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數學實驗:在實踐操作中理解抽象概念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實驗活動能更有助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展空間觀念。特別是在學習較抽象的概念時,數學實驗活動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體驗感受,從而在頭腦中建立直觀形象的表象,對于概念的理解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關鍵詞:數學實驗 實踐操作 抽象概念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7-0129-02
  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實驗是為了幫助學生建構某種數學理論,或檢驗某個數學猜想,或解決某類數學問題,借助于一定的技術手段,通過對實驗素材進行實際操作來理解、解釋或建構數學的學習活動?!稊祵W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在數學學習中,要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數學實驗活動能更有助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展空間觀念,特別是在學習較抽象的概念時,數學實驗活動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體驗感受,從而在頭腦中建立直觀形象的表象,對于概念的理解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1.數學實驗,在活動中初步建立“面積”的表象
  實踐操作活動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直觀形象的數學實驗,易于激發學生興趣,便于構建概念表象,有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數學實驗是讓學生對教具進行操作,促使學生自主探究,發現事物的本質特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摸一摸、找一找、比一比”等數學實驗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面積”的直觀感受,在頭腦中建立較初步的“面積”表象,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片斷1】:
  師:請你用手掌面摸一摸籃筐里的物體,四人小組分工每人摸一個物體。
  思考:1.每個物體有幾個面?2.摸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和發現?3.同桌兩人摸的一個面,誰摸的面大一些,誰摸的面小一些?
  生1:我摸的是長方體盒子,它有6個面。(學生示范摸了6個面)
  師:摸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和發現嗎?
  生3:它的每個面摸上去都是平平的、滑滑的。
  師:你摸的是哪個物體?你又有什么發現呢?
  生4:我摸的是圓柱形茶葉罐,它有3個面,有2個面是圓形的,還有一個面摸上去是彎的。
  ……
  師:我們發現物體上都有幾個“面”,“面”有的是平的,有的是彎曲的。
  師:請你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體上也有“面”?
  生5:課桌也有面,黑板也有面,窗戶上也有面……
  師:你能上來指一指,摸給大家看一看嗎?(學生上來指一指、摸一摸)
  師:同桌兩人任指籃筐里一個物體的面,比一比哪個面大一些?哪個面小一些?(學生互相比一比、說一說)
  師:老師選取了教室里四個物體的面,請你選取其中兩個面比一比它們的大小。
  生6:黑板的面比課桌桌面大,課桌桌面比課本封面大,文具盒蓋面比課桌桌面小……
  師: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積,課本封面的大小是課本封面的面積。那么課桌桌面的大小是——文具盒蓋面的大小是——(學生接著往下說)
  師:物體表面的面積是有大有小的,所以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物體表面的面積。
  帶著要求、問題去展開數學實驗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摸一摸、找一找、比一比的實踐活動,逐步在頭腦中建立起“面積”的大致表象,“摸一摸”的活動是讓學生感受物體都有幾個“面”,而且這些“面”有的是平的,有的是彎曲的;“找一找”的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物體上的面,感受“面”是無處不在的;“比一比”的活動是讓學生直觀比較物體面的大小,感受物體的面是有大有小的,從而引出“面積”的具體含義。數學實驗活動的開展,能有利于學生初步形成對“面積”的空間感覺,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2.數學實驗,在比較中強化辨析“面積”的特征
  要想建立清晰的表象,加深對概念的強化辨析,就要通過對實物、幾何模型、幾何圖形等材料的觀察、對比、分析,通過涂一涂、剪一剪、比一比等具體實驗操作活動,感受平面圖形的面積就是平面圖形的涂色部分,促使學生手腦協同作用,形成對研究對象的本質屬性及性質之間關系的充分感知。
  【片斷2】:
  師:老師把魔方和紙盒的一個面畫了下來。這兩個圖形分別是什么圖形?
  生1:第一個是正方形,第二個是長方形。
  師:請你給兩個圖形四周邊線描上紅色,邊線里面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凑l涂得又快又好!(學生動手操作)
  師:四周紅色描線其實是它們的什么?里面涂色部分其實涂的是它們的什么?
  生2:四周紅色描線其實是它們的周長,里面涂色部分其實涂的是它們的面積。
  師:正方形和長方形是平面圖形,所以平面圖形中的涂色部分是它們的面積。
  師:你覺得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有什么不同嗎?
  生3:周長是圖形四周的邊線,而面積是圖形里邊的涂色部分。
  師:周長和面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涂色過程中,你覺得哪個圖形涂起來快一些?為什么?
  生4:正方形涂起來快一些,因為正方形比長方形的面積小。
  師: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較它們的大小嗎?
  生5:可以把兩個圖形剪下來,重疊在一起比較它們的大小。
  師:請同學們把這兩個圖形剪下來,用這個方法比一比。(學生操作,驗證方法)
  師:用重疊的方法比較面積大小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6:要注意圖形的一些邊要對齊著比。
  師:請你上來演示一下好嗎?(學生演示)
  師:平面圖形的面積也是有大有小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圖形的面積。
  周長和面積是兩個易混淆的概念,通過描線和涂色的數學實驗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周長和面積的不同,周長是面積外面的一周邊線,面積是圍在周長里面的涂色部分,實驗活動使學生對周長和面積的不同有了更深刻地認識。學生經歷剪一剪、比一比的實驗活動,找到了比較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重疊法。學生在活動中,不僅能在比較中辨析周長與面積的不同,深化了對“面積”意義的理解,通過實驗活動還學會了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數學實驗將學生引入了更深層次的學習,在辨析中強化了學生的空間意識,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3.數學實驗,在操作中靈活比較“面積”的大小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闭n標也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梢姡瑒邮植僮鲬蔀樾W數學課堂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學生能產生認知沖突,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在概念的抽象性與思維的具體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空間觀念的突破口。
  【片斷3】:
  師:(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黃色、粉色、綠色長方形)猜一猜:這三個長方形,哪個長方形的面積最大?哪個長方形的面積最?。浚▽W生動手操作)
  生1:黃色長方形的面積最大,粉色長方形的面積最小。
  生2:黃色長方形的面積最大,綠色長方形的面積最小。
  師:大家都覺得黃色長方形面積最大,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誰想上臺演示給大家看?(學生用重疊法演示比較的過程)
  師:粉色和綠色長方形,哪個長方形的面積最小呢?你打算怎么比較它們面積呢?
  生3:可以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比較。
  師:由于粉色和綠色長方形面積比較接近,用重疊法仍然不能確定它們的大小。所以我們可以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比較。
  師:老師為每個同學準備一張方格紙,請大家動手數一數吧?。▽W生動手操作)現在你知道哪個長方形的面積最小了嗎?
  生4:紅色長方形包含16個小方格,綠色長方形包含15個小方格,所以綠色長方形的面積最小。
  師:用同樣大的小方格去量,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叫做“數方格”。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實踐操作的方式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粉色和綠色長方形的面積不能用重疊法比較,學生就會產生疑問:用什么方法比較呢?學生發現用方格紙來測量,看每個長方形里包含有幾個小方格,就能根據方格數量比較面積的大小了,難題也就迎刃而解。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探索過程,能靈活應用不同的比較方法,在動手操作中體會方法的最優化,數學實驗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開展數學實驗活動,要利用好實驗材料,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獲得探究數學問題的情感與過程體驗,學生可以在動手操作中激發起學習興趣,建立初步的直觀表象,在辨析中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數學實驗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數學活動的內容,有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倩.整合素材 凸顯體驗 理性思辨[J]小學數學教育,2017(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0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