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閱讀教學中“讀”的巧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笨梢?,“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而朗讀是小學語文閱讀中最經常的基本訓練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作為語文教師,抓好“讀”這個根本,進行有效的朗讀訓練和指導,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閱讀能力。但是語文課堂中到底應該怎樣引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呢?下面是我在閱讀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一、巧設問題,激發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會激發起學生無窮的潛能,興趣的培養又是多途徑的。老師在朗讀課文時,根據課文內容,由淺入深,巧設問題,激發學生“學”的興趣,從而達到激發“讀”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拋出教學問題時,把讀書的空間還給學生。只有學生有了充分讀書的時間和自能讀書的空間,才會對課文內容有所理解,讀的才會有所感悟。并且在充分的自讀時間里,有依可讀,讀書形式毫無拘束,學生當然興致盎然地讀啦。教學《竊讀記》一課,(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學生讀準字音,圈出生字詞,標出各個自然段,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2)細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作者竊讀的滋味是什么?哪些句子體現出來,并寫上批注。(3)精讀課文,品詞品句,體會作者的情感。反復朗讀描寫作者竊讀的快樂和懼怕的語句,畫出關鍵詞,揣摩體味,理解作者為什么這樣寫。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反復朗讀課文,意在引導學生明白作者在文中表達怎樣的情感,又是怎樣表達的。從而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悟中生情,對指導感情朗讀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情境,激發讀的情感
  課文字里都蘊藏著作者的情感,也是學生情感的發言地。學生通過想象、聯想、能夠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摯的情感,因此,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要為學生創設課文內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動起他的想象、聯想、借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歷、經驗感受來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也可以用教師的描繪情境,用圖畫展示情境,這樣學生入情入境,甚至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而讀出感情。又如執教《竊讀記》時,我聯系課文內容,根據段落的文字表達,配上合適的音樂,模擬一個書店,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一步體會當時作者那種竊讀的滋味。這樣學生朗讀的語調的高低,語音的輕重,節奏的快慢,停頓的長短,把作者竊讀的滋味的那種感情流露都恰到好處。當讀到最后一句“記?。耗銈兪浅燥堥L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此時此刻,學生完全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之中,被作者那熱愛讀書的精神陶醉了。讀著讀著,這就是學生對語言文字有敏銳感覺的表現,感情朗讀水到渠成。
  三、挖掘文本,引發讀的情感
  語文學習過程既是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的過程,更是學生情感體驗、個性張揚的過程?!伴喿x教學是學生、教師、本文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積極、主動的感受體悟,與語言對象發生共鳴,體味言語對象表達的獨特之處,才能不斷提高語感能力,才能準確引導學生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是感情朗讀的基礎。又如教《竊讀記》一課,我沒有急于給學生框定“快樂”、“懼怕”的感情范疇,而是引導學生自己體會,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廣泛地說。如:假如你是作者林海音,這時,你想做什么?你會怎樣做?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讀書的快樂和懼怕這種復雜的心情,我還出示了作者被老板斥罵和驅趕的文段及圖片給學生閱讀和觀看,接著讓學生談感受。從學生各異的答案中,我小結:書中的世界吸引著“我”,使“我”沉迷,書外得的世界又使“我”擔憂、緊張,這種快樂和懼怕交織在一起,使多么難以言表的復雜感受。那么,作者又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用我們的讀書聲讀出作者的心聲,這樣順利地把學生引入作者的心靈深處。果然,學生讀懂作者發自內心的話語,同學們大聲地讀,自由地讀,聲情并茂地讀,感情不就讀出來了嗎?學生不懂的、難以感悟的,我們就得引導。作為老師,我們要善于做學生與文本見識的“紅娘”。
  四、品析字詞,讀出心中的情感
  語文不是無情物,字詞句都是詩。作者的情感表達常常隱藏于文字深處。因此,語文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情流淌,必須牢牢抓住文中的重要詞、關鍵詞,讀讀、議議、品品,讓學生在品中感悟,從而積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如教《竊讀記》這一課,我就很注意引導學生對文中關鍵詞的理解。在引導學生讀作者讀書快樂的語句時,不是叫同學們帶著“快樂”、“開心”、“高興”的感情去讀,而是先讓學生品詞句(從那些句子看出作者的竊讀的快樂?又從那些詞體現出來?)學生會找出有關的句子,如:1、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2、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逼鋵崳业男睦飬s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他們抓住作者的動作、神態(“裝著”、“皺起”、“高興地”)等關鍵詞及她的語言去揣摩和感受課文的內涵。然后再去讀。這樣就把字詞的訓練與語感培養有效地聯系起來,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觸摸到作者靈魂深處的東西,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學生帶著這種情感體驗去讀書,能讀得不好嗎?能讀不出感情來嗎?對于語文的學習,讀得越好,就越能準確地品味文中的詞句,體會到句子或課文的思想內容并從中受到感染。當讀到滾瓜爛熟時,文章或對話的短句子、表達方法就會被學生消化和吸收,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讀出感情。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閱讀。小學生閱讀的最終目的是讓童心回歸生活,讓生活陶冶人格,讓人格升華內涵。只有在正確的引導中,才能使學生主動,才能把書讀到心坎上,才能讓學生真正享受語文的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6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