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增加停車位供給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提要]停車問題是關系民生的大問題。增加停車位的供給,是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會在經濟收益、環境建設和社會治理等方面取得成效。停車難的實質是停車位的供需失衡。解決停車難的根本措施在于增加停車場建設;加強停車場管理,依靠大數據智能信息系統導報,提高停車場的利用率并實行錯峰停車,加快停車位的周轉,對緩解停車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停車位 短缺資源 錯峰停車
  2009-2018年的十年間,我國汽車銷量突增猛漲,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作為汽車消費必需品和互補品的停車位也就越發成為短缺資源。停車位的不足,不僅抑制汽車消費,也影響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因此,在遼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進程中,在新型產業結構建立之前,增加停車位的建設和供給是促進遼寧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入手點之一。
  一、遼寧公共停車位短缺現狀
  近些年,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遼寧省居民對汽車的消費需求也不斷提高,民用汽車擁有量增長迅速。2014年,遼寧省居民民用汽車擁有量為539萬輛,2018年達到800.1萬輛,年均增速10.38%。在民用汽車擁有量中,年末個人汽車擁有量2014年為433萬輛,2018年發展到690.6萬輛,年均增長12.38%。伴隨不斷增加的汽車數量,停車難的問題日益凸顯。遼寧省各市區普遍存在停車位短缺的問題,停車位短缺的主要區位如下。
  1.中心商業區。沈陽太原街、中街兩個商業區,每逢周末、節假日和促銷活動,最令駕車前往者煩擾,因為泊車困難,進退維艱。各市區計劃經濟時期建立的百貨中心,基本上都沒有備設停車位。
  2.人口密集的居民區與老舊小區及周邊地區。人口密集的居民區是那些建立時間相對短、高樓層的居住區。由于居住人口密集,車輛絕對數多,盡管小區建有停車位,但仍然不夠用。而老舊小區原本沒有停車位的儲備,這是小區建設中遺留的歷史欠賬,隨著汽車數量不斷增多,自然就產生了停車的問題。而且,近年建立的小區,一般來說臨街底層都是商業網點,老舊小區臨街底層也都改為商用,這些商住并存的區域停車位嚴重不足。在省內各市,每當有新建成的高樓層小區,其周圍路旁必是一溜兩行停放的車輛。
  3.交通樞紐區位。火車站、長途客車站、地鐵站是典型的交通樞紐區位,這些地方客流量較大,迎來送往車輛和換乘車輛也多,這些地方停車問題非常突出。省城沈陽北站地下停車場建成后,停車問題有所緩解,但沈陽站、青年大街、三臺子、航空航天大學等地鐵站周圍停車形勢依然嚴峻。
  4.醫院、學校和政務部門周邊。一般來說,醫院都建有停車場,但在高峰時段還是不能滿足停車的需求,特別是人們心中的重點醫院。而學校和政務部門都沒有配建對外停車場,這就增加了接送學生和到政務部門辦事車輛停車的負擔和麻煩。
  5.旅游熱點景區?,F行社會,休閑旅游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帶薪休假制度并沒有真正落實,因此人們休閑旅游的時間段主要集中在國家法定假日和自然風景形成期。集中出行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停車問題。在旅游旺季,遼寧省很多旅游景點都是車滿為患,根本容納不了聚集而來的車輛,有的車輛因無停車之地只能無奈返程。
  由此可見,停車位短缺是遼寧省各市區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有報道顯示,僅沈陽(四環以內)、大連兩市的主城區,2017年停車位缺口各達50多萬個,加上其他城市,估計全省各市區主要街區停車位缺口至少130萬個。如今,停車難確實已經成為城市的“流行病”,因此病引發出不少其他社會病患,這些問題定會侵蝕改革發展的成果,成為影響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
  二、增加公共停車位供給的社會功效
  購車與難停的矛盾是關系民生的大問題,也是整治交通環境的重點問題。增加公共停車場的供給是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會取得巨大的社會功效。
  1.能夠改善城區環境。要停車卻停不了,不得已只能找個地方隨意停的現象,使得城區的空間環境變得混亂。因路內停車占用行車道路,使得交通道路變窄,帶來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隨意停放在居民區內外的車輛,擠占了居民活動的空間,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有的鄰居因搶占停車位而失和;一些商業網點和政務部門周邊,橫七豎八地到處停有車輛,降低了這些區域的街容市貌;甚至有的區域綠化帶遭到破壞,被占用停車。城區空間環境的惡化,正是停車位不足導致的后果。增加停車位的供給,滿足消費者對停車位的需求,能夠避免車輛違停亂放,從而還路與車,還空間與民,還綠地與城;能夠促進交通順暢、居住環境舒暢、商業和醫院等公共場所活動區域寬暢;能夠減少因交通擁堵和兜兜轉轉尋找停車位而產生的碳排放,降低對空氣的污染,有助于空氣清朗;能夠建立良好的靜態交通秩序,進而維護街容整潔市貌美觀。
  2.能夠減緩社會焦慮心理。購買車輛,出行方便自由,本來是一件高興愜意的事,但是很快這種快樂就會被停車難消減,因為停車給一些有車族帶來了巨大的困擾。許多單位和公共場所在熱點時段泊位難求,如沈陽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口腔醫院,皇姑區皇冠假日及順風酒店一帶,沈北新區道義大街和正良路口及周邊等。有的人為了能夠獲得停車位不得不早早從家出發,泊車增加了時間成本;有的人為了下班回家后能夠順利停車,舉家上陣,留守在家的老人以各種方式搶占車位;有的人出行時因是否駕車而矛盾、猶豫。如此種種,停車難給駕車族帶來了負擔?,F代社會,本來競爭就非常激烈,人們已經承受了來自各方的壓力,停車難對沖了人們有車的幸福感,給人們增添了焦慮、煩躁和困擾情緒,也容易引發民眾對政府治理能力的不滿和質疑。增加停車位供給,充分滿足有車族對停車位需求,能夠消除由停車帶來的煩惱,舒緩其他生活壓力,避免一些人出現焦慮、煩躁的情緒,避免民眾對管理部門、管理人員的不滿和消極心態,有助于形成安寧、祥和、包容、樂觀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情感,以健康的心態面對矛盾和問題,不指責,不抱怨,有助于推進文明和諧的社會建設。   3.能夠創造就業崗位。就業崗位是比較稀缺的資源,停車場建設中蘊含著就業崗位。房地產業的發展衍生了物業管理產業,同樣停車需求和停車場的建設也自然會催生停車地產業的發展。停車地產是新興的產業,會創造就業機會。如果全省增加40萬個公共停車位,每個停車場是容納1000臺車輛的規模,則需建造400個停車場,若每個停車場平均需要4個人管理,就會提供1600個就業崗位,如果考慮基礎停車位的管理,提供的就業崗位就會更多。
  4.能夠帶來經濟收益。增加公共停車場的供給,會產生經濟效益。按照全省130萬個停車位缺口估算,假如全省增建100萬個公共停車位,其中60萬個為基本停車位,40萬個為出行車位。按照機動車保有量與出行車位1:0.2的邏輯,40萬個出行停車位每天的使用量是8萬個,如果每個出行車位每天的收益按4元計算,那么40萬個出行車位的收益每天為32萬元,每月為960萬元。這僅僅是新增出行車位帶來的收益。如果新增基本車位每位收入50元/月,60萬個基本車位,每月新增收入3000萬元,收入相當可觀。因此,公共停車場的建設與經營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而且,作為車輛的附屬品,停車位收入在幾年之內將隨著車輛的增加將快速增長,會形成穩定的停車經濟。
  5.能夠拉動社會需求?,F階段,我國的房地產業正處于進退兩難、低迷不振的境地。相反,停車位需求旺盛,停車地產方興未艾。一是建筑停車場能促進社會投資。按照增建100萬個公共停車位計算,如果每個停車位投資1萬元,會產生上億元的投資。二是增加停車位的供給有助于促進消費。根據現實的情況,由于停車困難,一些人打怵駕車出行,有的因此取消出行計劃。如果停車地產業發達,停車位供給充足,有車族會因方便而無所顧忌地選擇駕車出行,即便是在集中時段前往熱門地點。駕車出行能帶動汽油消費,也會帶動旅游、餐飲、住宿等相關產品的消費,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動經濟增長。
  三、增加停車位供給的對策
  停車難的實質是停車位供給與需求的失衡。根據停車問題的具體實際情況,遼寧加強公共停車場的建設必須因勢而為。
  1.增建立體停車場。解決停車難的根本就是增加停車位的供給。在商住并存且人口密集的園區、中心商業區、交通樞紐區和重點醫院要加大停車場建設的力度,在不影響居民居住環境的前提下應建造多層停車場,如果條件允許應建造多層加立體停車場,以有限的土地占用向空間擴展,產出盡可能多的停車位,既能解決基本停車位的供給,又能滿足出行車位的需求。在老舊小區,可利用園區路邊設定車位,同時還要合理開辟空間,建筑立體停車庫,解決園區亂停亂放問題,給居民提供整齊安心的居住環境。在熱點旅游景區,應盡量擴大停車場地,還應充分利用周邊的空地和道路邊側,并挖掘附近單位及居家停車場,滿足旅游旺季停車需求。
  2.充分利用存量停車資源。停車位是短缺資源,卻存在浪費的現象。遼寧省各市許多居住區和商業區都建有停車場,但有些停車場內有不少空余車位,長期未能滿負荷使用,空置率較高,而場外周圍不少車輛卻違規占路停車。產生這個矛盾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停車成本。由于停車收費價位與一些人的心理價位相左,加之占路停車成本較低甚至沒有成本,因此這部分人不會去車場車位停車。另外,存取車不便也是一些人放棄車場的原因之一。停車位空置,沉淀了一部分投資成本。因此,提高存量停車場利用率的首要措施,就是在明確停車場管理主體的基礎上,對停車價格進行干預和調整,根據供給、需求和消費者支付意愿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如果停車價格處于供需雙方均接受的均衡點,同時提高存取車的便利度,會立刻吸引馬路停車者回歸車場,此舉既能提高車場的利用率,又能促進經營者的資本循環,是解決停車難的有效手段。
  3.促進停車位的周轉。車輛停放也呈現出明顯的規律性。一般來說,晚間和周休日,居住區車位比較緊張;工作時段,政務區、商業區、醫院停車位比較緊俏;節假日旅游景點和商業區一位難求;放學時段,學校附近難有立車之位。這幾種情況中,允許接學生車輛在規定的時間段內路內停車,特殊時節允許聚集的車輛路邊停車。除此之外,可以學習上海經驗,實施錯峰共享停車。即除了公共停車位之外,白天出行車輛可以使用空閑的專用車位,夜晚鼓勵機構車位對外有償使用,通過智能化管理,解決附近居民夜晚安全停車問題。這就需要深入了解并整合停車資源,通過智能數據系統,實時掌握各處停車資源的使用狀況,并及時進行信息通報,根據通報導引泊車需求車輛準確就近就便泊車。錯峰共享停車能促進停車位的周轉,提高停車位的使用率,對于緩解停車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總之,解決停車難問題必須建、管結合,不管是建還是管都必須為民、便民和惠民。只有這樣,才能使停車場建設成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才能發揮出停車場建設的多重社會意義。
 ?。ㄗ髡邌挝唬荷蜿枎煼洞髮W)
  責任編輯:張永輝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82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