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方特色的美術課程之卵石畫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卵石畫的初步認識
卵石畫,是在卵石上作畫,這種繪畫種類是一種技法、形式上的創新。在美術課程中,教授學生創作卵石畫,能夠使學生對本地區的地方特色產生了解,并運用這種地方特色進行美術創作,既可發揮地方特色的作用,又可使學生的美術課程富有趣味性。
在創作卵石畫時,還需要帶領學生收集一些鵝卵石,再將收集回來的鵝卵石進行清洗,之后才可以根據鵝卵石的形狀用鉛筆勾勒出圖形,再用毛筆為鵝卵石上色。如此一來,卵石畫才算完成。這類創作出的卵石畫作品有的可以作為桌上的擺件,有的可以與畫面背景相結合形成一幅完整的裝飾畫作品。創作卵石畫的過程,也是創作者進行構思的過程,有的創作者能夠根據卵石的形狀進行創作,使作品的呈現與卵石進行巧妙結合,從而使整個作品生動有趣。在教學中,我們教授學生創作卵石畫時,也應根據卵石的形狀進行創作,從而培養學生的創作靈感,使學生的創作思維更為敏感。對于卵石畫的了解與認識,能夠使我們在授課過程中,找到恰當的方式教授學生進行美術創作,從而使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有所提升。
二、卵石畫教學之自然描繪
學生學習卵石畫的創作之初,為了便于學生掌握卵石畫的創作步驟,并讓學生關注我們周圍的自然風景。我在授課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對自然進行描繪的方式向學生授課,使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充分體驗卵石畫的創作過程,并關注自然中的事物。因此,在卵石畫教學過程中,我帶領學生去室外進行卵石畫的創作。在課程開始前,我帶領學生一起去河邊收集各自喜歡的鵝卵石,并帶回校園中,之后讓學生自己用廢舊的牙刷將卵石上的污泥進行清洗,使卵石上的孔隙能夠顯露出來,這樣便于上色。當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卵石清理過后,我帶領學生拿著丙烯顏料和軟毛筆到室外進行美術創作。讓學生在校園中觀察花草樹木及一些昆蟲,并將自己觀察到的東西用鉛筆畫在卵石上。
學生開始進行卵石畫的草稿構圖時,還沒有掌握卵石畫創作的方式,所以進行了多番修改。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學生在卵石上進行構圖時,便能夠將事物的形體展現在卵石上。經過學生的多次練習,學生對于自然中事物的描繪也更為自然。有的學生將樹葉刻畫于卵石之上,在這一卵石上僅刻畫了一片樹葉,將樹葉上的葉筋、葉片在陽光下的色彩變化,進行了細致描繪,將這一塊鵝卵石變成了一片樹葉。也有學生將小蟲子刻畫在卵石上,同樣將小蟲子的頭和身描繪得非常細致。還有的學生將花朵刻畫于卵石上,將每一片花瓣的輕薄狀態進行了描繪,栩栩如生。在學生能夠將自然界中的景物進行熟練描繪之后,我便讓學生再在卵石上涂上一層清漆,使學生的卵石作品上的色彩更加鮮艷明亮。
從學生的繪畫中可以看出,學生對自然的描繪手法越加熟練,學生在卵石上作畫也越加精進。由此可以說明卵石畫創作能夠促進學生繪畫能力的提升與進步,能夠使學生逐漸熟練運用西北地區的特色進行美術創作。
三、卵石畫教學之創意激發
在學生打下了良好的卵石畫創作基礎之后,我們便開始對學生進行創意激發,使學生的卵石畫創作更具鮮活、生動的生命力。對于學生創意的激發,還需要調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并考驗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與理解能力。當學生的創作靈感被激發出來時,學生的卵石畫作品也就更具生命活力。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意,使學生能夠注意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與美好的狀態,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從學生喜愛的事物上進行發掘引導,使學生能夠將自己喜歡的東西表述出來,并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卵石畫的創作,這樣才能使卵石畫更具生命的活力。如,在一次授課過程中,我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形象刻畫于卵石上,一位學生在卵石上刻畫了小黃人這一卡通形象,當學生完成了這一卵石畫制作之后,效果非常生動。于是我便讓學生繼續創作這樣的小黃人,但要體現不同的表情與動作。這樣一來,學生又創作了十多個不同動作、不同表情的小黃人卵石畫,當學生將這些小黃人的作品擺放到一起的時候,形成的場面極為壯觀。
還有一次為了啟發學生的創意思維,我在美術課程上為學生做出了示范:首先我對鵝卵石的形狀進行了觀察。通過觀察發現,這一鵝卵石上有一處比較凹的地方,于是,我便在這處凹的地方畫上了一只小青蛙,并在四周畫出用磚壘出井的形狀,這樣一來,便形成了“井底之蛙”的巧妙造型,在上面凸的地方,再畫上一只小鳥,往井中窺探,這就更符合這一故事內容了。學生在看到我的這一創作之后,也紛紛效仿。由此,便使學生的創意思維打開來。一位學生將一塊鵝卵石刷成蛋殼白,之后在鵝卵石的上方畫了一只剛剛出殼的小雞,非常生動。還有一位學生拿到一塊三角形的鵝卵石,便利用這一卵石的形狀,畫成了一只正懶洋洋地趴在地上的小貓咪,也別具生活趣味。
從學生的創作中,可以觀察到,學生的創意思維已經得到了鍛煉,因此,在卵石畫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這些方式激發學生創意思維的生成。當然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還要對學生多加引導,以引導學生在創作時進行思考,使學生創作的卵石畫更具生命的活力。
四、卵石畫教學之藝術布局
在卵石畫教學中,當學生已經掌握了卵石畫的創作構思之后,教師還可以教授學生卵石畫的藝術布局。所謂卵石畫的藝術布局,即是將已經完成的卵石畫作為一個元素,運用于裝飾畫的創作之中,使其能夠與整個作品完美融合在一起,并形成新的卵石畫作品。經過重新布局的卵石畫作品,能夠使自身的價值得到提升,同時也能夠給予大家賞心悅目的感覺,還能夠提升卵石畫的整體意境。
在教授學生之時,首先要根據學生已經創作的卵石畫進行思考,從而設計新的布局形式。比如,一位學生創作的是許多小貓頭鷹的卵石畫,每個鵝卵石上都畫有一只小貓頭鷹。對于這件卵石畫的藝術布局就需要與貓頭鷹相結合,設計與貓頭鷹主題相符的場景。因此,我讓學生將這些小貓頭鷹的卵石畫鑲嵌在泡沫的左側,再在泡沫上黏上一塊硬木板,并在木板上貓頭鷹的下方填上幾根樹枝,將卵石畫放在樹枝上,就像是貓頭鷹站在了樹枝上一樣。之后再在右上角的位置用一塊圓形的卵石及兩塊長條狀的卵石上下排列,形成圓月的形狀。之后將硬木板涂黑,這樣便形成以一幅夜景,整個畫面的氛圍與意境也更為靜謐。學生在看到這樣的畫面之后,紛紛想要將自己的卵石畫重新布局,形成新的畫面形式。還有一位學生所畫的卵石畫是色彩絢麗多姿的小魚,將這樣的作品重新進行藝術布局也是非常簡單的。我讓學生找來一個橢圓形的盤子,并在盤子上用淺藍色的顏料刷一遍,再將小魚卵石畫黏貼在盤子上,這樣就形成了一幅魚游海底的畫面。當學生將小魚卵石畫站在盤中之后,再讓學生用綠色的畫筆填上彎曲的水草,紅色的珊瑚,還有小魚口中吐出的白色泡泡,整個畫面的布局與形式便更生動活潑。這種藝術布局之后形成的畫面形式給學生帶來了新的創作靈感。
五、卵石畫教學的效能
卵石畫教學,運用西北地區的卵石進行教學,使學生對于本地區的地方特色有所了解,并能夠學習運用這一地方特色進行繪畫創作,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能力能夠得到提升,有利于建立學生對家鄉文化的自信感。
學生在對自然進行描繪的過程中,其自身的繪畫能力得到了扎實的訓練,具有堅實的繪畫基礎。學生在創意激發課程中,也將自身的創作思維進行了拓展,使學生能夠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在藝術布局課程中,我們將卵石畫的新的布局形式向學生進行了展示,學生也從這一課程中尋找到了卵石畫創作的創新點。使學生在卵石畫的布局上能夠注意畫面結構的完整性,從而形成新的畫面形式。
總而言之,適合西北地方特色美術課程的卵石畫教學,需從卵石畫的相關內容為學生進行講述,在課程中先讓學生從自然景物的描繪中打好繪畫的基礎,掌握卵石畫的構圖,之后再激發學生的美術創意,使學生能夠充分拓展自己的思想,此外,還要讓學生掌握創意性的藝術布局,充分激發學生對卵石畫的興趣。這樣的卵石畫教學能夠達到對地方特色進行充分利用,對學生藝術能力進行培養的目的。
(責任編輯 袁 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