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創新課堂導入形式,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大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閱讀教學中的詞匯、句型講解等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往往在急功近利下,課堂一開始就將詞匯、句型等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在忽視導入價值的過程中,使學生在大量的知識堆積下,對其學習喪失興趣,甚至無法在自主性的驅使下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诖?,我立足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就如何實現有效的課堂導入進行詳細說明。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導入  導入對策  復習導入法  時事導入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95-02
  縱觀《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其明確指出,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引導運用觀察、體驗等學習方式,實現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以此在知識獲得的過程中,自主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促進其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閱讀作為高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升學壓力下,而往往會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之初,就將大量的詞匯、句型等堆積在學生面前,之后則在重點講解語法、解題方法等。在這樣煩悶枯燥的知識灌輸過程中,學生不但無法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其在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會對其失去興趣,其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情況可想而知。事實上,良好的開端代表著成功的一半,在英語教學活動開展匯總,倘若教師在教學之初就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參與記性,使學生對新知學習保持積極的熱情,則會使其在積極情感的驅使下,獲得英語學習效率的提升,進而實現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那么,我們要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有效地發揮課堂導入的價值呢?
  1.應用復習導入法
  根據心理學的有關研究,學生在學習新知的時候,倘若其能將新知內容與舊知內容建立直接的關系,不僅可以對新知內容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還可以使其在知識遷移過程中,自主地感知、理解新知內容,以此在舊知復習中順其自然地過渡到新知學習之中,借此在降低新知學習難度的基礎上,提升課堂學習質量。同時,在舊知復習過程中,學生還可以自主地將所學的新知內容融入到已建立的知識體系之中,以此為其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打下堅實的基礎。縱觀我們所使用的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其中所設置的每一板塊都是以相應的話題為中心的,且每一板塊的話題之間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這就為我們應用復習導入法提供了現實的依據。
  以必修三中第三模塊中的自然災害龍卷風、颶風,以及第四模塊中的亞洲沙塵暴這兩篇文章教學為例,二者之間有著相似之處,都是在對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對此,我在組織第四模塊閱讀內容教學的時候,立足第三模塊的閱讀內容,做了這樣的復習導入:
  T: In module three, we learned a lot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Do you remember them?
  S: Tornado, hurricane……
  T: Your memory is so good! So, apart from these natural disasters, what natural disasters do you know?
  在這樣的舊知復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已有知識經驗的調動,還可以在知識復習的過程中,對新知內容產生感性的認知,為其學習本節課的自然災害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2.應用時事導入法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實現跨文化交際。但是,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大部分教師受到高考的壓力,往往會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將考試內容、考試重點等作為教學的重點,借助知識灌輸、問題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在這樣的教學活動參與中,大部分學生僅僅能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且應用其應付考試,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無法對其進行靈活運用,其英語應用能力的發展差強人意。而且,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與新課改理念是相違背的。加之,我們所使用的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其是以話題為模塊來展現學習內容的,且這些模塊中的大部分內容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系。基于此,我我在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往往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立足教材內容,選擇貼近生活發展實際的熱門話題,采取時事導入的方式來吸引的注意力,使其在國內外大事分析過程中,把握其主題,以此在時事與所學內容的聯系下,準確把握閱讀文本內容的主題,以此在是其順利過渡到新知學習的過程中,樹立起關注時事的意識。
  以必修一中的第六模塊該內容為例,其主要對因特網進行介紹,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該話題是極具時代性和探究性的。對此,我在課堂導入活動開展中,利用時事作了這樣的導入:
  T: Classmates, do you know that Tiff Jobs, the father of Apple’s mobile phone, has passed away?
  S: Yes.
  T: Since the launch of Apple’s mobile phone, sales in China have been high, and many people feel that Apple’s mobile phone is relatively smooth compared to other smart phone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Apple’s sales have fallen and fell. Why is this?
  S:(略)   T: Do you know where the Tiangong No. 1 was launched from?
  S: Jiuquan.
  T: Very good, where did you get this information?
  S: From the Internet.
  在這樣的時事信息的呈現下,學生不僅可以調動其已有的生活經驗自主解決問題,還可以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且,在Where did you get this information?該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自然而然地將其注意力聚焦在網絡上,以此在點明主題的過程中,使其對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感性的認知,為其有效地閱讀文本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
  3.應用圖示導入法
  在以人為本該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教師所組織的高中英語教學活動應當以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心理個發展等為依據。眾所周知,高中生的學習往往是從直觀向抽象不斷發展的,在直觀向抽象該認知規律的引導下,教師要在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實物或圖片,以此使學生在直觀觀察中,自主發揮其認知作用,主動探索新知內容。倘若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初,能為學生展示一些直觀而形象的圖片,不僅可以吸引其注意力,還可以使其在圖片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其中所蘊含的知識內容,一舉兩得。需要注意一點,由于課堂導入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需要立足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實際的教學條件,盡可能地為學生展示一些符合教學所需的圖片,以此使其在圖片的引導下快速地進入到新知學習活動之中?;诖?,我在導入活動開展中,往往會利用教材中所給出的圖片,或者借助多媒體向學生直觀展現圖片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利用圖片內容降低重難點知識教學的難度,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以必修四中的第五模塊為例,其中的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這篇文章向我們講述了作者三次游覽三峽的經歷。三峽作為我國著名的景點之一,其自然風光迷人,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游客前來觀光。但是,由于我所執教班級的學生有很少到過三峽,沒有真正地欣賞到過三峽優美的景色。對此,在理解文本內容的時候往往存在諸多的困難,甚至無法感知到作者蘊含其中的情感。對此,在導入活動開展中,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直觀地展現了三峽圖片(網上下載的),并在每一張圖片旁備注上相應的解說詞,以此使學生在色彩絢爛的高山,氣勢磅礴的三峽大壩的“游覽”過程中,對作者眼中的三峽產生興趣。同時,在“親身”感知的過程中,學生還會為三峽的景色所折服,以此為其在閱讀過程中實現與作者的情感打下堅實的基礎。
  4.應用懸念導入法
  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除了要引導獲得有價值的英語知識和英語學習方法之外,還要使其獲得英語思維的發展。疑問是思維發展的起點,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倘若教師在課堂導入活動開展中,能立足教學所需創設懸念,不僅可以營造出一種懸而未決的課堂氛圍,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使其在問題的驅使下,自主產生探究興趣。需要注意一點,教師所設置的懸念是與新知內容密切相關的,當學生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教師不能將問題的答案直接展現在學生面前,而是引導其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自主探尋問題答案,以此可以自然而然地將學生引入到新知學習活動之中。
  以必修一的第五模塊教學為例,該模塊主要為我們呈現了兩個常見的化學實驗。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我先寫了一張字條:Practice is the sole criterion for testing truth.接著將其放到一個小盒子里,并在這個小盒子上蓋上其他兩個盒子。在課堂導入活動開展中,我先告訴學生本節課我要送給他們一個小禮物。在對禮物是什么的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會產生課堂參與積極性。接著,我將盒子交給一名學生,讓他猜一猜這個盒子里有什么。在該學生猜測之后,我再隨意地指兩名學生來拆的第二個和第三個盒子。在拆盒子的過程中,禮物是什么仍舊沒有得到解答。當最后一名學生拆開最后一個盒子的時候,他得到了一張白紙。此時,一些學生覺得我是在欺騙他們,紙上什么東西也沒有?但是有的學生卻覺得白紙上肯定有東西,那究竟是什么呢?在學生不同的想法下,我將課前早已準備好的蠟燭點燃,接著,將這張白紙放到蠟燭上慢慢地烘烤。在溫度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白紙上原本用檸檬汁書寫的內容展現出來了。在這樣的實驗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在盒子里是什么該疑問的驅使下,對參與課堂產生興趣,還可以在化學實驗的展現過程中,對實驗產生探究興趣,以此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新知閱讀活動之中,一舉兩得。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教學策略之外,我還會使用游戲導入法,引導學生在游戲活動參與過程中,就游戲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提問、討論,以此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對新知內容產生感性的認知,同時實現問題意識的形成;利用演講導入法,引導學生自主演講與新知主題有關的內容,并在學生演講之后提出極具探究價值的問題,借助問題搭建演講內容與閱讀內容的橋梁;利用故事導入法,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過程中,使其在生動有趣的故事傾聽過程中建立新的認知,激發其新知探究興趣。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對課堂導入給予充分的重視,利用多樣化的導入方法,如復習導入、時事導入法、圖示導入法等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新知探究興趣的驅使下,自主地進入到新知學習狀態之中,為其扎實地掌握新知內容,踴躍參與課堂活動,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麗麗.課堂導入,演繹高中英語復習課的精彩[N].發展導報,2017-05-26(031).
  [2]王智慧.關注課堂導入設計,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效率[J].英語廣場,2017(01):158-159.
  [3]崔亞茹.引入導學,高效學習——談高中英語課堂導入策略[J].學周刊,2015(19):1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2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