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實施體系的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高考方案背景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已然成為當前普通高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江蘇省邗江中學生涯規劃教育立足于新高考改革“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核心素養”的要義,通過轉變生涯規劃教育理念、建立兩個“三層目標”體系、加強操作體系建設、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建立評估體系等,逐步構建和完善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實施體系。
【關鍵詞】立德樹人;核心素養;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4-0040-03
新高考方案背景下,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學會選擇;如何激發其內在動機,獲得價值感和責任感;如何發展核心素養,關注未來成長,不僅關乎普通高中學校穩妥推進新高考方案實施,達成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更將影響到每一位高中生的終身發展。據此,以往默默無聞的生涯規劃教育因其所具有的培養學生選擇能力的重要作用,站上了教育改革的前臺。
一、立足“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握“核心素養”的要義,轉變生涯規劃教育理念
新高考方案堅持立德樹人導向,要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如何將核心素養從理論轉化為學生融入社會、勝任工作和獲得成功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呢?可從生涯規劃教育做起,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融于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課程內容和實施體系中,采取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做好自我轉化與內化,為學生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因此,雖然“選擇”推動了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但是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僅僅是實現學生升學過程中的“選科”“升學”的戰術性功能,更要喚醒其內在的力量,激發其價值感和責任感,發展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在此基礎上的“選擇”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建立兩個“三層目標”體系,引領生涯規劃教育全員參與
基于“發展核心素養,實現立德樹人”的生涯規劃教育理念,江蘇省邗江中學確定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兩個“三層目標”:確立學校、教師、學生三層目標體系和高一、高二、高三年級三層目標體系。學校層面上,構建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實施體系,包括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目標體系、組織管理體系、操作體系、評估體系;教師層面上,通過生涯規劃教育團隊建設,全員能夠科學且專業協助學生進行規劃;學生層面上,積極認識自己,探索世界,不僅能夠主動應對新高考方案背景下學業規劃等現實性問題,而且能夠發展核心素養,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年級的“三層目標”體系為:高一年級側重于自我認知、初步的專業和職業認知,建立自我與環境的大致匹配,為“選科”做準備;高二年級側重于在實踐的基礎上重新審視,完成生涯規劃的內化過程;高三年級側重于信息整合,為高考志愿做準備,為人生發展做準備。
三、健全組織管理體系,保障生涯規劃教育有效開展
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建立學校、年級、教師三個層面的有效連接是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有效開展的基礎保障。江蘇省邗江中學行政部門將積極制訂學校生涯規劃教育的制度、計劃等,成立學生發展指導中心,與各年級師生共同制訂生涯規劃教育實施策略,制定《學生生涯規劃指導手冊》《選科指導手冊》等,為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提供組織和制度保障。在專業生涯教師的基礎上組建生涯導師、學科教師、校外導師共同參與的生涯規劃團隊,加強專業化培訓,為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提供專業師資保障。
四、加強操作體系建設,推進生涯規劃教育有序進行
1.專業課程與學科課程的融合。
“精心設計的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可以提供由粗略到細致的職業世界圖景,引導學生由寬泛到具體、由淺入深地認識職業世界和自身的職業性向,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或專業領域?!苯K省邗江中學的生涯規劃課程以“發展核心素養,成為精彩的自己”為指導,從貼近學生生涯發展水平和實際需要出發,凸顯主體性、發展性和專業性。課程采用主題單元設計的原理來統籌內容,分為五個篇章共12個主題,分別為:生涯理念篇(認識生涯、探索生涯)、認識自我篇(職業性格、職業興趣、能力傾向、職業價值觀)、探索外部世界篇(我的大學、職業探索)、生涯管理篇(自主管理、我的生涯規劃書)、生涯素養篇(時間管理、幸福密碼)。與此同時,基于與學科教育相一致的“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生涯規劃教育要深入下去,就必須與學科教育相融合,建立生涯規劃課程與學科課程的鏈接,將生涯概念和目標融入各學科之中組織課堂活動。學科融合還體現在生涯規劃教師和學科教師的專業間的融合,這將重點表現在生涯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中。
2.生涯規劃教育主題實踐活動與學校大型活動的融合。
對于生涯探索階段的高中生來說,生涯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給中學生提供豐富、多元、優質的生涯體驗,讓其有機會在不同領域、不同方向的嘗試中逐漸形成自我認同,而不僅僅是確立一個目標。為了幫助學生獲得更多更深刻的生涯體驗,普通高中要積極開展生涯規劃教育主題實踐活動,比如生涯講座、生涯規劃大賽、生涯人物訪談交流會、研學等。主題實踐活動還要與學校各項活動相結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社團活動。江蘇省邗江中學學生社團采用學生自己招募、自己選擇的形式組建,采用項目式學習模式,學生針對具體問題進行主題研究,進而進入該主題的相應專業、職業領域進行體驗,既完成了主題研究“解決問題”的需要,又實現了生涯探索。
3.學校、家庭、社會資源的融合。
不可否認,家庭在高中生“選科”“志愿填報”以及未來人生規劃過程中有著絕對優勢的影響,因此提升家長的生涯規劃理念和能力,實現家校共育是普通高中生涯規劃的重要舉措。學??梢云刚埖湫吐殬I領域家長為生涯規劃指導顧問。學校還要積極建立與高校、社區、企業的聯系,善于搭建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平臺,為發展學生的生涯規劃能力提供更廣闊的資源保障。
4.全體教育與個體輔導的融合。
生涯規劃教育是為了促進高中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生涯規劃教育既是面向全體的教育,更要注重個體不同的生涯發展需求。新高考方案提出,綜合素質評價圍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自我認識與生涯規劃等六個方面進行寫實記錄。江蘇省邗江中學計劃將相關信息由原來的年級、學生兩部分記錄擴充為年級、學生、學生發展指導中心三部分記錄。學生發展指導中心負責記錄學生生涯規劃發展和變化的過程,生涯導師和生涯教師可以以此為依據,根據不同高中生的個性需要和同一個高中生不同階段產生的發展需要進行生涯指導,有效提高學生生涯規劃能力。
5.生涯規劃系統平臺與課程資源平臺的融合。
“互聯網+”和“大數據”不斷改變著我們的教育模式。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可以借助其開放性、協作性和快捷性構建生涯規劃服務平臺。其中,生涯規劃系統平臺幫助學生對自我、大學、專業的動態進行分析與探索,協助學生和教師實現決策功能;課程資源平臺整合校內外生涯規劃教育資源,對課內生涯規劃教育進行補充和提升。江蘇省邗江中學創建了十節系列微課《成為最好的自己——高中生生涯規劃》,全體師生隨時可以在線學習。
五、建立評估體系,促進生涯規劃教育正向發展
建立科學的生涯規劃評估體系,一方面要對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過程進行檢查和評估,比如建立生涯規劃教育的各項組織管理體系、各項操作體系的評價標準和規范;另一方面要把側重點放在生涯規劃教育主體的實效性評估上,關注學生高中三年乃至未來的生涯發展,通過加強生涯規劃典型案例的跟蹤研究,對學生生涯匹配度、生涯滿意度進行調研和反饋。這樣不僅可以對當下的生涯規劃教育予以指導,也體現了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所在,即關注人終身發展的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93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