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更要共贏:共享單車引發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共享單車的發展與崩盤,對共享經濟一些思考,怎樣做好共享經濟。
【關鍵詞】共享單車 共享經濟 大聯動 微治理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以來,共享單車因其在有效增強公共服務供給,推進經濟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曾一度被視為我國發展共享經濟的樣本。寬松的政策環境,嶄新的發展理念,巨大的市場需求,刺激各路資本紛紛入局。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總融資達600億人民幣。2016年起3年間,市場共創立共享單車公司70多家,投放單車2300多萬輛。從一線城市到偏遠縣城,共享單車如雨后春筍般崛起,一時間神州大地遍地開花。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2018年,共享單車發展形勢墜入寒冬,項目再難獲得資本青睞。大手筆燒錢、價格血戰中艱難存活下來的幾家單車巨頭,最終沒能戰勝資金鏈斷裂的宿命笑到最后。4月,摩拜謝幕;12月,1200萬用戶退押金事件將OFO一夜間推向生死邊緣。共享單車從資本加持、輿論贊譽、用戶擁簇的“風口”突然跌落凡間。
資金鏈斷裂是壓垮共享單車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導致神話破滅的根本原因恐怕在于,共享單車作為互聯網創業的一大風口,盡管一時全民追捧風頭無兩,但共享單車歸根結底就是種模式創新,與科研、技術創新比,其競爭門檻低,可復制性強,供企業進行良性競爭的手段并不多。單車企業要生存發展,唯有比資本,比體量,攻城略地,弱肉強食,希望通過資本對決的零和博弈存活到最后收割市場利潤。這種被資本綁架、以犧牲企業社會責任為代價的極端競爭模式,把單車市場徹底變成一場資本賭局:參與賭局的“獨角獸”們,眼中除了對手和市場份額,企業公民責任被忘記、公眾基本權益被漠視,城市治理要求被置之腦后:把用戶押金當成企業合法收入、“一車多押”、“僵尸車”遍地、亂停亂放......單車企業野蠻生長、粗放發展造成的市場亂象層出不窮。被用戶拋棄的,注定被資本拋棄。他們顯然忘記了市場經濟的叢林法則。
痛定思痛,共享單車盛極而衰的歷史,在給我們留下深刻歷史教訓的同時,也為我們發展共享經濟提供了有益啟示。
一是培育發展共享經濟,我們要繼續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共享經濟是新生事物,其發展模式還處于試錯期、探索期、成長期。運行模式、監管模式既無成熟經驗可借鑒、也無既有標準可參照。但法無禁止即可為,面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情,針對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我們不能以咽廢飧,要繼續堅持開放包容的態度,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到監管“不越位”,切實把市場的還給市場,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升級、行穩致遠。
二是培育發展共享經濟,我們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共享經濟在增強公共服務產品供給,推進社會協同治理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引導鼓勵共享經濟發展、為共享經濟營造審慎包容的發展環境,意義重大。但包容不是縱容,破解共享經濟野蠻生長難題,保護好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權益,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我們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手段推動平臺企業加強行業和企業自律,督促企業堅守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我們要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更好地發揮政府在引導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通過統籌規劃,建章立制,建立動態跟蹤機制,不斷強化應對發展新問題的能力和手段,努力在穩增長、促發展和防危機找到平衡,實現社會、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共贏。
三是發展共享經濟需要科技引領,智慧管理。要供給端發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為共享單車等共享經濟的迅猛成長創造了條件。“行百里者半九十”。應該認識到,信息技術現在依然是共享經濟平臺建設的關鍵,進一步利用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解決共享經濟發展中的各種弊端、難題,依然是改善提升共享經濟供給體系質量效率的有效途徑。以共享單車為例,解決好共享單車經濟中的堵點、梗阻點,我們首先要積極推進工商、市場監管、城管、交通管理、社會綜合治理等部門間信息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提升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分析和集約集成運用能力。利用以城市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為載體,以事件處置為核心的“大聯動微治理’信息平臺;以天網點位為主要內容的天網視頻監控平臺;以及實時展現城市管理工作狀態和軌跡的城市管理信息平臺,將企業車輛投放等信息數據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共享,做到“區-街道-社區-網格”4個層級的縱向貫通;橫向上實現街道指揮部與區大聯動中心、各職能部門及企業的無縫對接接,立足市場規范、深化社會綜合治理、強化聯動管理。實施自上而下的縱向調度,即:網格員將在所屬街面及小區院落采集的事件信息依次上報到社區聯動服務工作站、街道大聯動分中心,街道中心根據處置權限將事件分派到各職能科室處置,或上報到區大聯動指揮中心將事件分派到各職能部門進行處理。在事件處置時一是調度網格力量,網格員、“紅袖套”、綜治巡邏員對問題進行上報和及時處理;二是事件信息反饋給企業和各職能部門,對違規行為,各職能部門和屬地街道各施其職,依規對企業進行相應的處理,有效規范市場。
其次,我們要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發展成果和創新應用,根據平日、節假日、旅游旺季等不同時段,商圈、車站、地鐵站點、旅游景點等重點點位的需求量,企業科學設定區域內單車企業投放數量,相關部門合理規劃“單車”集聚擺放區域;建立重點區域熱力分析系統,當車輛超過事先設定的匹配量飽和值系統實時預警,暴力破壞、長期閑置系統預警,企業及時進行調整;定位“僵尸車”,標記失信用戶,并結合各項舉措建立起囊括管理部門、經營者和消費者共建共享、協同高效的服務管理體系,實現信息資源一體化、打防管控一體化、網上網下一體化、聯動指揮一體化,改善共享經濟服務質量和水平。
“偉大的背后都是苦難?!备墒聞摌I,總有一個艱難試錯過程。面對人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面對城市不斷增強的精細化治理需要,只要我們緊扣共建共贏原則,切實承擔起企業、公民責任,建立市場、政府、技術三位一體的保障體系,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的立體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堅持推動共享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的“單車”就一定能馳向新時代的明媚春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35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