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之嘗試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閱讀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實踐證明:但凡語文素養較高的人,都是得益于課外閱讀。2011版課程標準在課外閱讀的實施建議中提出: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梢婇_展各類讀書活動,在讀書活動中對課外閱讀進行指導是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一種很好方法。在此,我想結合我在二年級對的語文教學中“如何促進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談談自己的一些嘗試。
一、精選書籍
書籍是閱讀的載體,豐富多彩的書籍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但學生缺乏辨識能力差,在加上家長的教育輔導能力也參差不齊的,所以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為他們挑選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在開學和放假之時,我都會向學生推薦圖文并茂的課外閱讀書籍,家長自行自愿為孩子購買。結合二年級的語文教學,我為孩子們推薦的讀物以注音童書和繪本為主,其中輔助少數的科普、歷史書籍,如《猜猜我有多愛你》、《淘氣的馬小跳》、《安徒生童話》、《寓言故事》、《人鴉》等。每個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書籍進行閱讀,其中每個學生閱讀的書籍每學期不少于10本。
二、巧設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挥挟攲W生的閱讀興趣調動起來,才能主動閱讀,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教學中,我用了一些特殊的方式,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首先,巧置環境浸潤心靈。開學之初,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確定了班級課外閱讀口號:我是小書蟲。和孩子們一起布置了教室,在教室的墻上,醒目地貼著我們閱讀的口號;在教室的墻上,一張閱讀記錄表記錄著孩子們閱讀的足跡。其次,巧講故事誘發興趣,愛聽故事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二年級上期我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的時間里,我會給孩子們分享繪本故事,關鍵時刻戛然而止,引發孩子探索故事情節的欲望。經過一學期的準備,孩子們已經能照瓢畫模子了,于是,我把主動權讓給學生,提前布置,每節語文課前的三分鐘安排一個學生把自己的書籍帶到課堂,學著老師的樣子分享一個片段,同樣關鍵時刻關鍵時刻戛然而止,引發孩子探索故事情節的欲望。靜聽花開,經過一年的訓練,從三年級課外閱讀記錄家長的評價來看,在家里70%的孩子能自覺閱讀。
三、推動“親子閱讀”
在學校,學生大部分時間集中是課內閱讀,而且加上孩子年齡小,課外閱讀不可能自覺地進行。因此親子閱讀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并監督學生閱讀的良好途徑。在接手二年級的語文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家長會的時間給家長傳達親子共讀的理念,讓家長認識到親子共讀的重要性、緊迫性,讓家長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與孩子一起親子共讀。在家長愿意付出時間后,要教給他們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親子共同閱讀,分角色朗讀,你讀我講,積分閱讀……這樣他們就會越來越感受到親子共讀的魅力。為了讓親子閱讀更加的有效和高效,我精心設計了班級課外閱讀記錄表和署寒假課外閱讀記錄表,親子共同填寫,家長評價,教師評價,組合成了一份充滿愛心的閱讀成長足跡表。從閱讀記錄表來看,孩子們的閱讀一次比一次進步,同時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家長,對于這些優秀的幕后英雄,我通過校訊通每周書面表揚一次。
四、分享讀書
分享,碰撞思想的火花。每個周我堅持一次讀書分享,并評選出“最佳推手”,孩子小怎么分享,我主要三個方面入手:1.老師讀片段,激發學生去讀這本書。2.讓孩子們分享自己讀好書過程中發生的有趣的故事。3.分享其中精彩的片段和情節。提前一周布置,需要好書分享的孩子和家長一起精心準備。秦瑞雪深情并茂分享的故事《小豬》,我似乎看到了她和媽媽辛勤的付出和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的畫面,牟慧琳因感冒,分享神話故事《牛郎織女》時斷斷續續,她哭了,我似乎看到了她不自己表現的不滿意……一次一次的分享,孩子們聽得一次比一次進步,準備一次比一次充分和用心。
五、評選“明星”。
通過評比鼓勵學生長期進行課外閱讀,保證了課外閱讀可持續性。“我是閱讀小明星”在我的班級里可是一個很光榮的稱號。二年級開學期初,我與學生一起商定出金、銀、銅獎的評比條件,張貼在教室內最醒目處,學生日日對照,步步跟進,向金、銀、銅獎發起沖刺。在本活動中把監督、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和家長,先由孩子在課外閱讀記錄表上自評,家長評價,然后上交到老師,老師運用抽查抽問的方式給學生打星星評價,最后評出獎項。此項激發了多元的評價體系,學生、家長、老師都參與其中,形成一個環形的評價系統,形成了長期有效的課外閱讀督促機制。
課外閱讀的指導漫漫而修遠兮,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把課外閱讀指導落到實處,讓課外閱讀在活動中放飛精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