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武漢市共治共管共享單車創新思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共享單車在給市民出行帶來方便的同時,占道堵路、亂停亂放嚴重影響了城市秩序,給城市管理帶來了新的問題。武漢市在治理共享單車占道堵路、亂停亂放工作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副市長龍良文多次組織相關部門進行研究,現場辦公,市文明辦、市法制辦、市交委、市城管委、市交管局等部門通力合作,探索創新。在全市相關部門的通力協作下,首先從源頭上控制共享單車投放總量,監管措施強而有力。全市共享單車占道堵路、亂停亂放有了明顯改觀,市民投訴大幅遞減,得到了社會認可和媒體好評。尤其是近期,省、市多家媒體對武漢市治理共享單車亂象的做法和經驗進行了報道。特別是新華社湖北記者站,充分肯定了武漢市共享單車停放秩序的管理經驗,并在《高管信息》(湖北領導專供)進行了宣傳報道。
  一、大數據引領源頭監管,多舉措增強共治成效
  作為共享經濟理念下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共享單車的迅猛發展使管理部門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一度滯后,表現在企業的超量投放、運維人員緊缺、車輛轉運不及時等問題,一時間沒有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這不僅是武漢市城市管理工作遇到的新問題,同時在國內也極具普遍性。在武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市交委積極行動,通過整合大數據資源,建立共享單車數據監管平臺,將摩拜、ofo、哈啰三家公司的單車數據統一納入平臺,加強監管。與此同時,武漢市交委、市城管委、市公安交管局在取締單車無序投放上積極配合,形成了強有力的合力。市、區、街三級城管部門負責人、共享單車企業負責人通過微信群實地上傳圖片和單車具體點位等相關信息,實行24小時在線調度指揮,首先從源頭上整治單車占道堵路、亂停亂放。
  二、“1+1+n”聯動模式放大群管效應
  在創新項目推進工作中,武漢市城管委積極探索、推廣政企聯動的“1+1+n”模式,放大群管效應?!?”分別指政府履行監管責任和企業落實主體責任,“n”即在黨委、政府的組織引導下,環衛工人、“紅色物業”、城管協管員、第三方公司、社區志愿者(黨員義工)、“門前三包”等多種社會力量參與共享單車停放管理。其中,在漢陽區建橋街、二橋街等39個街道推行“環衛工人模式”,在江岸區四唯街、勞動街、永清街等33個街道推行“紅色物業模式”,在江岸區車站街、武昌區中南路街等68個街道推行“城管協管員模式”,在東湖高新區8個街道推行“第三方公司模式”,在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四唯街等25個街道推行“社區志愿者(黨員義工)模式”,在硚口區韓家墩街、六角亭街、青山區鋼花街等7個街道推行“門前三包模式”。
  “核減”舉措大見成效。武漢市交委聘請第三方發布的《共享單車容量評估報告》指出,武漢市道路承載共享單車能力50萬輛左右,而目前全市共享單車的數量已經超過100萬輛,大大超出了全市道路的承載能力,導致部分地區淤積問題嚴重。由于企業不能做到及時轉運,造成一些地段共享單車堆積,影響車輛和市民出行。為此,市交委會同市城管委、市公安交管局,聯合制定了《共享單車企業服務質量考核評價辦法》和《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停放秩序管理辦法》,對企業在落實主體責任、提供優質服務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通報考評結果,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同時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共享單車企業的服務管理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發布并與總量調減掛鉤。去年6月,武漢市交委會同市文明辦、市城管委、市交管局,聯合召開共享單車服務質量考核評估新聞通氣會。會上首次發布了武漢市共享單車企業經營服務質量考核評估報告,同時公布了全市共享單車分批規模調減方案,全市首批調減15萬輛。調減任務已于去年7月完成,今年還將繼續進行核減。
  三、“六字工作法”留痕
  在共享單車停放管理的工作中,武漢市城管委會同各區,總結推出了“六字工作法”,確保疏堵結合,治亂保暢?!傲止ぷ鞣ā奔础皠潯?,施劃非機動車停車位,做到“有位可?!?“守”,在主次干道、“三站三圈”(火車站、地鐵站、汽車站、商圈、校圈、醫圈)以及窗口地帶、景區等重點區域落實人員,加強守控;“巡”,組織城管隊員進行巡查,通過微信群互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轉”,對單車大量淤積的區域,及時組織單車企業的運維人員、執法人員、志愿者,對單車進行合理調配轉運;“談”,建立定期約談制度,每日收集相關情況,每周進行歸納匯總后約談企業負責人通報情況;“引”,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倡導文明騎行、文明停放。
  通過有效整治和后期管理,共享單車在解決市民 “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的同時,共享單車無序停放、淤積疊放、擠占公共空間,甚至停放在機動車道、安全島、綠化帶以及橋隧入口處等亂象有了明顯改觀,減少了安全隱患,恢復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四、“小循環”帶動“大循環”加速周轉
  武漢市相關部門還通過實地調查走訪,針對重點商圈周邊共享單車使用量大、車輛流動時間集中的問題,為保障道路通行秩序、巷口通暢,推出及時轉運規整和清運多余車輛等舉措。全國聞名的小吃一條街武昌區中華路戶部巷,其所連接的自由路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夜市,人流量大,單車的使用量和流動量巨大。通過采取“停放點+中轉點”和“小循環帶動大循環”的管理模式后,有效避免了附近路段入口處單車大面積占道堆積亂象。
  “小循環帶動大循環”即在戶部巷進出口周邊劃定單車停放點,方便游客使用單車停放。中華路街利用小型托運車,將淤積和壞損的車輛運到中轉點,從停放點到中轉點轉運稱為“小循環”,單車企業的轉運車輛從中轉點將車輛轉運投放到用車需求點,此為“大循環”,單車企業以戶部巷街區的“小循環”模式帶動“大循環”加速單車周轉。對高峰時段出現單車短缺的情況,街道工作人員則根據短缺數量及時進行調度,從而實現了轄區內共享單車的高效循環使用。
  五、加快地方立法,豐富宣傳形式
  在治理共享單車亂象的工作中,武漢市交管局會同市法制辦,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加快研究制定《武漢市非機動車管理辦法》,并由市政府法制辦組織召集專題會議,對《辦法》逐條進行研究,修改完善?!掇k法》對共享單車管理進行了規范,明確了共享單車的發展原則,對車輛投放總量實行動態平衡管理,同時明確牽頭管理部門、企業主體責任和承租人的相關義務。市、區定期召開區、街和單車企業負責人新聞發布會及專題座談會,梳理分析單車管理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措施和方案,鞏固共治共管共享成果。同時,組織媒體持續跟進,進行專題報道,通過輿論倒逼單車企業提高社會責任感。全市相關部門積極組織共青團員志愿者、大學生、社區群干,開展“綠色出行 文明共享”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和質量,增強廣大市民的文明素養。
 ?。ū疚膱D片由作者提供)
  (責任編輯:趙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461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