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盈板書設計 提升教學質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板書設計,設計的是教師的一份責任和情懷??茖W的板書設計能起到直擊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構建簡約課堂和創設教學佳境等作用。同時,板書設計也是性能高效的催化劑,能極大地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和能力提升。
[關鍵詞]高中地理;板書設計;教學難點;簡約課堂;教學佳境
地理教學板書是地理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學情的需要,借助黑板或多媒體,運用文字、符號、圖表等呈現教學信息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茖W的板書設計能起到直擊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構建簡約課堂和創設教學佳境等作用。
一、去粗取精,直擊教學重點
教材內容豐富多彩,有時為了說明一個概念,明確一個地理原理和規律,往往會旁征博引,運用豐富的素材(文字、符號、圖表等)加以分析,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在備課時吃透、吃準教材,將教學的核心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熱點和焦點等問題深挖出來,并以板書的形式記錄在黑板上(或其他媒介),使學生能快速清晰地把握學習重點和構建知識體系,調動學生左腦的邏輯、文字、條理與右腦的圖像、空間、整體等功能的互動學習,從而掌握核心內容,直擊教學重點。
[案例1]在教學《大氣的受熱過程》時,為了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理解和厘清三類物質(太陽、地面和大氣)和三類輻射(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的概念及相互間的關系,筆者對板書進行了如下設計:
抓住教學內容的核心,對教材內容去“葉”取“枝”,去“枝”取“干”、取“根”,從多個視角層層推進,能使學生在知識生成和能力提升中產生認識互動和思維碰撞。筆者在教學上述內容時緊緊抓住關系緊密的“太陽”“地面”“大氣”三個核心“角色”,重點解讀“暖”“暖”“還”三個關鍵“動作”,并以順口溜“太陽暖地面,地面暖大氣,大氣還地面”作為概括總結,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變抽象為直觀,化解教學難點
地理學科是一門文、理知識兼備的綜合性學科,有些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還比較抽象,學生學習困難較大。作為肩負教書育人使命的廣大地理教師,應該努力研究教學教法,不斷提升教學技藝,幫助學生化解一個個教學難點,助推學生快速成長。
[案例2]《洋流的分布規律》這一高中地理教學重、難點內容,它涉及到地球運動、大氣環流及經緯網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故教學難度較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如果單純地運用前面所學的大氣環流知識,結合地球自轉的偏向規律來分析推導環流的分布規律而至此終結的話,總有“語未盡意未達”和欠一把“火候”的感覺,有讓學生“強記”課本結論的嫌疑。而此時,如果教師再進一步啟發學生用想象法,把“洋流的分布規律”聯想為大家都非常熟悉又便于記憶的直觀模式“[80]”,則效果會更好。(中間的“-”可看作赤道,“8”按筆順代表北半球大洋環流及流向,“0”按筆順代表南半球大洋環流及流向,洋流名稱以流經海域的地理事物命名)
鑒于教學難點本身學習起來就很困難,因此,突破難點時設計的板書不宜再額外增加學生的任何負擔。為此,設計直觀板書化解教學難點時,首先應設計學生耳熟能詳、便于記憶且不牽強附會的板書;其次,板書設計要注重適時性,即邊講邊畫,盡量設計“動圖”和“活圖”;再次,配合板書的講解要言簡意賅,直抵“要害”即難點。
三、化繁為簡,構建簡約課堂
大道至簡,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簡約而不簡單。對教學而言,就是師生以最小化的投入而獲得最大化的教學效益,這樣的課堂謂之簡約課堂。簡約課堂的構成要素有很多,板書設計簡潔明了便是其中之一。精心設計的板書應高度概括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它既是教材內容的“鏡像”,又是教師教學風格的凝練和濃縮。簡潔明了的板書不僅給師生帶來情緒上的輕松美、視覺上的簡約美和心靈上的純凈美,還能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明確的主線,三維目標也能有機地貫穿到教學的各個環節,直接實現教師教得明白、學生學得輕松的簡約課堂之境界。
[案例3]在教學《自然災害與人類——以洪災為例》時,筆者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大膽整合和抽絲剝繭,挖出蘊藏于教材中的“精華”并以主板書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
對教學內容刪繁就簡、提煉精華,并以板書形式展示給學生,實踐證明基本達成了“課伊始趣即生,課已終味還在”的教學境界,克服了學生學習的畏難情緒,享受了知識學習的樂趣。本節課筆者引導學生緊緊圍繞“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怎么辦”的教學主線,輕松愉悅地達成了學習目標,實現了簡約課堂的功效。
四、推陳出新,創設教學佳境
板書是一門藝術,是需要教師構思、提煉和創新的,那種呆板或千篇一律的板書容易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和降低學習信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緊扣教學目標和學情,認真打磨,推陳出新,讓板書“活”起來、“靚”起來,在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同時,沖擊學生的多種感官,化枯燥為風趣、變抽象為具體,這樣不僅助推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關鍵是深度觸及了學生的心靈,真正達成了“形”與“神”和諧統一的教學佳境。
[案例4]在高三地理專題“黃河的病癥”復習教學中,筆者先快速地用簡筆畫勾勒出黃河的“幾”字輪廓并標出上、中、下游的分界點河口和桃花峪,然后從黃河的上游至下游以“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分析了各河段面臨的主要“病癥”、形成原因及對策。“脫發”——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天然草場沙化嚴重——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動脈阻塞”(下游也存在)——冰壩阻礙河道,造成水位急劇上升——炸開冰壩,消除冰凌危害;“腹瀉”——地表植被遭到破壞,造成水土流失——退耕還林、還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腳腫”——中游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下游形成“地上河”——做好上、中游的水土保持和下游大堤的加固工作。教師邊分析邊板書,圖文并茂,相得益彰,加之運用了學生喜愛的“擬人”手法,使課堂教學既有“文”,又具“形”,還說“理”,從而使課堂“活”了起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板書設計的創新,帶給學生的不僅是愉悅的感受,更可貴的是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掌握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消除了疑點。板書設計,設計的是教師的一份責任和情懷。用心設計的板書,將是一道道美味佳肴,牢牢地誘惑著學生;更是性能高效的催化劑,能極大地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和能力提升。
[參 考 文 獻]
[1]朗根棟.地理教學藝術探索[M].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1995.
[2]鐘山.學習方法博覽:高中地理[M].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10.
?。ㄘ熑尉庉嫞悍?潔)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4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