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心系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陶藝是我國傳統藝術文化之一,將陶瓷藝術應用在校本課程中,是延續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我國美術課程為實現學生藝術修養提升,達到美學教育,正在積極探索陶藝在校本課程中的應用途徑,以期將陶瓷藝術的優勢作為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方法,讓學生在校本課程學習中走進傳統文化,讓學生領悟傳統文化的魅力,增進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實現素質教育。本文從陶瓷藝術校本課程的開發,探討如何將陶瓷藝術應用到校本課程中,基于陶瓷的動手實踐,促進學生文化課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審美能力等,論述陶瓷藝術在校本課程中的優勢,促進陶瓷藝術在校本課程中的開發和應用。
一、陶瓷藝術校本課程開發的現狀
?。ㄒ唬┨沾伤囆g校本課程開發的可行性分析
現如今,陶瓷藝術在校本課程中的開發具有較強的可行性,且不談各地區藝術培訓機構的陶瓷教學,以及大學藝術專業中的陶瓷選修和必修課程,中學美術課程在編寫中依據地方文化在校本課程中的融入,也能實現陶瓷藝術校本課程開發。伴隨著我國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視,各地區都在積極將地方文化融入基礎教育中,將地方文化作為中學教學的實踐教學資源。陶瓷藝術從本質上是一種傳統文化,開發校本課程可以利用傳統文化應用途徑,結合美術教學的特點,將陶瓷鑒賞、陶瓷制作以及陶瓷文化認識等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依據,借鑒《陶藝教程》課程,遵從中學生認知發展規律以及美術教學的藝術培育要求,從簡單的創作活動開始,圍繞素質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培育目標,編寫出陶瓷教學內容融入美術教材中,為陶瓷藝術在校本課程教學中的開展提供依據。且陶瓷的原料水、泥的獲得對學生安全沒有影響,相應儀器的購買價格也比較便宜,學校提供陶瓷實驗室就能展開陶瓷教學。師資方面,陶瓷文化和陶瓷制作等在高校美術專業中屬于選修課程,美術教師本身對陶瓷也有一定了解,通過專業性的學習和訓練,可以為陶瓷教學提供保證。陶瓷校本課程開發中學校所需要承擔的經濟、教學場地、經費等阻礙較低,陶瓷藝術校本的課程開發的物質基礎和人力資源等多數中學具備。
(二)陶藝課程在校本課程中的開展與應用
陶瓷藝術校本課程開展,要按照傳統文化的應用途徑,借助地方文化和傳統文化在校本課程的應用要求,依次進行陶瓷興趣培養,主題操作、陶瓷創作及團隊協作、陶瓷鑒賞的主題教學,學生通過親手制作陶瓷,豐富學習生活,選取學生感興趣的陶瓷制作和鑒賞內容,從學生學習角度編寫教材,為陶瓷課程實施方案和實踐內容提供標準,保證陶瓷藝術校本課程的順利開發。陶瓷課程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開展,可以通過《有趣的浮雕》內容,借助浮雕的教學引入中國陶瓷藝術,直接通過浮雕教學教授學生制作陶藝,并將陶瓷教學的內容放在八年級美術課本中,與書法藝術、服飾以及水墨畫等作為美術教學內容,或是作為美術實踐課程之一,將陶瓷制作作為學生美術實踐能力培養項目,以此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并將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延續到美術教學中,利用陶瓷制作實際過程提高學生會動手和創新能力,促進文化課學習水平提升。所以,陶藝課程在校本課程中的開展與應用能得到中學教學的支持,開展和應用的優勢有效保證了陶藝課程的實施。
二、探究陶藝校本課程的應用
陶藝校本課程特點在于讓學生通過實際陶瓷的制作過程,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課程開展中基于學生對新奇事物的興趣,先從簡單有趣的課程開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按照審美教育的要求,以陶瓷審美為主線開展陶瓷教育,教學中按照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陶瓷學習和陶瓷制作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讓學生按照自身對陶瓷的鑒賞和創作欲望進行陶瓷制作,教師負責指導和評價,進而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自學能力,在團隊寫作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陶瓷的制作,提高作品效率,保證作品的質量。陶瓷教學要從傳統陶瓷文化開始,引導學生通過古今中外的各種藝術品照片和我國陶瓷精品,感受陶瓷美,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在陶瓷制作和陶瓷鑒賞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因為在美術類別中陶瓷藝術校本課程屬于視覺藝術,所以美術教學中需要讓學生通過創作作品,產生某種情感,以此感受陶藝作品, 這也是陶藝作品的藝術價值。美術教學中要促使學生在陶藝制作中融入自身的真實想法,對陶藝作品所表現出的內容和主題對學生思想和情感進行引導,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感悟心情會在作品中表達出來,在觀賞學生作品時,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內心感受?;谔沾珊蜕畹穆撓担账囆1菊n程教學要遵循學生的意愿,明確課程主題內容不局限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由學生決定作品的類型是半浮雕式還是立體式,是裝飾所用還是獨立存在,且針對學生個性的差異,應采用團體制作的形式,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進行作品創作,鼓勵學生尋找自己擅長的方向,從小件制作開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在課程教學中穿插欣賞內容,通過各種藝術作品的展示,為學生帶來靈感。教師在教學中也要總結自身的不足,為下一次授課提供經驗,選擇更加符合學生興趣的藝術作品,由學生自主查閱,不斷促進學生了解各個美術家和流派,讓學生通過欣賞,認識各種技法和美術發展歷史,從而為民族文化自豪。
三、陶瓷藝術在校本課程中的優勢
?。ㄒ唬┨沾伤囆g校本課程的開發優勢
陶瓷藝術校本課程的優勢有三點,一是傳承民族文化,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利用傳統的陶瓷文化,利用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創作潛能,在實踐中感受民族文化,切實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體驗到動手的樂趣,從而傳承民族文化,并將地方文化融入中學課程教學中,通過陶瓷文化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為提升美術綜合素養奠定基礎。二是豐富美術課程資源,陶瓷藝術在中學美術中的教學,滿足新課程對課程資源利用開發的要求,陶瓷以文化資源形式存在,其地域性和藝術特色能夠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國現存的陶瓷名作以及文物等也成為中學美術教學資源,將陶瓷藝術應用到初中美術課程資源中,不僅能實現審美與創作的教學,引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能有效從學生思想從感性轉變為理性,實現思想引導和情感教育。三是可以傳承和發展陶瓷文化,美術課程中開展陶瓷教學,學生學習陶瓷文化內容,了解陶瓷藝術形式和工藝技能,利用陶瓷的歷史和地方陶瓷發展狀況,提升學生綜合美術素養,有利于將陶瓷的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展現給學生,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促進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
?。ǘ┨沾伤囆g校本課程的應用優勢
陶瓷藝術校本課程應用優勢與陶瓷藝術校本課程開發優勢一樣,也有三點,第一,在知識和技能方面,能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種陶瓷藝術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對陶瓷水、泥以及火等原材料的介紹,提高學生對陶瓷制作原料特性的認識,在實踐中學會手捏成型以及泥板成型等操作,在各種工藝實踐中積累各項制作經驗,讓學生能依據自身的創意制作陶瓷作品。多樣化舉辦陶瓷藝術欣賞課,結合動手實踐課程促進學生切身體會陶瓷文化內涵和藝術特征。第二,針對過程和方法要求,陶瓷藝術校本課程在實際教學中,由學生充當采訪員,組織學生參觀陶瓷基地,在陶瓷觀以及藝術城等地方,從小組為單位采訪專業人員,并收集當地陶瓷文化的相關資料,通過學生與陶瓷藝人的交流,鍛煉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溝通能力,結合學生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將自己的主觀感受融入作品制作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第三,情感和價值層次上,陶瓷藝術校本課程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制作陶瓷,能切實讓學生感受到團隊精神,并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能從美術角度感受周圍生活和學習的美麗,從而在快樂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并通過陶瓷文化優化學生人文精神,提高美術綜合藝術素養,并能為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四、結語
綜上所述,陶瓷藝術在校本課程中的優勢,能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和藝術修養提升,學生在陶瓷藝術學習中能夠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優勢,在陶瓷創作中感受到喜悅,有效提高學生藝術課程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陶瓷藝術的學習興趣,所以,將傳統陶瓷文化應用在中學美術校本課程中,對美術教學質量和學生藝術修養培育有著天然的優勢。
?。ㄘ熑尉庉? 袁 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