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好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個好習慣大約需要21天72次行動才能養成,但是好習慣能成就一個人,壞習慣卻能毀掉一個人。好的習慣非常重要,要從小開始。
  一、要養成學習習慣
  孩子剛入學就要培養訓練。
  一個剛入學的的孩子如果在第一學期就能養成很好的習慣,這對他今后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幫助。好的習慣從小開始。前兩天去朋友家,看到一個十八個月的孩子扒橘子時將橘子皮放到桌子的一角,吃完橘子之后又將橘子皮都扔進了垃圾桶。吃飯的時候,孩子自己坐在小餐桌上,自己吃飯,不用大人幫忙,大人就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這么小的孩子都可以做到,大的孩子更應該做到。
  1.要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作業是老師留給孩子的對于一天學習知識的總結,作業完成的情況就能看出孩子們對于一天的知識學習掌握情況。作業不能太多,只要能檢測出孩子是否掌握了今天所學的內容就行,要注重質量,作業形式可以是動手動腦,游戲等多種形式,只要認真完成就行。
  2.要培養孩子思考習慣
  經常聽到老師們說,現在的孩子不愛思考,碰到問題不問老師,回家就問爸爸媽媽,要不就問爺爺奶奶?,F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寶貝,很多事情在家里都是大人們幫著做,以至于在學習上他們也依靠家長去完成。上課時有的孩子遇到一點難題就趴在桌子上不動了,我就想辦法多鼓勵他,換一種形式讓他集中精力,參與到課堂中。例如我班有個小男孩叫趙英奇,上課不愛動腦筋回答問題,但他愛勞動,班級的衛生間他都能打掃,我想他是一個好孩子,學習一定也能趕上去。我就抓住優點,經常表揚他。慢慢地,他愛動腦思考了,一些難一點的問題他也搶著回答了。
  二、要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
  我班級有個孩子做了一件讓我非常生氣的事情,一個平時表現很好的學生,課間操沒出去上操,在教室里玩上了,還和一個值日生吵架了,音樂老師聽見了就急忙走到教室,問為什么吵架,她居然和老師頂嘴,嚷著解釋。等我下課間操回來,看到她沒有沒上操就很生氣,還沒等我批評他,她就和我解釋。我一聽他沒上間操的理由有情可原,和老師頂嘴的理由是不成立的。我批評了他,并告訴他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遵守學校的紀律,更應該尊重每一位老師,即使他不教我們的課,我還給他講了居里夫人的故事,他聽后明白了,并立刻去給音樂老師賠禮道歉。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關鍵是在他們犯錯后要及時糾正,讓孩子們懂得錯在哪里,明白其中的道理。作為老師也要率先垂范,遵守學校的紀律,尊重每一位學生。孩子六七歲,忘性大,我們就應該像媽媽一樣多嘮叨,時刻提醒他們該怎么做,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應該做,哪些不該做。
  三、要養成愛勞動講衛生的好習慣
  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讓孩子們更加健康的成長,也能讓孩子們生活學習的環境更加好,同時也能展現出孩子們的教養。小學的孩子們是剛從幼兒園走出來,所以衛生問題一直是個不大不小、牽扯班主任精力最多的一個常規問題。
  如今的孩子嬌生慣養的多,沒有責任心。作為班主任要對兒童進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帶頭給孩子作出榜樣,教會孩子們怎樣勞動保持衛生,老師們更要身體力行做好學生的示范。首先要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值日生要安排詳細,誰掃地,誰擦黑板,誰擦地等,讓每個孩子都有事做,完成任務好多老師及時表揚。還要和家長多聯系,給孩子多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無污垢,身體無異味,飯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書包。制定好制度,讓負責人每天檢查。
  我班有兩個小男孩,家庭條件較好,身體瘦小,穿的衣服淺色的較多,在家里是吃飯穿衣都要家長幫助完成,更別提干活了。上學后我給他們倆的任務是看走廊的衛生,慢慢的我發現他倆不只是看,還主動掃了,我就在全體同學面前表揚了他們,他倆還不好意思了呢。從那以后班級的活搶著干,還會用拖布擦地了,看到沒有拖布高的他們拿著拖布在哪里累得滿頭大汗的,我真的好高興,我趕緊用微信給他們的家長發視頻,家長都表示感謝,說最近在家表現也非常好,自己穿衣洗臉,吃飯整理書包,自己完成作業,懂事了。
  四、養成尊老愛幼的好習慣
  我們都知道《弟子規》,可我們不能把弟子規當成一首古詩來背誦,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才是尊老愛幼,比如告訴孩子們,在家里,吃東西的時候,要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第一口,吃飯的時候,要等老人上桌才能吃飯。養成尊老的好習慣。中華傳統美德一定要發揚。
  好習慣需要老師和學生還有家長共同努力來培養完成,望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使孩子們都能有良好的習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9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