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法與調節法在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節高效的體育課,不僅需要教師具備體育教學活動設計的能力和體育教學活動評價的能力,更需要教師具備體育教學活動實施的能力—教法應用、學法指導、教學活動組織、課堂調控與應變能力。教師要善于觀察,靈活應變,對課堂教學活動中出現的突發情境果斷決策、靈活處置。
觀察與調控能力大致可以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教學突發情境做出積極反應的能力。這種積極反應包括教師的生理的積極反應和心理的積極反應。二是對教學突發情境做出果斷決策的能力。教師對教學突發情境應做出正確的判斷,對其起因和性質做出合乎事實的分析,并選擇恰當的應對措施和行為方法。三是對教學突發情境做出靈活處置的能力。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突發情境應創造性地應用對策,一方面阻止事態的惡質發展,另一方面使學生注意力重新集中。
比如,對九年級學生進行耐久跑單元教學。第一堂課上,我安排的教學內容為:1. 跑的專門性練習,包括高抬腿跑接加速跑、后踢腿跑接加速跑;2. 定時跑,男女生均為5分鐘,要求男生不少于1 200米,女生不少于1 000米;3. 400米重復跑,要求男生1分25秒內完成,女生1分45秒內完成。教學中,我按照課前教學設計逐步展開。開始階段,學生都能積極配合,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練習,到定時跑時,學生開始出現分化現象,部分體能較弱的學生不能達到教師制定的目標。我在操場上大聲提醒學生:注意呼吸節奏,調整提臂姿勢,后蹬力量充分,步幅要大,步頻要快等等。但學生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悠悠地跑著。400米重復跑時,除了少數體能較好的學生外,大部分學生根本就沒有按照教師設定的時間目標去練習。一節課下來,教學流程雖然沒有改變,但教學目標的達成率十分不理想,學生的情緒也很低落,表現出討厭和排斥上耐久跑課的想法。
課后,我根據課堂教學中的觀察對本課做了反思:1. 耐久跑項目本身枯燥乏味,練習過程較苦較累,學生比較討厭和排斥。因此,教學中應盡量采用變化的、帶有趣味性的形式和能使學生實現自我突破、挑戰自我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練習欲望。2. 部分學生意志不夠堅強,有能力沒態度,缺乏爭先精神。老師在課前、課中,要不斷提醒學生如何正確處理和克服“極點”的出現,要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勇于克服困難的優秀品質。3. 通過課堂觀察,合理安排與調節運動負荷。教學中,老師既要觀察學生的外部表現,也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反應,合理安排與調節運動負荷爾蒙。因此,在后面的耐久跑教學中的定時跑中,我將學生按能力分成A、B、C三組,給各組分別制訂目標。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明確目標及要求,充分展示自我,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益,教學效果也得到提高。
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應采用相應的情緒調節法,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獲得最適宜的狀態,以達到情緒上的穩定狀態,從而確保體育教學目標的達成。體育教學中,學生情緒調節方法多樣,通常有:呼吸調節法、暗示調節法、表情調節法、注意調節法、按摩調節法等。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體能基礎、氣質類型、性格特點、意志品質、動機因素等,有針對性地教授他們合理使用,對全體學生集體誘導、良性刺激。
學生練習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勤觀察、多發現,及時根據學生的不同生理反應,科學合理地運用調節法去調整運動負荷、運動密度,讓學生不僅喜歡體育,更喜歡上體育課,在體育課堂中強身健體、培養自信、收獲快樂。
?。ㄗ髡邌挝唬航K省高淳高級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6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