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生活化教學 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采取有利于學生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生活化教學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形式。通過生活化教學,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實例作為引導,與數學知識建立實際聯系,消除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恐懼和陌生感,進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一、將生活化教學貫穿到數學教育中
在小學數學教育實踐中,影響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質量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對于綜合能力培養不夠重視。因此,教師要樹立教育意識,將生活化教學貫穿到小學數學教育的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實現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對于教師來說,要及時改進傳統教育觀念的不足之處,破除陳舊教學方式和思想的桎梏,堅持正確的學科教育導向,將實踐能力培養作為小學數學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利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對課程進行重新的優化和設計,將分析能力培養貫穿到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通過良好的數學知識學習,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分析能力,為以后的深入學習和綜合素質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利用生活化教學提升數學教學的針對性
生活化教學模式要想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得到有效運用,需要經過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和教育,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的知識傳授模式,發揮自己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作用,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參與小學數學課程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逐漸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此基礎上,積極樹立良好的能力培養目標,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巧妙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建立良好的教學評價機制,及時檢驗教學成果
一種教學模式的優劣,不是形式上的新穎或者流程上的創新,而是能切實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生活化教學模式更是如此。在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行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還應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及時檢驗教學模式的整體效果。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應該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可以采用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檢驗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升,降低應試成績的比重,結合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實際表現和對生活化教學的適應程度,進行綜合考量,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應試教育機制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通過成果檢驗,可以及時發現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這也是提升應用質量的一條有效路徑。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和弊端,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創新生活化教學的運用形式,將生活化教學貫穿到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吳 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