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鼓特色課程開發與實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開發培智學校學生潛能,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提升生命質量,筆者學校開發了非洲鼓特色課程。該課程參考了培智學校義務教育《唱游與律動》課程標準(2016版)[1],也融入了奧爾夫音樂治療方法,既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重視調動學生多感官體驗,從課程的目標、內容及實施過程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特色的教學方法,如今已初見成效。
【關鍵詞】培智教育非洲鼓;特色課程;開發實施
【中圖分類號】G7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44-01
一、非洲鼓特色課程教學內容
課程內容我們在吸納非洲鼓公司的專業技法的基礎上,將奧爾夫教學法有機融入到非洲鼓特色課程[3]教學中,把非洲鼓的教學按低階、中階、高階三個梯度循序漸進。
1.低階教學內容(基礎入門)。
?。?)認識非洲鼓,如:知道非洲鼓有大小鼓之分,鼓面大小決定著鼓的高度。鼓的材料以皮質的、整木的、手工的為佳。(2)了解非洲鼓有三個基本音色。(3)了解鼓圈的概念并練習鼓圈的玩法。即通過一個人指揮的手勢和聲音,大伙不斷變幻節奏,這種形勢比較適合初學者,在世界上也很流行。(4)學會坐著演奏非洲。需要演奏者雙腿夾住鼓,但鼓面要有點傾斜,鼓底露出開口,聲音才會在鼓腔下面的開口放出來。(5)可以單獨演奏非洲鼓簡單曲目。
2.中階教學內容(演奏提高)。
?。?)掌握非洲鼓一些基本節奏練習和基本技巧。如:三種節拍的組合、雙手的變換方法、重音的轉換方法、伴奏技巧等。(2)學會站著演奏。演奏者用一根背帶把鼓背在身上演奏。(3)熟練掌握鼓圈的玩法??梢噪S著指揮,隨意變幻節奏,把鼓聲和節奏和諧地融合在一起。(4)根據不同的歌曲,打出不同地適合歌曲的節奏,可以演奏相對復雜一些的節奏類型。(5)可以和其他人、其他樂器一起演奏。
3.高階教學內容(提高進階)。
?。?)了解研究非洲鼓除了三個音色之外的一些特殊的音色打法。(2)可以和其他人、其他樂器用不同節奏,不同聲部進行演奏。(3)學會放在地上演奏。演奏者坐在非洲鼓身上打。(4)可以自己為歌曲配上簡單的非洲鼓節奏伴奏。
二、非洲鼓特色課程的實施
1.課程實施階段。
?。?)課時安排:第一學年考慮到剛開始接觸非洲鼓,還比較陌生,學生記憶力又不好,容易遺忘,所以每周安排周一至周四四個下午進行非洲鼓教學,第二學年將課程減緩到每周安排周一、周三下午進行非洲鼓教學。每個下午兩課時,每課時30分鐘,課程之間會休息10分鐘。讓非洲鼓課程趨于常態化建設,成為學校真正的特色課程。
(2)授課形式:采用3+1的授課模式。3+1中的“3”指的是本校老師授課3次,“1”指的是請非洲鼓專業公司派專業老師前來授課1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這種交流教學模式,在加大特色融入的同時,提升了學生非洲鼓技能的總體水平。
?。?)教授方法:在非洲鼓課程開展中,我們在傳統的眼看,耳聽,口傳、心受方法的基礎上,增設情境創設、聆聽、游戲、演奏等提高學生能動形式的教學方法,以非洲鼓為核心,穿插非洲鼓歌曲、非洲鼓節奏、非洲鼓的傳統演奏方法等等,教學中盡顯非洲鼓獨特的魅力。
2.課程評價階段。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對非洲鼓課程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在非洲鼓特色課程評價體系上有幾個核心要求:
(1)尊重個體差異。培智學生個體差異性很大,所以在學習非洲鼓的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不盡相同,所以在評價時,評價重點放在學生自我發展的縱向比較上,也就是不和他人比,和自己比。只要學生有進步,哪怕微不足道,都要肯定和表揚。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世界在變,一切都在變。培智學生因智力低,接受能力偏慢,當出現某個節奏,某個知識點一下掌握不了的情況下,老師做到不急躁,不打罵,不灰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切,相信學生,相信他們一定會學有所成。
?。?)評價主體應多元化。評價主體不限于教師、學生,學校課程組織機構、非洲鼓課程專家、家長等相關人員都是評價的主體,在課程實踐活動中開展自評、互評。通過評價,了解學生課程掌握情況,既肯定學生的進步和成績,又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和不足,從而分析原因、尋找對策。
三、非洲鼓特色課程建設的成效與反思
1.成效。
我校啟動非洲鼓教學已有兩年多時間,教學效果斐然,主要表現在:
(1)學生的智力得到了開發。在我校非洲鼓特色課程探索實踐過程中,孩子們是學習的主體,非洲鼓試驗班的孩子們積極參與教學,從陌生到熟悉,從不感興趣到充滿熱情,從開始的毫無節奏亂打亂敲,到現在的跟著音樂,拍準節奏。他們不僅手、腳、腦、心得到鍛煉,更具意義的是他們的想象力、注意力、記憶力等能力都比其他孩子自然喚起得早。
?。?)學生的情商得到了提升。自學習非洲鼓特色課程以來,非洲鼓實驗班的同學們都有可喜的變化!孩子們比以前更加自信、開朗、健談、獨立,不象以前愛發脾氣,不再總是調皮搗蛋了……非洲鼓班孩子們的情商都在飛躍式成長!
?。?)學生的身體得到了鍛煉。打鼓是個力氣活,需要有一定的身體素質。開始只有高年級的學生把鼓敲得比較響,現在低年級的同學也毫不落后。實驗班最小的學員只有10歲,是個女孩子,可她現在敲起鼓來聲音響得是一個頂兩。
2.反思。
成長=經驗+反思。在非洲鼓特色課程建設實施中,我們取得了預期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師資隊伍建設有待擴展。
學校非洲鼓教學團隊骨干老師經過兩年多與非洲鼓公司專業人士的磨合,現已有穩定的教學團隊,隨著非洲鼓教學面向全校鋪開,現有團隊的師資從人數和教師梯度上都還有缺口,著眼將來,我校仍需加強對非洲鼓師資的培養力度。
?。?)評價體系可以進一步完善。
大數據時代,數據是衡量一個項目有效性、合理性不可或缺的判評指標之一。在今后教學中,我們擬根據非洲鼓課程特色制定配套的智力評判手冊,通過系列的測評數據來觀察啟智水平的走向,改進教學方法,使非洲鼓特色課程教學體系更科學、更完善。
結語
特色課程建設是學校整體發展的一次理性定位和自我設計過程,可以達到重塑學校形象的目的。所以學校從長遠發展特色課程,樹立品牌意識,構建特色學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大計出發,不斷研究完善非洲鼓特色課程。在初探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必將為后期的探索提供有益的鋪墊。非洲鼓特色課程建設這項工作充滿挑戰性,但卻非常有意義,學校必將向前邁出更堅實的步伐!
參考文獻
[1]編號:9787514365276.著者:湯克夫.《少兒非洲鼓教程》.現代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熊瑛(1974.8-),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市育智學校,中小學一級,智力障礙兒童智力康復及適應生活、融入社會能力的培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