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新嘗試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了提高中學生語文閱讀速度與閱讀技能,我校嘗試進行了中學生同一時間段多篇文章放到一起開展閱讀教學的研究,并舉行了中學生多篇文章閱讀教學研討活動,試圖在有效時間內增加學生閱讀量,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改變傳統單一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
【關鍵詞】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新嘗試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3-015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3.074
A New Attempt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XU Hai-qian
(Li Wang Middle School in Haiyuan County, Ningxia Haiyuan 755299,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hinese reading speed and reading skill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ur school has tried to carry out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by putting together many articl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and has also held a seminar o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many articl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an attempt to increase students’ reading volume in an effective time,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better, an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single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mode.
【Key words】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New attempt
教育唯有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節奏。目前,我們的語文課程框架已經到了必須拉大的時候了。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培養閱讀能力曾有這樣的闡述: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單篇文章閱讀教學不利于學生全面了解作者的語言風格和所處的時代背景,而“多篇文章閱讀”就是要變單篇的課文教學為同一時間內關注多篇文章閱讀模式的培養,多篇文章閱讀教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可以更全面地幫助學生了解認識人物,教師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 有結構地讓多篇文章有機組合起來
幾十年過去了,盡管我們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我們的“課文教學”不能否認還是以識記為主,缺少理解,缺少質疑和發現。我們在課文教學的課堂中,即使有問題,問題大部分是老師的問題,即使有發現,發現大部分是老師的發現。這不僅是我們的教學操作出了問題,也是由于單篇文章自身的局限。多篇文章閱讀教學,是教師在同一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同一作者的相關文章,或者是同一主題的不同作者的相關文章。因為不同作者在面對同一景物時,因其欣賞角度、個人好惡的不同,其眼中的美景也千差萬別。國色天香的牡丹,有人認為“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毕矏圪澝乐橐缬谘员?而有人卻說“牡丹花好空入目,”對牡丹的華而不實頗有微詞。其實,就是同一作者面對同一事物,其前后態度也可能有所變化。這既體現了作者的思想境界,也展現了作者的寫作水平。比如納諫這件事,《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巧妙設喻,委婉規勸是一種勸諫藝術;《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開門見山、直言相勸也是一種勸諫藝術,兩者異曲同工、殊途同歸,都達到了預期效果。同樣,《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王虛心接受、善于納諫是一種態度,而《召公諫厲王止謗》中厲王剛愎自用、一意孤行也是一種態度。通過上面的比較,學生很容易明白:勸告別人既要注意語言技巧,又要看清勸說對象;同時,對待別人的善意規勸,應以虛懷若谷的胸襟坦然接受,這對自己大有好處。
2 課內課外閱讀相結合
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十分重視課外閱讀,語文新課程標準第10條明確指出了課外閱讀的具體要求:“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奔葟娬{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又規定了量化指標。在這一方面,《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列出的課外閱讀的建議篇目很值得各位老師參考。此外,教師還應及時介紹當下的優秀作品,并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精選更具指導意義的書目。教師應當以所學課文為軸心,向四周輻射,開出相關的書目,形成一個閱讀網。比如學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可以推薦學生課外閱讀他的其他詩詞,《走下神壇的毛澤東》《紅星照耀中國》等毛澤東的傳記。新課程中學生學習語文的天地更廣闊,知識延伸更深遠。所以,學習語文不能僅限于課本,而應將視野投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在學習文學作品后觀看影視作品,學生通過比較很容易鑒別出其優劣。哪個演員選得好,哪個場景設置還稍有問題,學生比較后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比如學習《智取生辰綱》后可組織學生觀看《水滸》中相應片段;學習《荒島余生》后可組織學生觀看《魯濱遜漂流記》這部電影。教師要盡可能地選取多種類型的文本,包括豐富學生文學體驗的文學類文本,也包括為獲取和使用信息的實用性文本。
3 要有明確的閱讀策略指導,培養學生思考性閱讀
閱讀策略指的是為了達某些閱讀目標,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計劃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例如重讀、比較、視覺化、聯結、統整等,[1]多篇文章按一定線索放在一起的意圖一定要明顯,有的是要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有的是要強化學生某一種認識,有的是要豐富學生的多元理解,有的是要學生領會讀某類文本的方法……[2]面對同一種情感,人們的認知水平也可能不盡相同。同一文體,因寫作目的、閱讀對象的不同,其文章的表現形式也會有所差異。同是離別,王勃吟出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名句,表現了他曠達的胸懷,而柳永則抒寫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這纏綿悱惻的情感。人的性格是復雜多變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來的性格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將此類文章比較,可使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認識人物。在學習《唐雎不辱使命》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不畏強暴、大義凜然的唐雎,而在《唐雎說信陵君》一文中,我們又認識了唐雎的深明大義、循循善誘。兩則材料的比照,有助于我們全面認識這個人物。因此,教師對文章要“精挑細選”, “精挑細選”的意義在于,學生在有限的閱讀中經歷、體驗了較高水平的思考性閱讀。[3]
4 選擇同一作者多篇文章進行比較閱讀
俗語說:“有比較才有鑒別?!庇心康牡谋容^閱讀不失為一種有創意的閱讀方式。任何一位作者,其詩文可能會形成一定的風格,但這并不意味著他的作品會一成不變地呈現某一種狀態。事實上,一個人的風格可能會因情感、境遇等諸多因素而變化。進行此項設計有助于學生全面了解作者,進而深刻理解其詩作內涵。如在講授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時,我曾將《游山西村》、《釵頭鳳》和《卜算子·詠梅》補充進來。通過比較,同學們很容易發現愛國詩人陸游除了金戈鐵馬的戰場生活以外,還有著恬淡閑適的田園生活、細膩凄婉的愛情生活以及報國無門的無奈和哀怨。再如杜甫的《望岳》、《春望》和《石壕吏》,這三首詩反映了作者三個人生階段的三種思想感觸,也可將其比較欣賞。
總之,“多篇文章閱讀”,意味著你也不能按部就班地“從字詞的學習開始,經由句式、篇章結構、內容探討進行教學”,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不可能步步扎實……[4]我們相信只要細心思考、用心摸索,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閱讀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景榮.多文本閱讀教學方法應用研究[J].速讀(中旬),2018.04.
[2]李建軍.小學語文教學探索的幾種動向[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03.
[3]魏剛.“群文閱讀”中的多文本選擇[J].中國校外教育,2013.12.
[4]劉光輝.自在飛花輕似夢,絲絲縷縷入人心——群文閱讀,語文教學新天地[J].南風,2016.05.
[5]羅東升.把準“群文閱讀”選材關的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907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