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思想的滲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向學生傳授西方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教師應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討論。
關鍵詞:初中英語;跨文化交際;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1-0093
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目的語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的能力。掌握目的語的語音、詞匯、語法等,即該語言的結構規則,是進行交際的前提,掌握了這種語言的結構規則,有助于說一口流利、正確的外語。而熟悉有關文化知識,掌握這種語言的使用規則,有助于得體地使用這種語言。因此,學習和運用外語必須了解與這種語言有密切關系的文化,即必須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一、滲透跨文化交際思想的必要性
1. 課程標準的要求
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實現跨文化交際。因此,要讓學生了解漢語與英語之間的文化差異,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將不同的文化思維方式引入到課堂中,培養學生開放寬容、積極靈活的思想。
2011 年版《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依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拓展社會和文化背景知識的內容與范圍。在學習英語的起步階段,應讓學生對中外文化背景的差異有粗略了解,在教學中設計的外國社會與文化背景知識應該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并能夠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當他們進入到較高階段的英語學習時,則要通過延展學生接觸外國文化的范圍,幫助他們進一步拓展視野,使其提高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最后實現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目的。
2. 教學現狀的要求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輕視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安排大量時間在“聽”“說”“讀”“寫”四大技能方面,而忽視跨文化交際思想的滲透、學習和意識的培養?!队⒄Z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的保證。”由此可見,跨文化交際思想是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部分。筆者認為,讓學生了解一些英語背景文化知識就是滲透跨文化交際思想的想法是片面的,因此,初中英語教學根本不需要談跨文化交際思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跨文化交際思想的滲透,從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二、滲透跨文化交際思想的策略
1. 營造良好的跨文化氛圍
在營造氛圍上我們的初中英語教學處于一個參差不齊的狀態,這當中需要教師的力量,也需要學校的支持,同時還要有學生的水平。通過調研來看,一般在大城市,英語教學在營造氛圍上相對而言做得比較好,因為這需要學校不斷投入。目前各省會城市的中學為了營造良好的跨文化交際氛圍,會抓住機會與國外初中展開交流,每年暑假還會組織學生訪學,與國外同年齡的學生交朋友,這樣,跨文化的交際氛圍自然慢慢形成,同時也培養了一批有強烈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初中生,他們就像種子,把這種跨文化交際思想帶到班級課堂。這種跨文化的交流效果比較明顯。但是對于一般的縣級城市而言,沒有如此好的條件,就只能靠教師的引導,那這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因此在營造氛圍方面,各學校的情況不一樣。但是無論如何,我們依然強調要往這個方面去努力,因此只要沉浸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真正感同身受。
2. 借助教材中的具體內容向學生傳授西方文化知識
從開設英語學科以來,英語教材進行了多次改版,對當前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大幅度改進,而且經過層層篩選和認證,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前以英語教材為基礎對跨文化知識方面的內容進行充分備課,向學生傳授相關跨文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使學生逐漸養成獨特的英語思維習慣。在當前的英語教材中,實質上也包含著許多西方文化,教師要想更好地將跨文化交際滲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可以充分地利用教材這一工具,對于教材中所包含的西方文化知識進行挖掘,并且將其融入到英語知識點的講解中,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考試所需的知識,還能更好地接觸到西方文化,為其進行跨文化交際奠定良好的基礎。
3. 適時挖掘詞匯的文化內涵。
習語、諺語是語言學習中最能體現文化差異的部分,也是最有意思的語言學習內容。比如,在講解到習語“rain cats and dogs”時,學生剛接觸到這個習語時,充滿了新奇與疑惑:莫非在英美等國下大雨的時候是下貓下狗的嗎?其實不然,這一習語其實來源于北歐神話。古代英倫大陸曾被斯堪的納維亞人(Norsemen)統治,斯堪的納維亞人的主神是奧丁 (Odin),狗(dog)和狼(wolf)象征“風”,貓(cat)象征“雨”,所以cats and dogs 就象征“狂風暴雨”。因而,這一習語的遺留充分體現了斯堪的納維亞人在英國統治時期對于英國文化的影響。有了這樣的背景介紹,學生一定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看似荒唐的習語,同時加深對于英國歷史和文化的了解。
語言本身不是空洞的抽象符號,而是說話者意圖的載體,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初中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語言知識,但是缺乏對目的語文化的了解。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教學實踐,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 翟麗娟.初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4(9).
[2] 于 玲.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6(1).
?。ㄗ髡邌挝唬航魇≮M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中學 341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