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正確的發聲方法對合唱音準的重要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良好的音準是合唱藝術最主要的要求之一,也是合唱隊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除了聲部繁多、織體復雜、作品風格等影響合唱音準之外,呼吸、共鳴、換聲區等發聲方法的正確運用也是影響合唱音準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紹音準問題在合唱中的重要性,以及影響合唱音準的因素,并通過事例對各因素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合唱;合唱音準;發聲方法
  引言:針對影響音準的各因素以及橫向、縱向關系并結合音律學,進行一系列的分析。總結合唱中要注重音準這一最基本的要求,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的排練及演出中,以期能為合唱表演和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1發聲方法中影響合唱音準的因素分析
  合唱與獨唱均屬于歌唱范疇,雖有不同,但都是以聲音為載體,將一個個跳動的音符串聯成美妙的音樂。音準是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發聲方法是好的聲音的技術支撐。音不準,聲音則不柔和;方法不對致使樂音不穩。因此,無論是獨唱演員還是合唱隊員都要具備良好的發聲方法和音準感覺,同時,處理好二者的關系。
  1.1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基礎和動力,呼吸的狀態往往直接影響音準。合唱中,呼吸的速度過快會出現氣息較淺,吸入的氣息量較少,無法支撐較長樂句,容易造成聲音“擠”、“卡”等不良現象,演唱高音時音準偏高。相反,呼吸速度過慢雖然會獲得較深的氣息,但在演唱時容易造成“撐著唱”,氣息流動性較差,導致音準偏低。由此可見,呼吸的快與慢、深與淺、多與少都直接影響到合唱音準,因此,要想獲得音準與呼吸的平衡,必須要找到呼吸與聲門適度感相一致的狀態。
  1.2共鳴
  共鳴是聲樂訓練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合唱音準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合唱一般有四個聲部,即女高音聲部、女低音聲部、男高音聲部、男低音聲部,每一個聲部的共鳴位置都略有不同,例如高音聲部突出的是頭腔共鳴,再加上部分“民歌嗓”,聲音高亢明亮,容易使音準偏高;低音聲部則是胸腔共鳴較為突出,聲音低沉暗淡,加之發聲松散,容易造成音準偏低。四個聲部缺一不可,也不能過于突出某一個聲部,合唱訓練時要將高的“按”下去,低的“提”起來,把四聲部融合在一起才能發出優美協和的聲音。
  1.3換聲區
  換聲區也叫過渡聲區,是承接中低聲區和高聲區的橋梁,是聲部統一的重要組成部分。換聲區過渡的連貫與否將直接影響到高聲區音準的穩定,這一點以男高音聲部最為突出。男高音聲部的換聲區在小字二組的2-5之間,進入換聲區立刻要進入關閉狀態,此時音色較暗,如果不能保持高位置和氣息支持則易使音準偏低;如果沒有關閉成功,容易造成聲音“擠”、“卡”等不良現象,使得音準偏高。換聲區這道門檻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產生音準不穩定,因此,在合唱音準訓練過程中應給予高度重視。
  2正確使用發生方式
   在合唱的過程中,應當合理的使用發聲方式,只有這樣才可以更為有效的提升合唱的音準。此外,正確的使用發聲方式也是合唱隊員所需要具備的一項基礎性能力以及素養。在合唱訓練時,應當注重開展發聲方式的練習。
  2.1呼吸
   呼吸是唱歌的基準,同時呼吸也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質量,決定了合唱時音準的文星程度。對此,在實際的歌唱過程中,無論是呼吸的快還是慢等都會影響到合唱的音準。所以,展業合唱隊以及非專業的合唱隊,都需要高度注重歌唱時呼吸的練習。呼吸的方式主要分為三類,其分別是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聯合呼吸法。這三種呼吸方式中,更為科學化的呼吸方式為胸腹式聯合呼吸法,胸腹式聯合呼吸法能使得人體氣息變得更加的流暢化,吸的更快也會更加的深入,可以更好的支撐其唱歌。在實際的呼吸訓練過程中,通常會選擇聞花法,以此來更好的去感受氣息的流暢性,擴張橫膈膜。在該種呼吸狀態下,其所發出的聲音會更加的圓潤通透化,需要注重循環呼吸方式的練習,以此來幫助其更好的支撐氣息。
  2.2共鳴
   共鳴會影響到人體音色,同時也會決定音準。通常來說,尖銳的聲音會處于頭腔共鳴突出,這很容易讓其音準出現偏高的現象,相對應的,低音聲部的音色會比較暗淡,其實際的發聲也會過于的松散化,很容易讓其出現音準偏低等的問題。在進行合唱音準訓練的過程中,想要讓各個聲部達到統一協調的目的,就應當同全通道歌唱的形式,簡單來說,就是把歌者的整個身體比作大的共鳴腔,其它身體部分輔助歌唱服務,這樣可以更好的調動發聲器官,讓其發聲器官的效用發揮到極致,這種歌唱形式下所發出的聲音會更加的圓潤通透,同時還會穩定其音準。
  2.3換聲區
   換聲區主要是中低聲區和高聲區的過渡區,其起到了一個連接的作用,其對于音準的穩定控制十分的重要。換聲區的訓練不能是千篇一律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去練習。由于換聲區的特殊性,演唱時每往上唱一個音都需要積極調整位置狀態、呼吸支持、打開程度,再加上每個人的換聲點都不盡相同,因此,在訓練時應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目前而言,“關閉”被認為是換聲區訓練的最科學的方法。這種方法要求進入換聲區后將母音變窄、音色變暗,貼著咽壁往上走,也就是常說的“進腔”。
  結語:發聲方法影響合唱音準,合唱音準體現發聲方法。作為一名專業的合唱隊員應該具備科學的發聲方法,進一步克服影響合唱音準的各種因素,提高合唱音準。
  參考文獻:
  [1]邢曉萌;試論中西方無伴奏合唱的審美差異[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2]陳星;融合與創新—陳怡古詩詞題材無伴奏合唱的創作特征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3]孫怡琳;如何在業余合唱團中訓練無伴奏合唱[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4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