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課堂的高職《外貿會計》教學模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分析《外貿會計》傳統教學模式和智慧課堂模式不同的不同特點,闡述了構建線上線下的《外貿會計》智慧課堂,包括建設智慧教室、建設線上教學資源云平臺、線上線下考核評價方式、實現移動教學四個關鍵因素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智慧課堂;外貿會計;教學模式
一、智慧課堂的發展歷程及意義
隨著網絡教學模式的興起,信息技術與高校教學相互融合,從2013年開始,國內眾多教育機構紛紛開辦在線網絡教育平臺,成立了“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中國高水平大學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學堂在線”、“網易云課堂”等,智慧課堂成為信息化教學的熱點問題。網絡平臺課程的迅速發展,一方面對教育教學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模式,另一方面,無形之中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了挑戰。智慧課堂的核心在于用網絡技術顛覆了課堂教學,打造智能、3D的課堂。智慧課堂具有開放性、共享性、碎片性、靈活性、實時性、互動性、實用性等特點,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因此,利用線上線下互動將傳統教育和智慧課題融合改進學習行為,變革傳統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智慧課堂模式VS傳統教學模式
《外貿會計》在我校開設歷經中專和高職階段,經過近幾年的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工作,對于《外貿會計》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也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創新,發現智慧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以下幾個不同的特點。
1、受眾不同。目前我校外貿會計的智慧教育是云課堂和慕課,智慧課堂是作為線上教學,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任何需要學習的人都可以搜索觀看,所謂“一機在手,教師我有”,它是一對一的教學。傳統教學相當于線下教學,一般是在一個固定教室里,老師對著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學生講課,它是一對n的教學。
2、課時不同。外貿會計的智慧課堂上,每個教學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分鐘以內,具有碎片性、靈活性、實時性,象“微課堂”,主要講解重點和難點,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利用閑暇等零碎的時間來進行個性化的學習,真正做到了隨時隨地學習。而傳統的教學課堂每節課的時間為45分鐘,時間長而固定化,課堂容量相對較大。
3、時空不同。由于網絡在線無孔不入,智慧課堂拓寬了學習方式的時空界限,給學生提供了便捷的學習方式和廣闊的自主權,實現了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梢允沟脤W習者大規模參與,已經上線的外貿會計安徽省“慕課”平臺不限制注冊人數,有些公共課注冊用戶數達到幾萬,各地的學員可以自由參與到自己需要的課程活動中,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時空封閉化的固定模式。
4、互動不同。外貿會計的智慧課堂上,老師作為引導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課件進行學習,學習具有主動性,且可以在線和老師進行各種互動,包括提問、討論等。而傳統的教學狀態中,教師主動地教,學生被動地聽,這種填鴨子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自主能動性、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很難與學生進行溝通,教學效率低下。
5、考核方式不同。外貿會計的智慧課堂,不管是慕課還是云課堂,都可以實時通過搶答、討論、投票、頭腦風暴、作業、小測驗、考試等多種方式作為加權考核成績的方式,教師可以在線評分。傳統的外貿會計課程教學模式采取平時測評(40%)與期末考試(60%)相結合方式考核,平時成績采用上課點名、提問、課后作業的方式作為考核依據,期末考試實行閉卷考試。但是這個成績的產生往往不能準確得反映學生真正的學習情況。
三、構建線上線下的《外貿會計》智慧課堂
1、依托學校資源,建設智慧教室
利用學?,F有資源,用移動互聯網的全覆蓋、云計算和智能終端等新科技來構建個性化的智能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智慧能力全面發展的新型課堂。運用物聯網技術、傳感器、射頻識別等技術手段,建設具備學生考勤智能化、課堂氛圍調節智能化、教學設備智能化的智慧教室。目前,我校改造了傳統教室的硬件環境,創建了軟件環境,課桌不再是單一的等間距的擺放,采用多種方式比如圓形,方形、面對面等擺放,方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打造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教室。教師可以通過手中的移動終端設備(手機、PAD)實現書寫并向教室內大屏幕投射,教師授課的PPT不僅可以用來展示,還可以進行任意的手寫、劃線、演繹等,傳統的教室將會變成數字化的電影院。
2、組織師資力量,建設線上教學資源云平臺
構建智慧課堂的重點是建設教學資源云平臺。其目的是讓基于智慧課堂的教學模型在運行過程中更加科學化和智能化。平臺上的《外貿會計》網絡課程都要進行精心制作,比如慕課里不但有授課計劃、教案、PPT、課程標準等基礎教學資料,還有課外知識延伸、在線練習作業自測等。《外貿會計》課程的智慧課堂云平臺里面帶有動態數據分析,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跟蹤分析,利用信息化的結果,教師可以針對性地對不同的學生進行量身定做教學方案;其次,教室還能利用這些學習動態數據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實時調整教學方法,解決出現的問題,從而使教學效果更加良性化發展。
3、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考核評價方式采取“線上線下,多元結合”
開展啟發式、實踐式、參與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鼓勵《外貿會計》的專職教師把最新的會計準則和稅法以及外貿企業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思維。運用大數據技術,掌握不同學生學習需求和規律,全天候開放會計實訓室、圖書閱覽室、自修室等場所,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改革考試的內容和方式,線上考核和線下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結合,注重考查學生實踐動手的能力,探索外貿會計技能考核。采用線上投票等方式收集學生的評價,通過量化分析,融合多方意見,盡量做到教學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
4、配備移動終端設備,實現移動教學
有條件的學校給智慧課堂上的老師配備一個移動終端設備,比如安裝學習app的平板,這個app綜合體現了教學資源云平臺和學習動態數據分析信息化平臺。教師也改變傳統板書方式,通過手中移動終端設備實現無粉化書寫并投屏到大屏幕。學生利用手機實現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實現移動化學習。
總之,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利用軟件硬件和數字化云平臺等網絡技術,從根本上實現教學手段的創新、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學習環境的變革,傳統課堂轉為智慧課堂,實現《外貿會計》線上和線下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劉士芳等,基于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高職院校智慧課堂構建研究[J].《中國市場》.2016(51)
[2]方瑛 ,安徽省高職本科發展的動因和對策分析[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17(1)
項目: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項目階段性成果:《基于智慧課堂的高職線上和線下教學模式研究——以《外貿會計》為例》(2017xm10);安徽省《外貿會計》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示范項目(2016mooc088)。
作者簡介:方瑛,女,漢族,籍貫:安徽樅陽縣,生于:1971-10-26,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財會金融學院,副教授,碩士學歷,研究方向:成本價值和財務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