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分組合作學習”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課堂中進行“小學數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研究,主要通過對現行的以知識為主要教學目標,教授傳授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使教學程式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合作的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交往品質,使學生多方面素質得到協調發展。
一、研究的背景
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除了應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數學知識以外,還擔負著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大責任。但由于受傳統教育模式的來縛,數學課堂教學特別是農村學校普遍存在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現象,從而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負擔過重,探索精神與創新精神的缺乏,極大妨礙了全體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受到質疑。同時,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要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學研究和實驗,任何大的工程建設,都不可能由一個人獨立去完成,它需要集體的智慧與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正在日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如何探索一條適合學生生動發展,有利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合作品質培養的教學路子,成為新時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新的課題。
二、具體內容
1.本項目改革研究的內容
對現行的以知識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師傳授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改革,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目標是:通過實驗,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等多方面素質協調發展。特色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對教師不儀是一種教學形式上的簡單轉換、而是一種教育觀念上的深刻轉變,是對學生主體性的進一步的認識過程,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新潛能,對學生參與未來社會競爭能力培養的一種積極有效的做法。
2.主要解決的問題是
(1)轉交教師的教育觀念。
(2)在教師引導下,創設良好的小組合作氣氛
?。?)在復習、新授、練習、小結評價等各環節中,采用不同的小組合作方式,讓小組合作學習貫穿教學始終。
3.本項目研究的三大優勢
一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對自己同伴學習進展的關心。二是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三是小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輕松、自主的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
三、合作學習的基本類型
要建立以小組評價為核心的評價體系,對討論的情況及時總結,激發學生的合作熱情,促進小組討論有效地開展。接著可根據教學內容、目標、靈活地組織學生討論、按目標來分,小組討論可分為三種類型
1.創新意識型
在講授新課時,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參與討論,讓學生主動探索、自由探究。
2.鞏固知識型
把學過的知識進行再次學習即鞏固復習,是創新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及時進行復習鞏固,對深刻理解和消化知識,對加深記憶與提高創新性學習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鞏固復習時,常采用提綱式復習,即課前要求學生根據復習提綱認真閱讀課本,并把復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做出標記。這樣,可以把學生提出的疑問稍加綜合后組織學生討論,使學生通過分組討論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且取長補短。
3.自我檢驗型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討論中明白了算理、算法,及時調整解題思路。目前,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還實行大班集體授課,這種形式對精力極易分散的小學生來說,不利于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更不利于對學因生的及時輔導,為了減少這些弊端,在教學中對重點練習題都適時組織學生同位或同一小組進行交流,并讓他們相互說說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并評議一下對錯,使他們在相互交流、爭論答辯中加強理解,這無疑增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反饋覆蓋面,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給學困生提供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増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四、“分組合作學習”注意的幾個問題
1.精心設計好討論的問題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大膽地把學問問題放給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尋求最優解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心理品質的影響和思維發展水平的制約,學生的思維可能會拘泥于一條思路或一個模式,難于拓展出去,從而影響討論的效果。因此,問題的設計要符合以下要求:一要緊扣本節課學習的重點、難點和訓練目標,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避免盲目性。二是能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有一定討論的價值,符合學生學習實際,問題的難易程度要適中,便于學生學習,三是避免隨意性,要精選問題,題目不宣太多,充分考慮時間的多少,避免流于形式。四要留有“余地”、要預見到學生在討論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使整個教學處于有效控制范圍之內。
2.及時指導學生總結歸納正確結論
在分組組織討論時,要密切注視學生討論的情況,及時有效地進行調控和引導點找。有時可用一句話、一個手勢把學生從思維的誤區中引導出來,讓他們的思維更靈活,更敏捷。
3.合理搭配合作小組的人員
為了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真實有效,科學地建立合作小組是關鍵所在。建小組時,應按以下原則安排:一是根據現有的大班制狀況,二是尊重學生的選擇。
“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效率的提高。 總之,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了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