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使其能夠根據問題要求進行獨立思考并加以回答。如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閱讀課本,然后回答“馬克思主義理論有哪些內容?”“本文的線索是怎樣的?”“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等,在基本了解后,教師可以深入提問。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開放性問題是高中歷史教學開放性的體現。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高中歷史的學科特點,本著開放教學理念,發掘有價值的問題,利用開放性問題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使教學更加機動靈活,這樣才能達到開放性教學的目的,促進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思維品質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黨思偉.開放性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
[2]李紅壘,李杰.淺談高中歷史課堂開放性教學應用[J].中國教師,2016(S1).
[3]孫慶陣.高中歷史課堂開放性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亞太教育,2016(19).
[4]王忠東.高中歷史課堂開放性教學的應用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