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是具有很強邏輯性的重要學科,要求學生要用邏輯性思維理解數學概念。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學老師要改變教學思想和方式,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提出了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數形結合的一些教學措施,希望給初中數學老師的教學帶來幫助。
  【關鍵詞】數形結合;初中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0-0095-01
  傳統數學的教學,老師注重學生的數學成績,忽視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降低了數學學習興趣。新課程的改革和實施開始應用新的教學方式,要改變學生學習態度,也要求數學老師應用新理念實施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質量。數形結合是改變教學和學生思想的有效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1 應用數形結合方式解決問題
  數形結合是把抽象的數學語言、數量關系和直觀抽象的位置關系和幾何圖形的有效結合,經過抽象和形象思維的結合,讓復雜問題更簡單,讓抽象問題更具體,降低數學學習難度,有效解決幾何習題[1]。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幾何平面內容比較抽象,班級的學生不能把它變成具體問題,導致學生認為幾何平面知識很難,不能自己有效解決,致使學生畏懼學習幾何平面知識,不愿意繼續深入學習。即使是很簡單的幾何平面知識,學生因被限制了思維,不了解幾何平面知識,導致學生對相應的平面幾何知識很茫然,感覺無從下手。因此,需要相應的數學老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如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勾股定理”章節時,老師要改變以前只介紹概念的思想,在實踐中摸索應用方法。單憑一個三角形,學生也不能把它和勾股定理概念有效結合。這就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有效提示,讓學生對三角形的邊長標注,在標注數值中形成數形結合,通過標注,把三角形數字化,使學生形成知識框架,同時應用逆定理判斷直角三角形。
  2 應用數形結合思想以圖形輔助教學
  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應用各種方式教學,其中包括以圖形輔助教學。這樣的教學是用圖形形象的展示抽象的習題條件和題干,使學生通過圖形深入了解題目含義,也能有序梳理信息,形成特有的思路,進行有效解
  題。用圖形輔助教學,可以有效開展數學教學;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和理解數學知識。特別是在教授方程、函數時,用圖形輔助教學能打破學生的思維局限,使學生能快速找到解題思路,有效解決習題。如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一次函數”時,讓學生繪制相應的圖形,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直觀的圖形圖像,進而可以有效表達和理解題目中的條件和含義,應用相應的條件解答函數問題。如習題“直線y=-2x+k和兩坐標軸圍成面積是9的三角形,那么k值是多少?”學生閱讀這道習題只能了解題目需要求出k值,而不能靈活應用其他條件解題。這時,如果老師指導學生繪制直線y=-2x+k和兩個坐標軸圍城的三角形圖像。通過觀察圖像,學生可以發現能用直線和坐標軸的焦點作依據建立相應的方程,進而可以求出k值。這是將抽象文字變成圖形,在轉變中理解題目含義,進而挖掘題目條件,頭腦中形成直觀圖像和解題思路,進而解決習題。
  3 應用數形結合講解分析難題
  對于數學高難度的知識點的教授,老師如果只講解內容含義,讓學生自己消化和吸收,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數學含義,那么老師的講解就沒有效果,是在做無用功。所以,老師要引導學生形成數形結合的思考方式和習慣,以此分析和理解數學習題,這樣會有更好的效果。如習題“平行四邊形相鄰兩條邊長是15 cm和20 cm,夾角是60°,那么平行四邊形面積是多少?”這道習題,如果學生只聽老師講解不會有很好的思路,如果老師畫出平行四邊形并標注出邊長和夾角,學生就可以直觀地了解平行四邊形的邊長和高,根據已知條件求出其面積。學生要養成畫圖分析習題的習慣,使難題得到順利有效的
  解決。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形結合進行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直觀形象的理解過程,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思維的拓展,深入理解數學概念。同時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楊湖.數形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6(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1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