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也談構建和諧校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要構建和諧校園,做為校長應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善于換位思考;著重解決教師自身價值的認同和實現問題;要常用事實說話,在情感上與教師們產生共鳴。
  【關鍵詞】和諧;松綁;成長;尊重;真誠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95-01
  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校長要構建和諧學校,凝聚廣大教師的人心,引領他們同心同德地為學校努力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義的事情。就此,現談談我的點滴體會:
  一、要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善于換位思考
  我校的許多老師,尤其是有的行政干部與骨干教師,承擔著繁重的教學與管理任務,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中的頂梁柱,經濟不寬裕,生活較清苦,常為一家老小操心。由于長期埋頭工作,忽視了自身保健而積勞成疾,有的患有各種慢性疾病。特別是生了二胎的女教師在校自帶孩子,回家又要當“媳婦”,精神和體力負擔都超了負荷,一些教師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難以處理好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心理產生了失衡。為此,做為校長要多理解與體諒他們??梢赃@么說:我們的教師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工作量是西方國家的好幾倍,薪水不高,付出的卻最多。學生考差了他們憂心忡忡,學生生了病他們著急,學生思想出現問題了他們緊張,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甚至比自己的孩子還好。年復一年,頭發白了,眼花了,背駝了,就是為了讓學生有一個好成績,為了讓學生將來有一點出息。放假了,心里還惦記著學生;出差了還牽掛著學生,有時做夢都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做為校長在提倡為學生減負的同時,要善于為我們的教師松綁,讓他們在工作之余,留給自己一點時間來培養各種興趣和愛好,生活盡量豐富,精神要多姿多彩。充分認識到我們的教師負擔過重,就要努力為教師營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使他們精力充沛、樂觀豁達,以健康的心態直面人生。
  二、要著重解決教師自身價值的認同和實現問題
  我校是一所省三級達標的農村學校,辦校歷史六十年,硬件設施相對薄弱,但文化積淀深厚,軟件一直名列本地同類學校前列。從教師個人的發展需要看,他們都有成長的渴望與欲望,必須讓教師個體專業成長的歷程從對教育的職業認識成長轉變為對教育事業的追求,激發教師尋求主動成長。因此,校長要善于勾畫學校未來建設發展的藍圖,打破學校幾十年的陳規,要求教師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充分考慮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教師關注學校發展前途與自己的職稱、待遇等工作成績與生活質量的關系,主動為教師搭建成長的平臺,讓他們懷惴著對學校的希望和自己的理想,有機會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得到發展與提高,使學校早日成為教師實現人生價值的綠洲。這樣可以使教師們深切地感受到在學校的發展進程中,每個人自身發展的方向得到了明確,自身價值有望得到實現,參與感和歸屬感油然而生。同時,激發了教師“我要成長”的主人翁意識和投身于學校建設發展的激情,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學校的各項工作也因此可以得到蓬勃的發展。
  三、要有滿腔激情,常用事實說話,在情感上與教師們產生共鳴
  教師免不了要學習師德和一些相關法規,如單純說教、照本宣科會讓教師覺得索然無味而昏昏欲睡。因而,可通過一些典型案例與教師溝通,在潛移默化中讓教師明理接受。如要求教師不能體罰學生時,可引用這樣案例:據報載,山東一小學五年級學生在期末考試時做錯了五道題(數學),老師在放寒假時規定,考試時每錯一道題,假期中每天罰做100遍,因此他要每天罰做500道題,21天的假期總共要罰做10500題,因沒有完成作業,心中害怕,開學第一天便跳崖自殺了。教師沒動學生一根毫毛竟導致了學生自殺的嚴重后果,更何況其他的過激行為呢?老師們聽了之后一定心有觸動。進而我們可以繼續引導教師:體罰,作為一種具有嚴重病理性的教育方法,我國及其他大多數國家都認為是違法行為而被禁止。同時承認學生犯錯誤,要加以教育,有時也需要一定的懲戒,但前提是避免對學生產生不當的身心傷害,教師應有理性的思考。對有些不良行為剛發生時,教師要迅速做出反應,采取“熱處理”,及時遏制不良行為對其他同學的負面影響。對性格內向、情感細膩、自尊心強的學生犯錯誤時,采取“冷處理”,教師最好不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懲戒他,可把教育延遲到課后,在課后私下指出其錯誤,幫其改正,這樣避免傷害他的自尊心。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在教學活動中多給學生一點賞識、表揚、肯定與信任,才能同學生一道,把課堂構建成一個和諧的精神家園。
  總之,校長要坦率真誠,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注重學校管理生態建設,與教師平等對話,心與心的溝通,情感與情感的交流,始終把學校的發展與教師的利益放在首位,校園和諧的景象就會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學校的明天也一定會更好。
  參考文獻
  [1]《法制日報》.
  [2]劉衛平著.《和師生一起成長》中國和平出版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19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