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優化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文章主要針對中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中存在的房產占比過比、金融資產比例不平衡、金融資產組合風險分布極端化明顯的問題,介紹了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經驗,并從借力專業財富管理機構、拓寬投資渠道、考慮家庭特征和實力三方面,提出優化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科學建議。
關鍵詞:金融資產配置現狀;金融資產配置問題;配置經驗借鑒;配置建議
家庭金融資產有效配置能夠使得家庭獲得財富增值、財務安全和自由,提升家庭的生活品質。和發達國家相比,目前多數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還處于初級水平,突出表現為存款類的資產投資占比高,資產收入低。
一、中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現狀
西南財經大學城市家庭金融調查中心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城市家庭資產規??焖僭鲩L。2011年,家庭戶均資產規模為97.0萬元;2017年,家庭戶均資產規模大幅增加到150.3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7.6%。按年均7.6%的復合增長率推算,2018年,我國城市家庭的戶均總資產規模將達到161.7萬元,戶均凈資產規模達到154.2萬元,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達到55.7萬元。中國家庭財富逐年增加,財富總值已位列世界第二。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的占比最高。2017年,中國我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占比高達77.7%,遠高于美國的34.6%。從家庭財富的價值構成來看,房產凈值貢獻近70%的家庭財富。其中,房產凈值占家庭財富的平均值為66.35%,城鎮房產凈值占家庭財富的比例為69.7%,農村房產凈值占家庭財富的比例為51.34%。分地區看,東部地區、西部地區房產凈值占家庭財富的比例都達到了三分之二,中部占比也達到58%。從家庭財富價值增長角度來看,房產凈值的增長稱為
增長的核心因素。平均而言,2017年家庭人均財富增長額的68.74%是來自于房產凈值的增長額。
但是,中國家庭的金融資產占比僅11.8%,和日本、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配置比例較低。從全國金融資產配置看,42.9%為銀行存款,股票僅占8.1%,基金僅有3.2%。從家庭總資產配置看,僅有0.96%的資產配置了股票,不足1%;僅有0.38%配置了基金。就中國縱向來看,近幾年金融資產的規模不斷增長。2017年全國家庭中,家庭財富的16.26%是來自于金融資產,其中現金、活期和定期存款是家庭最主要的人民幣金融資產,占家庭金融資產的比重超過了八成。調查和訪談顯示,家庭儲蓄表現為較強的預防性動機,儲蓄的目的主要是為應對子女教育、醫療、養老等。相比城鎮家庭而言,農村居民的金融資產更加集中在低風險低收益的存款上。出于安全性、流動性的考慮以及習慣的影響,家庭多將儲蓄存到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城鄉商業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一些股份制銀行的客戶比重較低,有的不足1%。城市家庭中,有24.02的家庭經常去的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有19.8%的家庭經常去的是中國建設銀行,有11.97%的家庭經常去的是中國農業銀行,有10.16%的家庭經常去的是中國銀行。還有11.07%的家庭經常去的是郵政儲蓄銀行。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青睞的銀行有所不同,有41.35%的家庭更愿意去農村商業銀行或城市商業銀行,有22.88%的家庭愿意選擇郵政儲蓄銀行,有11.94%的家庭選擇中國農業銀行,有7.51%的家庭選擇中國工商銀行。
據統計,中國家庭中,戶主年齡在31-40歲的家庭,其總資產和可投資資產分別為303.4萬元和118.0萬元。戶主年齡在41-50歲時家庭的總資產和可投資資產最高,分別為325.2萬元和138.9萬元。戶主年齡在31-40歲時家庭平均年收入最高,達到25.5萬元,其次為23-30歲的家庭,平均年收入23.8萬元。2017年,城鎮家庭的人均財富為274724元,農村家庭的人均財富為84099元,相比2016年,城鎮家庭、農村家庭年增長幅度分別達到了14.46%、9.56%。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的家庭人均財富水平達到261064元;中部地區為156273元,西部地區為114250元。
調查顯示,戶主文化程度影響著家庭的人均財富。例如,戶主文化程度為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家庭人均財富是戶主文化程度為小學或小學以下的家庭的3.06倍。家庭的房產占比基本隨著戶主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學歷為初中及以下的家庭,房產占比高達80.9%;高于本科及以上的學歷家庭76.2%的占比。低學歷水平的家庭,貨幣類產品配置明顯高于其它學歷水平的家庭,而債券和股票占比則明顯低于其它學歷水平家庭。
二、中國城市家庭金融資產配置問題剖析
?。ㄒ唬┓慨a占家庭總資產比例過高。
數據顯示, 2017年中國家庭房產占家庭總資產比例高達77.7%,遠高于美國的34.6%;而家庭總資產中金融資產的比例僅為11.8%,遠低于美國42.6%的比例。較高的房產比例擠壓了家庭金融資產的存量和增量,并抑制了家庭資產的流動性,不利于家庭資產的優化配置。
?。ǘ┙鹑谫Y產比例不平衡。
我國家庭金融資產構成中,儲蓄存款所占比例遠遠高于世界上其他國家平均水平。西南財經大學2016年 4 月 28 日發布的《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顯示儲蓄在家庭金融資產中占主要地位。2015年,家庭儲蓄占家庭總資產的45.8%,現金持有占家庭總資產的5.3%,儲蓄和現金資產占家庭總資產的比例超過50%。家庭持有儲蓄和現金的動機主要是滿足預防性需求,為子女教育、醫療支出、養老、應付突發事件等而持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5年,現金資產和儲蓄資產占中國家庭總資產為51.1%,而美國的比例僅為13.6%。
家庭的投資品類缺乏多樣性。數據顯示,從家庭持有資產的類型來看,美國家庭持有現金和儲蓄類資產的比例僅為13.6%,持有保險和養老金儲備比例為31.9%,持有股票為35.3%,持有債券為5.9%,還持有其他各種各樣的金融資產。中國家庭,持有現金和儲蓄類資產的比例為51.1%,占到家庭總資產的一半以上。其他有15.2%的比例為保險和養老金儲備資產,有11.4%的比例為股票資產,0.4%的債券。從擁有投資品的數量來看,中國家庭僅僅擁有一種投資品的比例為67.7%,擁有兩種投資品的比例為22.7%,僅有10.6%的家庭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相比美國來說,美國家庭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的占比高達61%。 家庭商業保險參保率偏低,擁有商業保險的家庭成員不到15%。參保家庭成員中,10-18歲家庭成員參保率最高,為21.3% ; 10歲以下家庭成員,參保率為19.5%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家庭更關心未成年子女的安全和平安,易忽視對家庭頂梁柱的保障。
在投資理財產品時,有54.6%的家庭能接受的是本金不能虧損,同時又期望獲得較高的理財收益。家庭可接受的銀行理財產品回報周期普遍較短,并沒有做出長期理財規劃。許多家庭接受的是1年及以下的回報周期,選擇3個月內、3-6個月、6-12個月的家庭比例高達35.8%、37.2%和33.7%,
?。ㄈ┙鹑谫Y產組合風險分布極端化現象明顯,家庭風險的分布需要調整
西南財經大學的家庭調查中心數據顯示,風險低、收益低、流動姓高的現金和儲蓄類資產占比為51.1%,是中國家庭金融資產的主要資產,大大超過其他類金融資產的占比。在中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組合中,風險組合分布也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特征。2015年,有14.7%持有高風險資產組合,有27.7%持有風險水平極低的資產組合,有11.5%的家庭持有風險中間水平的資產組合。有46.2%的家庭持有沒有風險的投資資產組合。可以看出,風險水平極高的家庭占比較高,風險水平極低的家庭占比也比較高,而處于中間風險水平的家庭占比要少。對持有高風險資產組合的家庭來說,中國投資者的平均風險是30%,而美國高風險投資者的平均風險是15%。另外,還有11.7%的家庭存在明顯的風險錯配現象,一些風險偏好家庭反而持有風險水平極低的資產,2015占比為6.9%;一些風險厭惡家庭卻持有風險水平極高的資產,2015年占比為4.8%。
三、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經驗借鑒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把家庭資產分成四個賬戶,分別是現金資產(“要花的錢”) 、保障資產(“保命的錢”)、投資資產(“生錢的錢”)、穩健資產(“保本升值的錢”)。這四個賬戶作用不同,所以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擁有這四個賬戶,并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
“要花的錢”這個賬戶保障家庭的短期開銷,吃、出行、穿衣等日常開銷都應該從這個賬戶中支出。
“保命的錢”這個賬戶保障家庭應付突發事件、重大疾病等的支出,通常是專款專用。
“生錢的錢”這個賬戶為家庭創造財富。通常,家庭持有風險高,收益也高的資產。比如,股票、基金、期貨、期權等。
“保本升值的錢”這個賬戶要保證本金不能有任何損失,但收益要穩定且高于現金和儲蓄類資產,并能抵御通貨膨脹。如大額定期存單、理財類產品、共同基金、商業保險等。
美國的富人群體,投資股票和債券的份額占可投資性資產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一。凈資產100萬至500萬美元的人群中,股票、債券投資占可投資性資產的24%;凈資產500萬至2500萬美元的人群,股票、債券占可投資資產的比例高達30%;而凈資產2500萬美元以上的人群,該比例反而下降到24%。
(三)考慮家庭特征和家庭實力,做好家庭金融資產配置
1、以家庭的穩定收入和現金流為基礎,首先滿足“要花的錢”的需求,這部分就是現金資產;第二是滿足“保命的錢”的需求,這部分就是保障資產,包括失業險、醫療險、意外險等;第三是“保本增值的錢,滿足家庭生活品質的提高和孩子長期教育等需求;第四是“生錢的錢”,實現家庭的夢想。
2、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設定穩健類類資產和投資類資產的分配比例,盡可能投資自己熟悉的領域,確保風險可控;投資時考慮可接受的最大損失;投資時考慮可接受的最差流動性。
參考文獻:
[1]虞斌,王珊.普惠金融視角下股票資產財富效應研究——基于江蘇省城鎮居民的實證分析[J].金融經濟,2012,02:89-91.
[2]陳斌開,李濤 . 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現狀與成因研究[J].經濟研究 , 2011(s1):55-66.
[3]張燕. 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行為偏好及影響因素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 2016.
[4]張川. 風險態度對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影響分析[D].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6.
[5]樊綱治、王宏揚. 家庭人口結構與家庭商業人身保險需求——基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數據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 2015(7):170-189.
作者簡介:王沛珺,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師苑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0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