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商務交際中的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跨文化商務交際是人與人之間交際的一種特殊存在,而它的特殊性則表現出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風俗習慣中所使用的語言和非語言因素之間的差異,因此,在我們進行實際的跨文化商務交際活動中,應當盡量避免文化差異所帶來的不利因素,合理運用語言和非語言因素。因此,本文針對這兩種因素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商務交際;語言交際;非語言交際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的交流也變得日益頻繁,這時,跨文化商務交際就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而在交際的過程中,語言和非語言成為了人們表達思想的重要手段,語言中的詞匯能夠使人們表達清楚其思想中的含義,反應現階段的問題和所需,而非語言則能夠傳達語言所表現不出的情感。所以,對語言和非語言的正確使用關系到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否順利進行。
一、跨文化商務交際中的語言因素
作為人們表達思想情感和生活所需的重要手段,語言與人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其中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我們使用的詞匯所包含的意思可以分為兩類:一層是它的字面意思,另一層是它的深層含義。在不同的國家由于宗教信仰,地理環境以及風俗習慣的不同,同一詞匯所表達的意思也會大不相同,而大多數人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它的字面意思而忽略其深層含義。
針對詞匯的字面意思和深層含義來說,主要包含三種情況:
第一,詞匯的字面意思和深層含義是相同的。在學習不同國家語言文化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不同文化之間有一定的相似性,有時人們對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是相似的,比如在英漢兩種文化中,鴿子(dove)都是和平的象征,狐貍(fox)都是寓意著狡猾的意思。
第二,詞匯的字面意思相同而深層含義不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會使得同一詞匯有不同的內涵,有的甚至還可能產生相反的理解。比如在大多數說英語的國家,經常用狗來形容一個人很懦弱膽小,像“yellow dog”這種詞匯;而在中國,狗卻被視為忠誠的象征,當代人甚至把狗當做是能夠陪伴自己的朋友。
第三,詞匯的字面意思和深層含義都不相同。不同語言文化中同一詞匯不僅字面意義不同,它的深層含義也不同。比如在中國,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也是皇室的象征,予有吉祥之意;而在英語當中,龍只是神話世界中一種會噴火的怪物,其所表達的深層含義是兇猛,兩者在字面意思和深層含義上都是不同的。
二、跨文化商務交際中的非語言因素
在跨文化商務交際中,人們除了使用語言手段進行交際,還會使用除了語言之外的一些因素進行交際,我們統稱為非語言因素。在交際過程中,人們往往通過自己的體態、身體距離、手勢等非語言因素來對自己表達的內容進行強調和補充。但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忽視非語言因素,因此對跨文化商務交際中的非語言知之甚少,從而使交際無法順利進行。
?。ㄒ唬┲w語言
肢體語言也稱體態語言,它是指人們在實際的交際過程中運用自身身體的部位進行相應的動作來表達某種意義的無聲行為。人們常常用面部表情、頭部動作等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內心想法,比如人們一邊說“我不去”一邊用力地搖頭或擺手就是在強調自己不去的決心。因此,肢體語言在非語言跨文化商務交際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它簡便、迅捷、直觀,在現實生活中的使用及其廣泛,有的人甚至把它當做是整個非語言行為的基礎。
?。ǘ┥眢w接觸與身體距離
身體接觸是指借助身體與身體之間的接觸來傳遞或者表達某種信息的一種交際行為,它是在非語言交際中使用最多的。因為身體接觸是最敏感的,因此也非常容易就會產生敏感的反應,但是,身體接觸這一非語言交際行為在英漢兩種文化當中的差異還是很大的,比如在美國,人們見面都會擁抱,以示友好;但在中國,是比較忌諱這種行為的,尤其是在異性之間。所以我們在實際的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內容。
不同國家的人會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習慣而對跨文化商務交際中身體距離的保持會有不同的見解。比如說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民族習慣認為站的近些表示友好。英國人按照英國的習慣會往后退,因為他們認為保持適當的距離才合適。而在美國進行社交或公務談話時,有四種距離表示四種不同的情況:親密關系(身體的距離從直接接觸到相距約45厘米),私人交往(一般相距45—80厘米),一般社交(交談雙方相距1米—3米),公共場合(大于3米甚至更遠)。
?。ㄈ┦謩菡Z的文化對比
手是人們經常用來表達情感的器官之一,而手勢語也被人們稱為特殊的語言。因為手勢能夠直接了當的傳遞信息。但是,由于各個國家、地區的地理位置、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差異,使得手勢語在不同地區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比如食指指著太陽穴轉這個手勢在美國表示“腦子有毛病或者發瘋”,但是在中國卻表示“用腦子想一想”; 再者說OK的手勢在美國所表達的意思是“everything is OK”,但是在巴西、德國、拉丁美洲等地是表示粗俗下流。隨著貿易經濟的長期往來,各個地區的合作交流也逐漸增多,以至于現階段已經有很多手勢語被賦予相同的含義,比如:豎起大拇指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是予以表揚的含義。因此,在進行跨文化商務交際前就要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并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失誤,最后影響整個商務活動。
結語
跨文化商務交際中語言和非語言因素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溝通交流的鑰匙。在進行跨文化商務交際中,不免會出現同時使用語言和非語言因素的情況。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世界范圍內的溝通和交流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商務活動需要語言和非語言因素作為橋梁,來進一步實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與人之間更深層次的交流。在跨文化商務交際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因為對文化、地理和風俗習慣的認知和理解的差異,造成對說話人所表達內容的理解錯誤,這會給跨文化商務交際造成影響,甚至會形成商務活動中的障礙和尷尬。所以,為了避免和減少這些錯誤的出現,我們應多實踐,多了解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的語言和非語言因素,探索出避免跨文化商務交際中出現錯誤的方法,推動跨文化商務交際活動更加順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婭.跨文化商務交際中的語言和非語言因素[J].黑龍江科學,2014(5).
[2]高發群.跨文化商務交際中的語言和非語言因素[J].商場現代化,2013,26(27).
[3]莊恩平.跨文化商務溝通教程閱讀與案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
[4]石定樂,彭春萍.商務跨文化交際[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