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初中英語教學以課堂為載體進行實施,課堂教學是初中階段學生獲取英語信息、形成語感和培養興趣的重要途徑。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促進英語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時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并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從教者應該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本著“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的原則進行因材施教,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改善初中英語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3-0023
初中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不集中,實施英語課堂教學很難達到較好的效果,同時學生常常將英語與漢語相混淆。在這種情況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更加重要。如何激發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關注英語,關注教師,是新課改向我們提出的問題。
一、通過觀看視頻或欣賞歌曲,引導學生感知話題情境
通過觀看商店買賣場景的視頻,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并在輕松的氛圍下初步認識本課的情境。再由師生和生生的問答復習衣物的單詞并補全它們的價格表,操練主句型:“How much is the...? It’s ... Yuan.How much are the ...? They’re ...Yuan.”通過這樣以舊帶新的方式引導學生感悟“昂貴”,為后面的“sale”做好對比鋪墊。緊接著呈現課文圖片,由視頻中的“shop”過渡到課文中的“shop”,做到了語境前后的連貫和情境的無縫鏈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設置層次作業,逐步擊破重難點。這些做法都符合《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去感悟,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學習情緒。
二、制訂個性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通過分析學情與教學要求所制定的教學任務,也是初中生通過英語學習所應獲得的發展與進步。個性化教育面向的是每一個初中生,所以教學目標也應以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英語需求等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制訂出符合大多數初中生需要的英語教學目標。當然,由于學情存在客觀差異,所以教師可制訂分層教學目標,讓每個初中生都有明確的學習任務與奮斗方向。
就如在“Heroes”教學中,筆者便充分分析了學情。處于14~16歲的初中生的性格比較沖動,但是也十分熱血,對英雄事跡與英雄人物有著天生的敬佩與尊敬之情?!癏eroes”一課便以優秀的運動明星為出發點,以學生崇拜的英雄人物為導入,希望學生既能夠學到相應的英語知識,也能夠從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優良品質。因此,本課內容與初中生的興趣點是比較相符的。然后,筆者便制訂了本課教學目標:學習本課生字詞,尤其要把握與應用重點詞組;總結課文內容,在組內總結出課文的關鍵信息;完成課文限時閱讀,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用本課所學知識描述一個運動明星。在學習中,初中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學習任務,時刻反思自己的英語能力變化。
三、強化閱讀中的情境化教學
真實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養為本的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由于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過程缺少真實的情景,學生不能把學過的知識和現實生活建立起聯系,只是把知識符號化,只是把知識符號背熟、認知、復述,去對付考試,就很難讓學生形成核心素養。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如在教學“How do you feel”相關內容的時候,可以引入“Robin and ant”的故事。閱讀“Robin and ant”的故事中,我以生動的動畫展示Robin和ant的對話片段Suddenly,he hears:“wait,wait,wait”“P...P...P...Please,dont sit on me.W...W...W...One day,I can help you”。并設置問題:“How does the ant feel?He feels afraid.”接著提問:“Will Robin sit on the grass?If you are Robin,what will you say?”讓學生預測結果,整個教學過程貫穿動畫情景故事,學生真正地感受了情境的趣味性,進入環境,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
四、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
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把握、教學環節的安排始終要圍繞學生活動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課堂結構,使得英語課堂成為學生熱愛的學習環境。外語教學要達到最終目的,使學生具有自覺學習的習慣、自主學習的能力、運用英語的能力,課堂導向十分重要。
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每個學生都有其個別性,不同的認知特征、興趣愛好、創造潛能,鑄成了千差萬別的個體。其差異具體表現在所掌握知識及綜合運用的能力、學習方法、性別、性格、表演欲望強弱等方面。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綜合考慮,多方顧及,特別要注意為差生著想,創設優差生都有機會參與的情境,讓學生人人動手、動口,進而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要充分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組織教學及調控能力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情境教學實踐證明,最優化的情境教學過程是在控制的作用下形成的。因此,教師必須對課堂教學的一系列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必須要在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積極地引入新的教學理念,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要幫助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構建學生的自己的知識體系,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和進步提供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作為學生學習的領路人,給學生提供幫助。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自由,讓學生自由成長和發展,只有在自由的環境中,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才會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昌艷.控制性寫作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
[2] 葛紅陽.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探討和研究[J].英語廣場,2018(1)
?。ㄗ髡邌挝唬汉笔楆柺信d隆鎮第二初級中學 4412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