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趣設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的幼時培養方式將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個人的成長。因此,幼兒園的培養方式對孩子今后的成長將擔負重要使命。本文主要以幼兒在園為基礎,探討幼兒如何養成良好進餐習慣,提出有效培養方式,為幼兒的健康發展提供幾點可供參考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進餐;習慣培養;策略
隨著社會發展,素質教育的提出,幼兒學前教育也逐漸由托兒所玩樂性質向教育方面轉變,家長對幼兒的關注也以教育和智慧開發為主。由于家長只單純追求智力成長而忽略對孩子的優秀進食習慣養成,甚至出現,幼兒在外玩耍,父母或者爺爺奶奶保姆等拿著事物跟隨孩子的腳步,趁孩子有空就喂一口的行為出現,溺愛孩子不分場合和時機。這也就導致孩子在園自理能力弱,甚至午休時不能自己脫衣穿衣,午飯不能自主進食,即使能勉強獨立進食,也會落得事物滿桌,嚴重浪費食物。不好的進食習慣不僅浪費食物,還嚴重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社交。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習慣對孩子的今后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一、幼兒養成良好進食習慣的重要性
幼兒良好進食習慣的養成,對孩子知道珍惜糧食、學會感恩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在園期間能得到老師的夸贊,引起小朋友的羨慕,對于幼兒開展良好社交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生活中,良好的進食習慣養成能解放爸媽或爺爺奶奶的雙手,減輕家長負擔,減少外界異樣眼光,周圍的夸贊對孩子的成長將會提供支持,為孩子成長為自信、陽光、樂觀開朗的性格提供助力。因此,良好的進食習慣養成對孩子、家長和幼兒園來講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下面,將著重提出幾個可供參考的幼兒良好進食習慣養成的策略。
二、改善幼兒進食習慣的策略
以情景渲染激發幼兒的食欲,培養用餐習慣。[1]在生活中培養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和好感,用食物引起孩子的食欲,這種方式有助于食物得到良好的消化。當在園進行進餐的時候,可以由老師或者幼兒進行用餐內容的講解,重點描述飯菜的種類,顏色和香氣,引誘孩子想要去進食,主動去進食的習慣。
環境的教育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境氛圍會起到無聲的作用。[2]為幼兒培養良好的進食習慣提供一個適合的氛圍。在幼兒進行集體進餐前,由老師帶領幼兒排隊進行自主洗手或者由老師輔助進行洗手。比如,在進食之前,利用教授童趣兒歌的方式進行,像“飯前洗洗手,疾病都趕走”這種朗朗上口的話語,也便于幼兒理解。也可以用獎勵的方式來進行飯前洗手的教育工作開展,比如吃飯前開展最后一個小活動,看那個小朋友的手洗的最白最干凈獎勵一朵小紅花,小紅花多了可以來老師這領取獎勵,這種方式能夠極大的增加學生對洗手這項習慣的培養。
幼兒園和家長相互溝通,雙方共同合作促進幼兒良好用餐習慣的養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幼兒今后的成長有重要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即便父母把這些當做小問題,不予理睬,甚至也從來不會當做是重點,但是,在孩子幼小的世界里,父母所作的都是正確的,都是可以被模仿被學習的,既然父母那么做都沒有任何問題,那幼兒來模仿和學習都沒有問題。比如,在幼兒園里,有一個小姑娘從來也不吃胡蘿卜,不管食堂阿姨是切絲還是切片或者做湯,或者做胡蘿卜的點心,她從來也不吃,只是單純的挑出來放在一邊。偶爾被老師當場抓到,教育她要吃掉,收盤子的時候發現吃光了還接受了表揚,事后發現,她只是把胡蘿卜藏在了口袋里。這種次數多了以后老師就跟小女孩父母聯系,后來得知,他們全家都不喜歡胡蘿卜這種食物,家里的飯桌上也從來沒有存在過。在老師和家長溝通以后,擬定了新的方案,讓家長以身作則,家里的飯桌上開始出現了胡蘿卜這種食物,家長帶頭吃,時間長了,小姑娘在園進食也開始吃胡蘿卜了。良好的進食習慣培養應當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合作下進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不挑食,才能營養均衡,健康發展。
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少食多餐,能吃多少盛多少,或者少盛點飯,不夠再添。幼兒園接受的班級有大班、小班和中班,年齡差距大,孩子接受和學習能力不同。大班的孩子一般已經能夠完全控制自己的進食習慣和用量,而小班的孩子因為年齡較小,甚至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在吃掉滿滿的一碗飯向老師邀功時,接受到老師夸贊或者表示獎勵的小紅花,就會對吃飯這件事情充滿動力。在下次盛飯時,會多盛或者吃兩碗,他們通常對飯量沒有什么看法,只覺得多吃幾碗能得到老師的夸獎。在老師“真棒”的鼓勵下,孩子逐漸飯量增加,養成自主吃飯的能力。
在進食過程中老師要對幼兒進行鼓勵教育,不能開展嚴厲或者類似訓斥的語言。即便孩子在吃飯過程中由于不注意或者碰撞灑在了飯桌上米粒,水果或者蔬菜,老師最好不要立即開展訓斥,而是對小朋友耐心溫柔,徐徐的開展鼓勵教育。比如,在進食中,由于握 不穩勺子而掉了一口飯,在孩子和老師的眼光向碰撞時,老師可以采用詢問的方式進行,對這個行為表示惋惜,然后鼓勵學生:“老師相信,下一次吃飯,某某小朋友一定可以吃的光光的,勺子拿的穩穩的,對不對!桌子上的已經臟了,咱們就不吃了好不好,把碗里的吃光光?!比玢宕猴L的教育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三、結語
綜上,良好進食習慣的養成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合力下進行。家長為孩子提供一個溫馨的家庭教育,老師在園為孩子開展鼓勵引導教學,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建蘭.小班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策略[J].甘肅教育,2017(22):122.
[2]趙景紅.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02):54-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0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