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高適與岑參邊塞詩的相同之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1-0118
  高適與岑參,是盛唐時期邊塞詩歌最突出的、成就最高的代表詩人。他們都有過邊塞生活的體驗,投身從戎的經歷。所以,他們兩人的邊塞詩自然多以邊塞生活和戰爭為題材,反映疆場的生活情景,詩的風格上也同樣表現出“悲壯雄渾”的風貌。
   高適與岑參作為文人入幕府,又都在邊塞生活多年,相同的經歷使他們都選擇了邊塞生活和戰爭作為他們邊塞詩的共同題材;而請纓殺敵、報國立功的激情也自然成為了他們邊塞詩的共同思想主題。奇麗開闊的邊塞景觀、豪邁凄苦的軍旅的生活又孕育了他們邊塞詩“悲壯雄渾”的相同風貌。同時,兩人都擅長古體歌行,尤其是七言歌行。所以,他們兩人的邊塞詩的思想主題和采用的詩歌體裁大體是相同的。
   一、從思想主題及詩歌內容來看
   請纓殺敵、報國立功的激情是他們邊塞詩的共同思想主題。這一主題可以在他們兩人的邊塞詩中看到。高適的《塞下曲》寫道“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就表達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激情。還有《使清夷軍入居庸關·其三》中的“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這些與岑參的《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極其相似。還有“夫子佐戎幕,其鋒利如霜。中歲學兵符,不能守文章。功業需用時,立身有行藏”(岑參《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未能匡吾君,虛作一丈夫”(《行軍二首·其二》);“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岑參《銀山磧西館》),都表現了高岑二人作為文人對從軍建功立業的向往。
   歌頌邊塞將士不畏艱險,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這是高適、岑參邊塞詩最激動人心的共同主題。高適的《燕歌行》《塞下曲》《送渾將軍出塞》,岑參的《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等,是抒寫這一主題的名篇。這些作品著力描寫邊塞廣漠奇險的戰場景觀和將士們的艱苦生活,描寫敵勢憑陵和唐軍千旗萬鼓、驚天動地的軍威和壓倒一切敵人的氣勢,歌頌了將士們浴血戰斗、死節不顧身的英雄氣概。這些作品氣勢磅礴,形象鮮明,突出地表現了盛唐邊塞戰爭中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的主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高、岑邊塞詩有反映軍旅生活,歌頌前線將士安邊保國,艱苦奮戰的場面,如高適的“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薊門·其五》),“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燕歌行》)。岑參的“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保ā遁喤_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高、岑也有描繪民情風俗的邊塞詩,如高適的《營州歌》:“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虜酒千鐘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表現了邊地少數民族的生活風貌和強悍勇武的精神。岑參的“琵琶長笛齊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渾炙犁牛烹野駝,交河美酒歸叵羅”(《灑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勾畫了邊地酒筵、歌舞場面,極富于異域情調。通過以上對比,可知兩人的邊塞詩在思想主題上是相通的。
   二、從詩歌形式來看
   高適與岑參都擅長用古歌行來寫邊塞詩,尤其以七言歌行為勝,其杰作幾乎全是七言。他們都善于吸取前輩詩人的優良傳統并加以創新。高適的古詩受張說影響較深,如張說有五古《五君詠》,吟詠當代功業人物,高適則五古《三君詠》,其形式和主旨與《五君詠》完全相同。張說有《鄴都引》,高適也以七古寫了《古大梁行》。但高適的七言歌行更具創造性,歷來被認為是詩中典范。宋育仁《三唐詩品》譽之為“七言不祧之祖”,例如他的名作《燕歌行》就是七言歌行。岑參的詩歌各體均有佳制,尤其擅長七言歌行,他的詩受鮑照、謝朓的影響較大,承繼了鮑照的俊逸和謝朓的明麗而表現出了雄奇瑰麗,飄逸峭拔的風格。也借鑒了高適七言歌行縱橫跌宕、舒轉自如的體式,他的幾篇名篇幾乎都是用七言歌行寫的。如《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都是七言歌行中的佳作。
   三、從藝術風格上看
   兩人都是盛唐邊塞詩的集大成者,“悲壯雄渾”是他們兩人邊塞詩的共同點。下面各舉一例說明:如高適的《燕歌行》,它吸收了漢魏古詩簡單遒壯的特色,氣勢渾雄而飛躍自如。既寫了出征的軍威、軍情的緊急,又刻畫了塞外的荒寒、戰爭的酷烈;既寫了戰士的勇武,又寫了離別的悲愴。讀來有一種氣魄宏大、雄壯有力的感受,而又有悲涼凄冷的情韻。岑參的詩也同樣有這種特點。如他的名作《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在這首詩中,作者用“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表現了大軍出征雄壯的氣氛,但下兩句馬上一轉“虜塞兵氣連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刻畫了戰場白骨現于野的凄涼氣氛。
   可見,兩人的邊塞詩的風格都具有“悲壯雄渾”的風貌?!氨瘔选笔侨藗児J的高、岑邊塞詩的基調。在他們詩中表現出來的為國建功的理想抱負使人感受到豪壯,而這種理想抱負在現實追求中的挫折和失落,又使人感到悲涼;奇險的大漠風光使人感受雄奇壯美,而將士們經受的勞苦艱辛又使人產生同情和憐惜;奮勇殺敵、盡忠報國的氣節使人感受崇高,而血染沙場、骨埋荒野又使人感到沉痛;對和平生活的強烈渴望使人向往美好,而人們不得不為此忍受離鄉背井、無盡思親又令人愁腸欲斷。這些詩中,既寫出戰爭中的雄壯,更寫出戰爭中的悲苦,這種壯和悲的并存,崇高和沉痛的糾結,造成了高、岑邊塞詩悲壯的氛圍,悲壯的格調,給人悲壯的情感體驗。
   高適、岑參的邊塞詩創作是在共同的時代氛圍、政治條件和現實土壤中開始的,他們的思想傾向、理想追求都與當時的時代精神合拍,這就使得他們的作品帶有時代的烙印,在總體基調上有共同點。由于他們有長時間的邊塞生活經歷,因而對邊塞生活的艱苦,對將士們的思想感情和英勇奮戰的精神,有很多共同體驗和感受,這也就使他們邊塞詩的共同特點更加鮮明。
 ?。ㄗ髡邌挝唬汉笔≡茐艨h黃香高中   4325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6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