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體育教師輪換制教學模式的初步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有效教學實踐以及相關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開始意識到體育課堂教學不再是可以預測和靜止的,意識到每堂好課具有不可重復性,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人們對統一、普遍的體育教學模式逐漸產生懷疑,教師也意識到體育教學應從靜止的教學模式轉向流動的教學實踐。這樣,人們就開始關注和討論“教學設計”。有效教學便開始朝著建構轉向個性化的、情境化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的方向發展。本文以研究與解決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為重要問題出發點,初步探討體育教師輪換制教學理論模式。
  
  1、體育教師輪換制教學模式的概述
  體育教師輪換制教學模式的概念是將體育教師上課時間順序嚴格進行安排,即同一個教學班的同一門課程,分別由幾位教師或按課時或按章節內容,實行分階段的輪流上課方式。它是從培養學生提高教師方向出發,以教學模式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的心理特征為角度,打破以往固定死板的授課模式,兼顧多種教學模式,形成多元穩定動態變化的輪換制。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運動興趣實現“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是本教學模式的第一要義。提高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實現教師靈活掌握應用多種教學模式是本教學模式實現的基礎。培養學生和提高教師此兩者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學生的能力不斷提高這就迫使教師的授課能力要不斷進步,教師能力的提高就會反過來培養更加優秀的學生。
  2、體育教師輪換制教學模式構建的理論依據
  輪換制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是行為主義心理學,行為主義理論又稱刺激——反應(S—R)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創造而生。他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后天習得的,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加以控制,只要確定了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關系,就可以通過控制環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為,后來又經過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等使行為主義理論發展到今天。此理論目前是當今學習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心智發展不全,內部動力不足,容易被外界環境所干預,所以非常適用行為主義理論來進行教學[1]。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基礎階段的孩子思維是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刺激——反應”,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叫做強化,通過環境的改變和對行為的強化,任何行為都能被創造、設計、塑造和改變。在輪換制教學模式中,通過輪換教師,按等級增加教師授課內容興趣和難度,以及不同教師給予學生理想的行為表彰和鼓勵,增加同學們上課積極性,更多的去強化正確“反應”,消退錯誤的“反應”,這樣可以取得教學預期效果。
  3、體育教師輪換制教學模式構建思想
  輪換制教學模式的構建思想主要有目的性思想、順序性思想、主體性思想、主動性思想、多種教學模式相互補充思想、實踐性與創新性結合思想以及科學性與教育性的思想。
  4、體育教師輪換制教學模式構建的目標
  教學模式是為了達到特定的教學目標而建立的[2],輪換制教學模式目標是為了解決當下現實問題所構建的,重點分為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學生運動參與目標,輪換制教學模式通過輪換不同的教師,讓教師們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授課,使原本單一枯燥的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以此為刺激點,使初中同學逐漸關注教師喜歡教師,進而產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從基礎教育中搞好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運動,只有學生興趣提高了,身體素質才能提高,逐漸到達“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目標。
  二是平衡教師差異,提高教師能力目標,每一個體育教師對每一項體育運動理解不同,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同一運動項目不同老師給學生上課教授的側重點和關注點也不同,教師本身差異可能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但是通過輪換制教學模式可以平衡教師之間的差異,并把教師的能力發揮最大化,實現“1+1>2”的教學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備課統一進度互相學習提高自身能力。
  5、體育教師輪換制教學模式操作程序
  整個教學階段從低級到高級分為三個階段,了解認識階段,復習鞏固階段,強化提高階段。教學步驟是由準備部分、檢查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四部分組成。準備部分主要是教師集合整隊宣讀本課內容帶領同學熱身。檢查部分是除了第一節課以外每節課必有的部分,主要是幫助輪換來的教師檢查學生上節課掌握情況以及分析教學進度,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這個部分要求教師要有過硬的教學能力,同時檢查部分也是對學生學習階段的檢測,能夠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同時也作為教學評價中的關鍵部分。基本部分是教學的核心過程,教師要通過自己能力把控課堂,應用專業能力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同時也要牢牢把握學生的注意力。結束部分是教師集合整隊進行放松最后指點評價的過程。教學方法主要有以語言傳遞為主的: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演示法、參觀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練習法、實驗法、實習法、實踐活動法,以探究互動為主的:探究法、發現法,以情感陶冶為主的:欣賞法、情景教學法。不同的教學階段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了解認識階段應用講解法和動作示范法,復習鞏固階段應用動作示范法和練習法,強化提高階段應用練習法。不同的教師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非專項教師適合應用講解法和動作示范法,專項教師適合動作示范、練習法和程序教學法。
  6、體育教師輪換制教學模式的評價
  輪換制教學模式的評價是指此教學模式所特有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評價方法和標準。根據評價對象主要分為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又分為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又分為學校對教師的評價和教師自我評價。
  參考文獻:
  [1]張夢柔.行為主義在小學教育中的應用探索[J].才智,2015(28):30-31+33.
  [2]毛振明.體育教學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4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