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標和高考都對英語閱讀提出了要求,即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應引導學生樂讀、會讀,進而在課后善讀。課堂
  上,應著力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豐富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和語法,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掌握英語文化真諦,通過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引導,促進學生課后自主英語閱讀,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閱讀方法;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130-01
  英語閱讀能力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良好英語閱讀習慣的養成以及正確閱讀方法的掌握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英語文化水平以及英語運用素養的形成。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有效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談一些粗淺看法。
  一、引導學生閱讀之前觀察文章基本特性,合理預測文章主題
  英語閱讀應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整篇文章進行觀察,明確文章的基本結構,引導學生從標題、文體以及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匯等入手,對文章的基本特性進行全面且細致的觀察,進而對文章主題進行合理預測,基本了解文章大意。課堂閱讀訓練中,讓學生透過文章的首句、末句或者首段等重要位置掌握文章主題。在閱讀文章標題的過程中,能夠對文章核心意思形成一個基本的認知,通過段首句閱讀基本可以了解一段的核心意思,在整合分析的基礎上,基本能夠明確文章整體結構形式,分析主題句與文章各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主題意識,為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打下良好基礎。
  二、引導學生實施泛讀與精讀相結合,有側重地掌握文章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章的類型各有不同,應采取泛讀和精讀相結合的策略,有側重地掌握閱讀文章,以促進高效閱讀的實現。相對比而言,泛讀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其特點在于閱讀量多且速度快,強調閱讀量,生詞與語法的分析有限,而精度則側重于質,強調熟練且準確的閱讀[1]。通過泛讀與精讀的相互融合,便于學生在積累閱讀經驗的同時,把握文章結構及語法句型,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強化,這就有助于順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教師歸納點撥等教學活動的開展也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英語語感
  對于高中生來說,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是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內容。在全面把握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及學生英語水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限時閱讀訓練,從整體上理清文章結構,明確英語閱讀的基本大意;可逐句逐詞進行翻譯,要大聲朗讀,并保證詞匯閱讀的準確性與連續性;可重復閱讀某段或某句,此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英語語感,激發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若英語閱讀文章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猜測生詞詞義,尤其是那些生詞對于閱讀理解影響較大的詞匯,要結合閱讀標題以及文章大意等去猜測生詞詞義;并通篇觀察,對于文章中多次出現的或該生詞的同義詞以及解釋語等進行觀察和猜測,進而促使學生更為準確的理解閱讀的內容。通過長期有側重的引導,促進學生養成閱讀時根據上下文猜測詞意、猜測段落大意的良好閱讀習慣。
  四、引導學生適量開展課外閱讀,拓展閱讀視野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課外閱讀活動的合理化開展,是鍛煉學生閱讀能力、拓展學生英語視野的有效方式[2]。課外閱讀實踐教學中,要結合學生英語水平循序漸進的調整英語閱讀難度,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英語閱讀空間,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英語素養,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促進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得到強化,增強學生參與英語閱讀學習的自信心。新課標大環境下,要圍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要保證課外閱讀開展的針對性,科學選擇閱讀材料,確保閱讀技巧與方法有效融入其中,檢驗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不足,教師應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拓寬學生視野,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要結合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現實情況,引導學生觀察文章并預測主題,通過不同閱讀方法的掌握與運用,來促進學生優良英語閱讀習慣的養成,通過反復訓練促使學生在英語閱讀實踐中掌握閱讀方法規律,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參與到英語閱讀中,從而達到理想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玲怡.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案例研究[J].校園英語,2017.
  [2]王婧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新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1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