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構建數學和諧課堂策略探賾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和諧數學課堂就是師生關系、生生關系融洽、平等民主、配合默契、相互提升、共同發展的數學課堂。在社會和諧安定的新時代下,作為教師的我們如何從數學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著力構建小學數學和諧課堂呢?新時代下教師應努力構建數學和諧課堂,以促進“教”與“學”的和諧共進,和諧共生,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數學 和諧課堂 構建 策略 探賾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7-0075-01
  1.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愿意學
  和諧數學課堂情境的構建關鍵在于“情”,以情入境,以境生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問題可以由教師在情境中提出,同樣,也可以由學生提出。問題不論由誰提出,但需強調的是這樣的問題必須是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這樣的問題必須是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激活的,有利于學生想象放飛的,有利于學生個性張揚的。唯有這樣的“問題”,才能使每一個學生的認知功能被迅速喚醒,才能使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升。學生因為受到了情境的作用,數學學習的熱情會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激發起學生數學學習的強烈興趣,催化認知系統,開始高效運轉。
  比如,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時,教師可以通過故事的方式創設這節課的情境,唐僧師徒四人上西天取經,偶然得到12個西瓜,于是,師傅唐僧分給豬八戒2/12,分給孫悟空1/6……此時,豬八戒大怒,認為師傅唐僧分給孫悟空的多些,而分給自己的少些。請同學們幫助評評理,這真如豬八戒所說的不合理,不公平嗎?
  2.引而不發,誘思導學,使學生樂學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認為:“應該引導兒童進行探索,自己推論。”數學新課程特別倡導培養學生的探究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諧數學課堂上,應彰顯“兩主”效應,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作用。教師應有科學合理有效的策略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引導,和諧數學課堂上應讓學生數學學習的主體性得以充分的張揚,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探索精神快速形成,教師應誘導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數學。教師的“誘思導學”為后續“教”與“學”作鋪墊,做準備,學生的認知系統被有效激活,學生便會進入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理想狀態之中。
  比如,教學“圓柱體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回顧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再讓學生動腦筋想一想能否將圓柱轉化為長方體,從而推導出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教師這樣的“誘思導學”會讓學生的認知系統被迅速激活,進入主動探索中,從而順利地推導出圓柱的體積的計算方法。但需強調的是當學生們推導出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后,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爆學生的思維,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想一想、探一探,在推導圓柱體積的公式時將圓柱通過剪、拼,轉化為長方體后,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與原先的圓柱的表面積相比有變化嗎?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變化的部分在哪里,變化量是多少。這樣的進一步“誘思導學”會將和諧數學課堂推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境界,學生們的探究熱情顯然又會被教師的“誘思導學”再次燃起。
  3.分層指導,靈活訓練,使學生善學
  在學生獲取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師應引領、點撥、指導學生自主進行思維的加工,才能將學生的認知由具體而簡單的上升為抽象而復雜的狀態。和諧數學課堂上,教師理應面向主體學生,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誠如數學課程所倡導的一樣,數學教學要面向全體,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展,“人人學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和諧數學課堂上,教師要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面向所有學生,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的指導。教師應指導中等生鞏固所學數學知識后,大膽嘗試探索、思考與解決稍復雜的數學問題。對于學困生則進一步指導其鞏固與理解所學新知中最基本的部分。對于優等生,教師應指導其在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解決綜合性強,條件更復雜,難度更大的數學問題,對這類學優生進行拓展、延伸,以進一步提升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進一步促進其發展。目前,最流行的做法是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分層作業”,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益,有所成長。
  比如,數學和諧課堂上教學“分數除法應用題”時,教師可以讓學困生做些最基礎性的習題,讓中等生做些中等難度的習題,讓學優生做些拓展提高的題目。需強調的是這樣的分層作業的設計,可以通過“導學單”的方式印刷后給學生,也可以通過電子白板呈現出來,限于本文的篇幅有限,這里“分數除法應用題”的分層作業單就不作詳述了。
  4.評價分析,內化新知,使學生會學
  和諧數學課堂上尤其重視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評價的宗旨是為了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評價重在激勵、賞識,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評價獲得進一步學習的動力。數學和諧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式應是多樣化的,可以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以是學生間的相互評價,還可以是學生對教師“教”的評價,不論采用什么形式的評價,其出發點都是為了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教”與“學”的雙贏。
  總之,教師應努力構建數學和諧課堂,以促進“教”與“學”的和諧共進,和諧共生,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雪蓮. 優化小學數學和諧課堂的研究[J].好家長,2018(17):76-76
  [2]申作勇.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13):95-95
  [3]李紅霞,劉玉琴. 以有效引導構建小學數學和諧課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1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