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共生的中職文言文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言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是我們要學習與傳承的民族精神。文言文是語文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們在各個學習階段必學的內容,然而目前在某些中職院校出現了一些影響文言文傳承與發展的現象,“學生不愿學,老師不愿教”嚴重限制了中職院校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本文通過對中職院校文言文課堂現狀的分析,向大家提出對構建和諧共生的中職文言文課堂幾點有效的措施及建議,為我國民族精髓的傳承與推廣及中職專學生的人文素質的培養提供更好的基礎。
關鍵詞:和諧共生;中職教育;文言文課堂
一、中職院校文言文課堂教學現狀
(一)中職院校語文老師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缺乏新意
在古代時期,文言文屬于人們日常交流使用的語言,一個字或者一個詞語會有多種意思,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中華漢字越來越多,自然也會有些字的意思發生變化。比如“交通”,古代代表交錯相通,例如陶淵明《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意思是田邊小路四通八達、交錯縱橫。現代的意思主要指運輸和郵電事業;“東道主”,古代指在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人,帶有方向屬性,要是在西方,也可以叫西道主;現在指請客的主人,或主辦事情的人或國家。這些詞語的意思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太容易理解,如果老師們在講解時只是單一的告訴學生古代和現代的詞語意思、句式轉換等基本知識,就會導致教學方式太過單一,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上中職院校的學生們對文言文的閱讀量不是特別多,這就會導致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達不到預期,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氛圍,進而影響到學習效果。
?。ǘ┲新氃盒W生厭學心理嚴重,缺乏學習的激情
中職學生大多屬于藝術性和技術性類學生,一般都是初中或者高中時期成績不是太好而轉向中職院校的學生,他們不像那些普通初高中學生具有升學壓力,對考試成績并不太過在意,自然也不會特別積極的去學習。而且像文言文這種比較難懂的文章更加引不起他們的注意,所以在中職院校課堂上出現睡覺或走神得情況都是很正常的,老師們上課時同樣會受到學生這種狀態的影響,不會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課堂上甚至有時會忽視文言文部分的教學。時間一長老師的教學激情逐漸被磨滅,學生們對文言文喪失學習興趣,進而限制了中職院校學生文言文水平的提高。
二、構建和諧共生中職文言文課堂的措施與方法
(一)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中職院校單一的教學模式對老師的影響頗深,所以要想構建和諧共生的中職文言文課堂的順利進行,單一的教學應從根本上改變。老師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在傳授學生文言文知識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情感及人文素養的培養?!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俗語更是一句真理,只有對文言文的學習產生興趣,才有可能讓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至理名言得到驗證。所以老師應當在課堂上增加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或笑話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們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氛圍,這樣比老師們死板的教學要好得多。
?。ǘ┻x擇適當的教學內容,產生循序漸進的效果
中職院校的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基礎基本較差,所以老師們在眾多文章中選擇時要進行適當的篩選,剛開始先選一些篇幅較短、內容比較簡單的文言文,很容易讓學生們產生優越感和成就感,讓學生對文言文產生興趣,有利于下次文言文的學習。然后再逐漸選擇較長的且具有一定道理和教育意義的文言文,讓學生們慢慢深入的去學習、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及含義。這樣學生會逐漸培養出對文言文的興趣并且自主積極的學習,提高文言文的閱讀量及對文言文的學習效果。
?。ㄈ┻m當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在中職院校課堂教學中,老師可適當的作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有效教學,因為教材上的內容是有限的,而網絡上的資源則是無限且共享的。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將一些古代的畫面還原、重現歷史故事,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古人當時的情感表達,這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多媒體技術呈現出來的一些圖片、文字及聲音可引導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些立體影像,有利于學生更長久的記住所學知識,放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老師們還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向學生們推薦一些課本上沒有的且對學生有教育意義的文言文,讓學生適當的增加閱讀量,進而實現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拓展,最終從總體上實現中職院校文言文課堂的有效性。
總結:現如今,在中職院校文言文課堂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選擇還是學法上,都還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中職老師們真正深入學習教材內容、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逐漸培養中職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并創建和諧共生的課堂環境,最終能將提高整體教學效果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同時進行。
參考文獻:
[1]王雪云.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色彩--中職文言文教學創新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 3(24).
[2]甘麗卿.如何讓中職文言文教學“活”起來一探究樂邢文言文教學現狀及改良策略[J].課外閱讀(中下),2012
[3]何學林.挖掘中職文言文教材中的美學因素,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