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增長知識,更要豐盈靈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鄭州市第五中學近年來結合學校實際,提出“既要有知識的增長,更要有靈魂的豐盈”育人理念,不斷探索以“言雅、行端、學勤、志堅”為主要內容的“靈智德育”模式,營造“德育生態場”,致力于培養“身心健康、嚴謹專注、勤勞樸實、追求卓越”的優秀人才。
一、組建德育隊伍,倡導開門辦學
學校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校級領導包年級、年級設立管委會、班級實行導師制;成立學生“自治委”,開展朋輩引領,倡導學生自治,形成了全員育人的工作格局。
學校倡導開門辦學,主張合作共育。學校通過學期初成立“家長委員會”、學期中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學期末組織“家長學?!被顒拥刃问剑埣议L走入學校、走進課堂,參加基于學情、校情的家校主題研討活動,參與學校管理,增進家校聯系。
同時,學校與鄭州市管城區法院、檢察院及社區、企業等結成友好共建單位,引入社會德育力量,挖掘社區德育資源,構建立體式、全方位的德育網絡。
二、優化德育生態,鑄造校園精神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成功的教育應該使學生在沒有意識到受教育的情況下受到畢生難忘的教育。學校通過打造“德育生態場”,鑄造校園精神,涵養德育生態,從而影響、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在探索實踐中,我們采取了以下策略,收到了良好效果。
榜樣引領。在日常工作中,我們隨時發現德育契機,樹立榜樣,大力表揚,全方位營造積極向上的德育氛圍,使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同時,開展“校園之星”評選活動,對優秀者進行表彰。目前,“凡集體活動必自覺排隊、凡間隙時間必鍛煉學習”的良好氛圍在我校已深入人心,“德育生態場”效應凸顯。
人文“孵化”。學校倡導以人文關懷“孵化”德育生態。目前,學校已推出“五中好聲音”“金秋詩會”“我愛我班”等德育品牌,這些主題活動均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學生盡情展示自我、張揚個性,“德育生態場”效應持續擴大。
制度導向。在定制度時,我們主張師生參與、家校聯合、全員研討、共同擬定,還圍繞制度修訂開展主題研討,如“年級學生行為規范”公約、“言雅、行端、學勤、志堅”標準等,規范作用明顯。
三、依托智慧校園平臺,開展科學“智慧評價”
我們充分利用智慧校園平臺,設置“學生評價”專欄,開展“智慧評價”。從新生入學報到起,學校就用“智慧校園系統”錄入學生的基本信息。此后,全時段記錄學生的行為表現、成績分析、興趣特長、課程選修、綜合評價等,并對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數據分析,生成“智慧評價”。在學生畢業時,“智慧評價”系統還可以根據三年來生成的大數據信息,給予學生個性化的志愿填報指導建議,直至生成有針對性的“生涯指導規劃”。
“智慧評價”的實施,使我校的學生評價工作更加科學、有效,推動了學校德育建設,鞏固了學校的“德育生態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7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