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思維視角下小學生數學數據分析能力培養的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高階思維是較高認知水平的思維能力和心智活動,強調對學生批判思維、創造能力、問題能力、決策能力的全面培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的獲得與積累,更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指導和啟發。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數據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本文從高階思維發展角度,提出了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能力建議策略。
【關鍵詞】高階思維;小學數學;數據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6-0191-01
數據分析能力是學生對數據的認識、整理、表述、探究、運算和推斷過程,既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又是自身創新操作能力的過程。學生通過觀察、測量獲取數據背后所蘊涵的數據信息,不僅體現了學生對數據信息的理解程度和分析手段,更體現了學生思維能力層次的高低。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關注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與操作能力得到全面發展。關于數學數據分析能力培養,本文就統計和概率方面進行了初步的實踐與探究。
1 立足情境認知,發展思維意識
數據分析能力主要表現為學生對數據的整理、描述、推斷、質疑、結論,每一個分析環節都是學生不同的思維操作過程。個體獨特的思維意識能力和思維層次,決定了數據分析的準確性和正確性,學生思維認知水平層次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對原始數據的加工整理質量,低階思維又稱低效思維,使人只專注于眼前的事物變化,缺乏對問題辨析、判斷、識別的能力。而高階思維是學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主要指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問題求解能力等,可以使學生對數據信息進行相應的分析、反思、綜合、評價、創造等思維操作,使數據處理更具條理化和系統化。高階思維活動是高階思維發展的基礎,具有更深刻、綜合性、更靈活的特征,讓學生面對問題看得更深、想得更深,高階思維主要包括反思思維、實踐思維、批判思維、創新思維、辨證思維等。反思思維可以讓學生審視自身的優點和不足,讓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進一步探尋新的解題思路提出新的解題方法[1]。
2 問題驅動建構,發展思維能力
數據分析活動中推斷分析能力是確保數據描述正確的思維能力,學生在數據分析描述的過程中,可以將數據隱藏的信息,形象直觀的呈現出來,但在數據分析中的邏輯推理具有一定的概率性質,不同于數學推理的嚴謹性和既定性,學生需要在邏輯推理的基礎上,經過高階思維活動對數據進行歸納、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教師在高階思維視角下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要關注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以問題為驅動引導學生運用自身的經驗去識別、理解、分析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反思和優化,提出新的觀點和方法,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結合自身的體驗和感知,嘗試從多個角度批判和質疑,真正的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將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始終貫穿于問題的解答過程中。
3 主動實踐創新,發展思維品質
教師在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能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逐漸形成評價、反思、質疑、實踐、創新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數據整理、描述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懷疑,并結合自己的觀點對疑問作出合理的解釋。這一系列思維活動是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的思維能力特點和高階思維品質,讓學生可以不受思維定勢和習慣的影響,從變化發展中理解事物的發展規律。教師在課堂中要通過和合理的啟發引導學生突破常規思維的束縛,鼓勵學生去大膽質疑積極創新,在原有認知水平上得出新的結果,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通過表達創意進行實踐,在多角度的思考分析中提出假設解決問題的觀點,并從實踐中檢驗思維觀點的正確性,形成新的思想和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最終實現高階思維和數據分析能力的全面發展和提升。
在科技信息時代背景下,大量數據信息和統計概率思想,已經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學生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推斷能力,不僅關系著自身數學素養和思維能力的發展,更對自身未來的成長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和價值。因此,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意識,通過問題引導啟發,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和數據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靜芬.優化數學教學設計培養高階思維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7(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