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和知識的共享,教育界越來越重視對課堂教授方式的變革和優化,學生不再像以前一樣只能通過課堂獲取知識了。學生接觸知識的渠道日益多樣化和豐富化。因此,現階段,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沒有辦法跟上時代的發展,滿足不了學生對知識的要求。探究式教學是當下提出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
  探索。
  【關鍵詞】數學;創新;探究式教學;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074-01
  探究式教學是近些年各級各類學校十分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國外學校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探究式教學,顧名思義,主要的環節在“探究”。其中探究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但是起主導作用的主體應當是學生,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探究對象是所學的知識。
  1 尊重教材,挖掘教材趣味點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有一個毛病,就是會直接略過數學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的小環節。教師這么做,很明顯是忽視了這種探討類的環節,而這恰恰成了學生學習最大的缺陷。
  在初中數學中的這些小環節,首先是對學生枯燥的數學知識起到調節的作用,讓學生有機會放松身心,在娛樂中體會知識的趣味性;其次是這部分正是知識的實際運用,對這部分的探究,能讓學生了解知識的實用性,提高學習知識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深入地研究教材,不僅要研究知識,更要研究教材每一個環節應采取的形式和作用,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
  能力。
  2 豐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趣味性
  數學是一門技巧性的學科,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但是在傳統課堂中卻變成了數字的堆砌課,完全喪失了其原本的趣味性,因此,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沒有樂趣可言。教師要運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將知識的學習與知識的趣味應用相結合,將講授知識與學生探究相結合,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根據學習的知識進行推理,最后分組競賽,找到最聰明的小組,進行獎勵;或者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進行對知識的探索,一邊探索一邊進行知識的學習,在探索成功后知識的學習過程也就結束了,這種實踐和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十分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在積極的狀態下學習,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會了數學的學習技巧,獲得了技能,促進了求知欲,也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3 借助多樣化的教具,豐富課堂內容
  數學的學習要借助多方面的配合,在實際的配合中,教具的使用能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掌握知識,而在抽象性較強的知識方面,計算機多媒體是當下人們學習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課堂上也應發揮其生動的作用。實驗顯示,人對自己經歷過的情境,記憶更加深刻,這也就是所謂的動作記憶,同時對于學習知識時的情境記憶也有助于學生回憶,這是情境記憶。運用直觀教育是利用動作記憶和情境記憶進行教學的方式。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教具進行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利用教具進行知識的衡量和探究,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多媒體能呈現一些在課堂上教師沒有辦法呈現的精彩畫面,如在計算路程問題時,教師只能在黑板上畫一個時間軸,但是多媒體卻能通過動畫的形式呈現一個清楚的思路,讓學生更直觀和生動地感受思考的方式,有助于學生高效率學習。
  4 拋錨式教學,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
  拋錨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時只給學生提出一點思路,讓學生沿著老師的線索進行知識的探究,這種探究式的教學,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不限制學生的思考方向。它的組織形式是多樣性的,有小組討論、教師組織、自由發言、共同商討、實踐活動式等,這些都倡導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沿著自己的思路進行探索,當學生的思路行不通或者需要指點時,教師會發揮引導的作用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能避免課堂單調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進行思考,并能通過學生間的互相交流,提高學生互相學習的能力和思考綜合的能力數學知識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探究的過程,是通過實踐最后找到實際解決辦法的過程,因此,教師更應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并有的放矢,讓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其最大的作用,讓數學的學習更加有意義,更加具有生活感,實
  用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3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