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物可降解地膜對土壤肥力及馬鈴薯產量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為探討生物可降解地膜對土壤肥力及馬鈴薯產量的影響,在試驗地,分別對馬鈴薯予以聚乙烯塑料地膜和生物可降解地膜兩種覆蓋栽培方式處理,同時,設置裸地為對照組,并于苗期、塊莖形成期、淀粉積累期和成熟期采集0~20 cm土層土樣,于成熟期測定土壤肥力和馬鈴薯產量。結果顯示,使用聚乙烯塑料地膜覆蓋的試驗地,土壤肥力及馬鈴薯產量較比裸地,明顯更優。使用可降解地膜覆蓋的試驗地,土壤肥力及馬鈴薯產量較比使用聚乙烯塑料地膜覆蓋的試驗地和裸地,明顯更優。故生物可降解地膜可顯著提高土壤肥力及馬鈴薯產量。
  關鍵詞 馬鈴薯;生物可降解地膜;馬鈴薯產量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84
  前言:地膜覆蓋可有效的減少地面蒸發,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當前,我國干旱區域針對馬鈴薯種植通常選擇傳統的聚乙烯塑料地膜覆蓋,由于散落于土壤中的地膜自然降解的時間緩慢,因此,極易導致土壤板結和土壤污染等現象出現。而使用淀粉等作為源材料的可降解生物膜,除了可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外,還能夠減少對土壤造成的污染和損害。使用生物可降解膜是農業栽培史上,一次偉大的創舉,為干旱區農業發展提供了全新的途徑和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土壤背景
  于2018年5月—2019年1月,在博羅縣園洲鎮開展實驗研究。試驗地的土層有機質厚度為0~20 cm、含量為5.48 g·kg-1,堿解氮含量19.45 mg·kg-1、有效磷含量14.96 mg·kg-1、速效鉀含量79.29 mg·kg-1。土壤的pH值為6.1。
  1.2 處理種子
  此次試驗研究選擇荷蘭15號作為此次供試的馬鈴薯品種。該品種早熟,免疫A病毒和癌腫病,抗Y病毒和卷葉病毒,適合園洲當地種植環境。擇選無病斑、品種特征良好的馬鈴薯塊莖為種薯。首先進行曬種和催芽,然后切塊,注意切刀使用75%濃度的醫用酒精消毒,避免感染,而后播種。
  1.3 設計實驗
  此次試驗研究應用的分組方式是隨機區組法,共設置三個處理,三次重復。試驗區域的面積為32 m2,區域周圍均安置保護行。各小區種植7行,株間距控制為19 cm。兩個處理方式分別為聚乙烯塑料薄膜覆蓋和生物可降解地膜覆蓋。即雙壟全膜覆蓋,壟高度是10 cm,馬鈴薯的播種方式為穴播。上述兩個處理方式分別重復進行3次。而裸地則是將馬鈴薯直接播種在15 cm土壤中,無覆蓋地膜。覆蓋時,應該同壟面貼平,膜邊緣使用土壤壓實。當馬鈴薯破土而出時,于破土處的地膜上方扎一長口,讓馬鈴薯苗高于地膜外。在馬鈴薯的整個生長期,均應該予以地膜覆蓋。且在生長期間,排除使用不同的覆蓋方式外,余下的種植、管理方式均完全一致。并分別于四個不同的時期采集0~20 cm土層土樣,于成熟期測定土壤肥力和馬鈴薯產量。馬鈴薯產量的測量,按照試驗區收獲的實際產量,擇選3次均值,得到最終的馬鈴薯產量。
  1.4 觀察指標
  測定土壤肥力的項目指標有效磷、有機質、速效鉀、堿解氮4個指標。測定方式如下:測量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借助水合熱法,借助堿解擴散法測量堿解氮、借助pH8.5的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量有效磷,借助中性醋酸銨提取—火焰光度法測量速效鉀。
  1.5 統計學處理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22.0)和Microsoft Excel 2018實現研究主體所有數據資料的計算處理,最終開展差異顯著性檢驗處理。
  2 結果
  2.1 土壤肥力
  在苗期、塊莖形成期、淀粉積累期和成熟期,使用聚乙烯塑料地膜覆蓋的試驗地土壤中的有效磷、有機質、速效鉀、堿解氮指標,較比裸地,明顯更優。使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蓋栽培方式處理的試驗地土壤中的有效磷、有機質、速效鉀、堿解氮指標,較比使用聚乙烯塑料地膜覆蓋栽培方式處理的試驗地土壤,效果均更顯著。詳見表1。
  2.2 馬鈴薯產量
  在成熟期,使用聚乙烯塑料地膜覆蓋栽培方式處理的馬鈴薯產量,同裸地比較,明顯更優。使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蓋栽培方式處理的馬鈴薯產量,同使用聚乙烯塑料地膜覆蓋栽培方式處理比較,顯然更高。詳見表2。
  3 討論
  地膜堵蓋是一種借助人工的手段達到改變農作物生長環境的栽培方式,選擇切實有效、科學合理的地膜覆蓋栽培方式,可顯著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墑能力,提升地力、改善肥料利用效率,最終實現作物增產,提高經濟效益的宗旨。
  在本試驗研究中,試驗地園洲鎮臨近沙河,冬季溫度較低,但水資源較充足,從結果的數據看,較高的生長溫度,對于馬鈴薯的產量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聚乙烯塑料地膜是目前我縣在馬鈴薯種植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覆蓋材料,該地膜具備良好的透光性,和不透氣性特征,能顯著促進土壤溫度的提升。較之裸地種植,馬鈴薯畝產增加21.9%。
  生物降解地膜在保持普通地膜保墑能力的基礎上,改良了其不透氣的特性。較好的透氣性,使水分不容易過量聚集在土層,從而導致馬鈴薯病變減產。園洲鎮馬鈴薯收獲季節在3月-4月,恰是當地雨季,透氣性的改良大大緩解了馬鈴薯在該環節的減產情況。所以較之聚乙烯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增產效果更顯著,比例高達34.8%。此外,生物降解地膜最重要的功效是,其地膜材料可無污染地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效解決土壤和環境污染問題。
  4 結論
  筆者通過實驗研究證實,聚乙烯塑料地膜作為當地使用最普遍的地膜,能顯著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墑能力,有效提高馬鈴薯的產量。而生物可降解地膜,其生產原料綠色環保,在對環境友好的同時,比聚乙烯塑料地膜更能顯著提高馬鈴薯的產量。
  參考文獻:
  [1] 段義忠,張雄.生物可降解地膜對土壤肥力及馬鈴薯產量的影響[J].作物研究,2018,31(1):23-27.
  [2] 王建武,張雄,段義忠.生物可降解地膜對馬鈴薯生長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6, 32(24):97-102.
  [3] 金良,李明聰,馮順,等.六種生物降解地膜對馬鈴薯生育期及產量的影響初探[J].南方農業, 2018, 13(1):10-12.
  (責任編輯:趙中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69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