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和美教育構建和諧校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和美教育,構建和諧校園的辦學理念,是結合學校的發展歷史和特色學科提煉出來的,將“和美”教育理念詮釋為“和在自然,美在創造”。和美教育核心理念為“正心至和,勵行尚美”。為了實施和美教育這一理念,我校堅持以“三和三美”為著眼點,匠心獨運,著力營造詩意特色校園。
關鍵詞:和美教育;學校特色
中國我校實施和美教育,構建和諧校園的辦學理念,是結合學校的發展歷史和特色學科提煉出來的,將“和美”教育理念詮釋為“和在自然,美在創造”。和美教育核心理念為“正心至和,勵行尚美”,即要求我們端正心性,滋養心靈;勉勵行為,求真尚美;和美做人,踏實做事;快樂體驗,和諧成長。這一理念結合了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科學發展觀及開拓創新的新課程價值觀。
為了實施和美教育理念,我們著重從校園文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課堂教學模式、德育培養四個方面來構建和諧校園:
一、構建“和美”管理理念下的校園文化建設
我校以校園環境為基礎,堅持以“三和三美”為著眼點,匠心獨運,著力營造詩意特色校園。學校充分發揮書法文化的積淀和輻射作用,大手筆改造校園環境,充分利用校園內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樁立柱、每一面墻壁的空間。我校在確定“和美”辦學理念后,用傳統文化提高校園品位,在環境建設上著眼于文化品位的提升,做到綠化賦情,美化蘊意,文化寓理。
首先是營造清新儒雅的環境氛圍,開辟“和樂”園,書法長廊和藝術長廊,冬青黃菊環繞樹木,使人賞心悅目之時,精神澄明。其次是增強翰墨飄香、濃郁厚重的文化氣息,建設了與校園建筑風格和校園綠化基調形成鮮明對比而又和諧統一的傳統文化景觀區,入門的大理石雕刻“鸞翔鳳集”,深涵“鳳集人才濟濟”之意蘊。歷代書法名作家的作品介紹長廊,讓人如人文化銀河,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藝術長廊、立柱上、教室過道兩旁、樓梯間懸掛著的書法條幅,匯集古今中外名家名句,涵蓋我國書法的各種字體,學生隨時都能感受到中國漢字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學生所作一幅幅精美的書法作品,在稚嫩中透射著理想,在風骨中昭示著希望。
校園文化主題明確,理念、特色的一體化,環境開闊、大氣,給人一種清新、自然之感,為師生提供一個優雅舒適的生活空間,一個弘揚個性發展的空間,一個關系和諧的心理空間。師生在優美的環境中愉悅身心,涌動熱愛自然、熱愛校園、熱愛生活之情。
二、構建“和美”管理理念下的師資隊伍“階梯式”培養模式
?。ㄒ唬熧Y隊伍建設目標。堅持“立足本校、加強自培、重在中青、形成梯隊、塑造名師、輻射全體”的思路,加快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步伐,三年內將基本建成一支師德高尚、素質精良、結構優化的反思型、研究型教師隊伍,造就一支善于管理、精于教育、勤政務實的復合型干部隊伍。
?。ǘ熧Y隊伍建設途徑。以北師大實驗項目為抓手,以優師強校工程為契機,面向全體教師,突出青年教師、骨干教師的培訓。在教師隊伍建設中著重抓如下工作:以“一種模式”打造師資,即抓實“課-研-訓”一體化的教師自培模式;“兩個強調”塑造師魂,即強調傳承“和美真實”精神和強調職業道德;以“三個工程”鑄造師能。
1.教師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計劃。即教師根據具體情況,找到最近和最佳發展區,并制定出三年自我發展目標,明確發展方向。主要內容包括個人發展基礎、發展目標與學校目標的相關性、實施目標的措施以及所需幫助等方面。學校建立教師成長檔案,記錄教師成長足跡。
2.強化校本研修,業務學習常態化。學校始終把校本學習培訓作為教師學習提高的重要途徑,并充分利用校內一切可利用的學習資源,以滿足教師們的整體學習需求。教學研究點直指教學薄弱環節。例如,我校將學科研究重點定位于作文教學,并深挖作文教學問題的根本,商討解決策略。
3.實施名師和特長教師培養工程,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創造條件,鼓勵教師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與教育教學相關專業的高一層次的學歷進修,提倡教師具備碩士研究生班及以上學習經歷。以多年堅持的循環磨課教研方式,引導和幫助教師提煉并形成獨特教學風格、教學特長。總結骨干教師和名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經驗、教學特色,編寫《鳳集教師風采錄》。擬出臺《鳳集“和美”星級教師評選工作的實施方案》。設立德育、教學、管理、科研、教輔各類服務獎項,激勵教師追求卓越和完美。
三、構建“和美”管理理念下的和悅特色課堂
?。ㄒ唬┮陨菊n堂為切入點,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深化生本課堂理念,我們倡導“合作學習”,課堂中組織學生開展協作學習、探究學習,從而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注重師生的平等交流與民主合作。學校要求改變教師傳統的備“教”的備課形式,倡導開展以備“學”為主體的教學設計,從根本上變“授課”為“教學”。
?。ǘ┮哉n堂教學為基點,激活現代課堂教學研究。學校教師注重以“一二三四五六”的課堂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一是“一個理念”(學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教以博愛、啟思、創新為先);二是“兩個強化”(強化項目推進、強化學生主體);三是“三個全面”(全面聽課、全面評課、全面促進);四是“四個了解”(了解課改動態、了解學生心理、了解學生差異、了解教學效果);五是“五個認真”(認真備課、認真輔導、認真批改、認真反思、認真總結);六是“六個優化”(優化教學目標、優化教育過程、優化教學手段、優化教學語言、優化教學評價、優化練習設計)。
通過以上有效措施形成生本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始終堅持“三項原則”:學得愉快,考得滿意;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我們把教師課堂教學最常見的顯性教學行為進行列舉,并對以下每一個環節進行研究:如何指導學生做前置性學習;課堂中如何指導學生分小組自主學習;課堂中討論的時機和方式,如何指導;課堂中在什么情況下需教師點撥小結;課堂中在什么情況下需組織合作學習,合作方式如何;課堂中如何提問有效,如何解決生成的問題;給學生布置作業,布置什么樣的作業有效;如何給不同的學生以激勵,評價他們的學習;如何引導學生對課堂學習進行反思,進行哪些反思。
?。ㄈ┮蕴厣珜W科為重點,帶動校本課程研發。我們學校的特色學科是寫字學科,以此帶動校本課程研發。1.加強校本開發課程,保持特色。2.精編“陣地刊物”;學校正在創編??稌疚幕?,由寫字教師和部分語文老師組成編輯組,校級領導組成審核組;3.搭建多種平臺,展示學生風采。
四、探尋和美教育理念下“和美德育”培養途徑
“和美明德”就是在德育工作中,以發現美、欣賞美、傳播美、創造美為核心,開展各類體驗活動,把美作為一種手段.通過生活化的情景、主體性的參與,使美成為一個過程,讓“美”成為最終的目標。學校堅持把德育研究放在首要位置,初步探索出了和美管理理念下的“自主選擇―情感體驗一評價激勵一習慣養成”和美之星培養途徑,即以主體性教育思想“和美”教育為指導,以尊重學生道德生活主體地位為前提,以教會學生自主選擇、引導主動養成為特征,以培養學生現代公民基礎素養為目標的道德教育新模式。 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德育的基礎工程。學校在“以學生發展為根本、以和美教育為核心、以活動體驗為載體”德育理念的指導下,針對各自班情、生情、學情,抓好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和增強班級凝聚力。班級要有生命力就要有特色,走班級特色發展之路是現代班主任的必然選擇。為了豐富校園精神文化,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基礎的工作是創建一個個具有特色的班集體。學校開展“班班創特色,班班有特色”的創建特色班級的活動,各班級從觀念意識、行為活動、學習習慣、能力培養、才藝特長、心理健康等方面確定創建目標和內容,形成創建主題。
創建特色學校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今后,我們將緊密圍繞“一校一品一特色”的主題,以“促進和諧、提升質量、培養素質、創造品牌”為目標,細化優化校園“和美”教育文化,彰顯辦學特色,真正打造出學生快樂健康、家長放心滿意、社會認可信賴的和美特色學校。
參考文獻:
[1]麥志強, 潘海燕. 《新課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創新》[M].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6.
[2]王淑敏. 實施和美教育,構建和諧家園[C]. 廣州:王淑敏, 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