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現狀及優化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從我國居民家庭資產的配置狀況出發,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分析了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因素及發展趨勢,提出開展金融知識教育,增強居民的理財能力;鼓勵金融創新,豐富理財產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居民保險意識等建議。
關鍵詞:家庭金融;資產;配置
一、引言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金融工具的豐富,家庭資產配置這個新興概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當居民的收入增速超過消費增速時,家庭資產中會留存大量的閑余資產。這一部分閑余資產的結構化分配,就稱之為家庭資產配置。家庭資產配置的結構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投資工具的流動性、資產收益率、投資人風險偏好,以及外部社會環境等。合理的家庭資產配置結構不僅有利于促進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還有利于提高家庭福利水平,也有益于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從而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二、家庭金融資產分類及配置原則
1.家庭金融資產的分類及屬性
按照家庭金融資產的不同屬性可以分為儲蓄存款、債券、股票和保險等幾大類別。屬性不同,金融資產的風險與收益狀況也不相同。家庭在選擇金融資產時一般都會以收益最大化為原則,并結合家庭實際情況,來選擇可以滿足自身需求的金融資產。
2.家庭金融資產配置原則
家庭金融資產配置要遵循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三個原則。安全性原則是指家庭承受金融風險的能力是有限的,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不能一味追求收益最大化,更要嚴格控制風險,將風險降至一定范圍內。收益性原則是指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目的是為了獲取高收益,提高家庭福利,它是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最基本的要求。流動性原則是指進行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時,應保持一定的流動性,以預防意外的支出以及臨時出現的緊急情況。
三、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金融工具逐步多樣化,投資理財已成為如今的熱門話題。分析家庭金融有利于認識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特點,從而優化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活動;有利于金融機構設計出能夠滿足不同家庭投資需求的金融產品。
1.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結構特點
長期以來,我國家庭偏好儲蓄,儲蓄總額不斷增長。這是由于我國醫療、養老、教育等所需費用雖然由政府承擔了一部分,但仍需家庭承擔部分費用,這些費用占據了很多家庭大部分的開支。同時也是為了應對未來的不可預料支出?;谖磥淼念A防性支出的考慮,部分家庭會選擇以保守的儲蓄方式應對未來的消費支出。2004年和2009年人民幣儲蓄總額分別突破100000億元和200000億元。
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儲蓄型家庭金融資產結構,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股票、債券、保險等金融資產配置比例不斷提升。家庭金融資產結構的變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仍然以儲蓄存款為主。儲蓄存款占家庭金融資產的總額長期保持在60%左右,1996年一度超過70%,2008年之后占比開始低于60%,并且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第二,股票、債券資產在居民金融資產配置中占比不斷上升。隨著資本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居民在進行金融資產投資時,股票、債券資產的占比不斷提升,但當前股票、債權等金融資產持有量占家庭金融資產總額的比例仍然偏低。
第三,基金資產占金融資產比重低于3%,遠低于金融市場成熟的發達國家水平。
第四,保險資產比重持續增長。隨著保險知識的普及風險意識的提高,保險不但被居民所接受,但與其他金融資產相比,比重仍然偏低,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2.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現狀分析
我國家庭對投資理財的認知較為簡單,僅僅將其作為一種取得經濟收益的金融活動,更加看中收益性,而忽略了金融產品的復雜性、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帶來的風險。
一是大多數家庭單位缺乏對金融基礎知識及國際國內金融資訊的了解,學習能力不強,盲目從眾。沒有設置明確的目標,使家庭金融資產安全常常遭受威脅與損失。
二是部分家庭高估金融投資的收益,而低估金融市場的波動帶來的風險。
四、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因素分析
1.宏觀因素分析
(1)利率。隨著市場化的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不斷完善,我國居民在進行金融資產配置時對利率的敏感度顯著增強。我國居民僅保留少部分金融資產用于應對流動性需求,其余部分仍然用于收益性需求。不同種類的金融資產對利率的敏感度是不同的,用于應對流動性需求的那部分金融資產對利率的敏感度較低,而用于滿足收益性需求的那部分金融資產對利率的敏感度就較高。
?。?)經濟周期波動。經濟周期波動對家庭金融資產中各類資產的影響不盡相同。GDP 增長率的變化,導致現金和儲蓄存款的比例隨之變化,而對股票和債券持有比例的變動影響并不十分明顯。當宏觀經濟處于繁榮階段,居民會相應提高儲蓄存款和現金的比例,而當宏觀經濟處于衰退階段,居民會相應降低儲蓄存款和現金的比例。GDP 增長率的變化對股票和債券持有比例的影響并不十分明顯。
?。?)通貨膨脹。預期通貨膨脹直接影響利率水平,從而間接影響居民金融資產配置?,F金和儲蓄存款占比受 CPI 增長率的影響相對較小,股票和債券占比受 CPI 增長率的影響更小。儲蓄存款占比與通貨膨脹率的呈負相關,即居民的儲蓄存款占比會隨通貨膨脹率的上升而下降。通脹率與股票和債券占比也呈負相關,即股票和債券占比也隨著CPI 上升而下降。
2.微觀因素分析
?。?)收入水平。當家庭收入水平較低時,消費性支出占比往往較高,居民的儲蓄存款占比通常也處于較高水平。低收入家庭的風險態度往往更加保守,偏好配置無風險資產。隨著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風險承受能力也會逐步提升,家庭的風險態度趨向于更加積極,一般會投資一定比例具有較高風險的金融資產。 (2)投資經驗。投資初期經驗相對欠缺,居民一般會傾向于選擇持有低風險類金融資產。隨著投資經驗的積累,家庭成員就會開始嘗試投資具有較高風險的金融資產,并不斷擴大高風險類金融資產的持有比例。
(3)受教育水平。如果居民積累了豐富的投資經驗,在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方面就會更加具有投資優勢。而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對資本市場保持謹慎態度,不失為一種更加理性的選擇。
五、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趨勢分析
1.金融投資理財成為家庭理財的重要工具
廣大家庭在收入逐步增長的情況下,僅僅依靠銀行存款將難以滿足居民理財的需要。因此,越來越多的家庭重新配置家庭資產,增加金融投資比例,以獲得更大收益。
2.家庭金融投資理財工具更加豐富多樣化
當風險控制意識被越來越多的家庭認可和接受,投資行為將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最簡單的規避金融風險的方法就是采用多樣化的投資理財工具,并合理分配不同投資理財工具之間的比例,以保障一定的投資理財收益。
3.金融風險控制能力不斷提升
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參與金融市場的資金也隨之增多,家庭資產規避風險就自然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在金融周期的不同階段,金融市場投資風險也各不相同,普通家庭為了規避風險,將通過不同渠道獲取金融知識,積累投資理財經驗,以增強控制風險的能力。
六、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優化策略
1.開展金融知識教育,增強居民的理財能力
長期以來,我國居民偏好持有現金或儲蓄存款,這類資產占我國家庭資產的大部分。這類資產具有低風險優點的同時,也有收益低的缺點,難以消除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因此,應該培養居民的投資理財意識,開展對投資理財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投資理財能力。
2.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產品
我國金融市場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才建立起了證券交易所。我國居民受市場以及自身條件的限制,投資渠道太過單一,更別說調整投資組合,規避風險。而且許多產品投資門檻過高,居民難以進行配置。因此,我國居民進行家庭金融資產合理配置,就必須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投資渠道,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產品種類。
3.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居民保險意識
長期以來,現金、儲蓄存款和債券等低風險類資產在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中占比過高,而保險類資產的占比卻很小。
因此,政府需要盡快健全養老、教育、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擴大保險規模,豐富保險層次,提高居民保險意識,解決居民生活的后顧之憂,使我國居民可以通過金融資產配置,為家庭資產安全建立基本保障。
參考文獻
1.鄧麗媛.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沈陽工業大學,2017.
2.湯胤.淺析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當代經濟,2018(22).
?。ㄘ熑尉庉嫞和跷凝垼?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