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小學生空間觀念的初步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空間觀念是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在人們頭腦中留下的概括的表象??臻g觀念的形成是一個逐步長期的過程。本文探討了小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中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就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空間觀念做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空間觀念;初步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231-01
  小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主要是在學習幾何形體的過程中形成的。在教學中,筆者注重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
  1 加強觀察實驗,感知空間觀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感知、建立表象是培養空間觀念的基礎。學生認識幾何圖形一般都是從觀念開始的,在小學階段所學的幾何主要是直觀實驗幾何。學生對幾何圖形的認識不是通過邏輯推理,而是依賴于觀察。在教學時要重視學生的首次感知,先準確畫出圖形或拿出實物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
  在教學時不僅要引導學生觀察,還要引導學生對幾何形體進行比、量、想、數、畫、折、擺,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促使他們手、眼、腦協同作用逐步形成幾何形體的表象,并把知識內容與空間形成統一起來。這樣做可以使學生牢固建立空間觀念,提高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參與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2 注重引導操作,建立空間觀念
  針對小學生空間觀念需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建立。如當教學生認知“圓柱”這一課程時,首先,將圓柱的基本概念給學生講解;然后,將圓柱模型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親自動手將圓柱模型的側面展開能得到什么形狀,學生展開得到長方形后,讓學生動手量長方形的長和寬。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得到長和寬分別為圓柱體底面周長和高,這樣的引導給學生從圓柱體的特征建立了圓柱體的正確的空間觀念。
  3 解決具體問題,深化空間觀念
  在學生初步形成觀念的基礎上,幾何形體的教學,還要重視知識的應用,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深化空間觀念。如在學習長方形的知識后,要求學生會判別長方形,知道各部分名稱,先能借助圖形計算,逐步過渡到依據幾何圖形各部分的名稱來計算。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圖形的分解、組合、平移和割拼等變換方法,進一步增強空間觀念。如教學“一個長方形周長是48米,如果它的長和寬各增加4米,面積增加多少平方米?”一題時,按常規解法,必須先求出原長方形的長和寬,才能求出增加面積。但如果運用分割、拼合就能解決問題,很容易求出增加面積為28×4=112平方米。
  4 重視內在聯系,發展空間觀念
  幾何初步知識的編排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教學時要依據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適時歸類,形成知識的新體系。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后,應及時引導學生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它們的體積公式可以統一成v=sh。同時教學時還要注重幾何知識的綜合運用。例如:一個長方體的棱長和是68厘米,它的長是8厘米,是寬的2倍,求這個長方體的體積?這類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綜合性。一由長是8厘米,可求出寬為4厘米。二由長方體的棱長和是68厘米,長是8厘米,寬是4厘米,可求出長方體的高。三由長方體的長、寬、高可求出長方體的體積。
  5 聯系實際問題,鞏固空間觀念
  幾何形體的教學,要密切聯系實際,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測量等活動,準確地形成長度、面積和體積等概念。如在教學1公頃時,可以組織學生到野外量出一個邊長為100米的正方形,將學生不熟悉的問題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空間大小。再如:一個有蓋的圓柱體油桶底面的1處被碰了個孔,這只油桶最多還能裝多少油?
  A.2桶 B.1桶 C.0桶
  此題具有隱蔽性、混淆性,但靈活性、趣味性較濃,實際上巧妙地選擇某個側面接觸地面,仍可以裝一
  桶油。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必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演示、操作等,讓學生建立表象,充分感知。在幾何知識的運用中,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加深、發展和鞏固。
  【作者簡介】
  李振華(1971~),男,漢族,江蘇省徐州市人,學歷:本科,教育學(教育管理),中小學一級。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0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