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歲月靜好 欣欣向榮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繪本從“回鄉”為切入點出發,挖掘鄉村的質樸的生活文化氣息,把鄉村的慢生活和新的生活面貌用繪畫結合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創作前我們開展了對農村生活和繪本表現的調研,后來在創作過程中進行了運用。本文主要談談繪本《回》的創作過程和經驗。接下去該繪本準備在網絡發布,同時印刷成冊,放到城市的一些角落,通過這種形式宣傳呼吁年輕人關注鄉村,回歸鄉村體驗生活,甚至利用新農村建設的契機,到農村尋求發展、擇業創業,從而帶動鄉村的旅游和基礎建設。
  關鍵詞:農村慢生活;繪本;插畫
  一、創作背景
  城市生活往往是快節奏的,在帶給人們便捷的同時,也常常給人感受到生存的壓力。在城市嘈雜、擁擠的交通中,奔忙著碌碌的人群。對城市人來說,在工作的閑暇,放慢腳步,品味一縷清風、一絲花香、一聲鳥鳴,都能為忙碌的生活添加一些清涼和寧靜。對此,繪本《回》試圖帶人們回到農村,保留農村的詩意形象,呈現過去農村生活中鄉村勞動、休閑、娛樂的生活場景。
  同時,隨著城市人口的壓力急劇上升,為緩解城市人口的壓力,國家提倡回歸農村,為建設新農村提供了很多新的政策,不僅注重基礎建設,而且注重文化建設和精準扶貧。因此,農村展現了出了欣欣向榮的新面貌。這也是繪本《回》中注重表現的內容之一。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實現這五句話提出的要求,就是農村各方面實現協調、全面發展的過程。鄉村就是一番寂靜,除了偶爾路過的汽車,剩下的只是靜與凈,隨處可見的花花草草,都點綴鄉村的美,雖然不如城市那般便利,卻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農村群眾迫切希望有新的支柱產業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希望能夠多發展一些適合農村發展的新產業來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繪本《回》強調“慢下來”,細細地去品味生活。在安詳寧靜的鄉村中,可見綠意盎然、生機蓬勃的景色,辛勤的人們、安靜的小巷、遼闊的稻田和新的面貌。
  二、主要內容
  1.記憶中的農村印象
  很多人童年里都是農村度過的,裊裊的炊煙,環繞的桑田,蔥蘢的蔬菜總能帶給人們愉悅放松的心情,將童年、情感、回憶都聯系在了一起。那時沒有煩惱的日子,即使是再寡淡的日子,仿佛都是溫暖富足而有滋味的。忙碌了一周的城市生活,厭倦了城市的燈紅酒綠,永無止息的焦慮,我們想通過繪本的表現形式讓人們知道,在如此繁忙的城市生活里還可以選擇去附近的農家樂或者看望鄉下的親人,與家人度過一個愉快悠然的周末。采摘色澤艷麗的瓜果蔬菜,煮一鍋噴香柴米飯,讓自己疲憊的心靈在此刻放松了下來。這就是“慢生活”理念。
  繪本《回》的創作中,我們就是帶著這樣的目的與心情,把在我們這一代人童年記憶里的山巒清風、溪水浪花、田野泥巴等代表性的事物通過繪本的畫面直接表現出來,喚醒更多人藏在歲月中的生活與記憶,與他們的回憶產生共鳴。通過繪本這個媒介,重溫過去的寧靜和美好。
  2.農村的潛在價值及現實問題
  在新農村政策的帶動下,農村的綠色農業、旅游業等脫貧產業得到新的發展,吸引人們去消費、旅游,同時也為回農村發展的年輕人提供了創業的商機。繪本《回》中,我們試圖展現農村近年來的這些新變化。
  同時,農村也仍存在一些正在努力解決的現實問題。比如,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一直是我國農村的一個突出問題。2013 年全國婦聯在《全國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狀況研究報告》中指出 :全國有 21.88% 的兒童為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達 6102.55 萬,占農村兒童的 37.7%。再如,農村空巢老人的問題。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數為1.9億人,占總人口的8.87%,預計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將達到90%。繪本《回》中,也包含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三、形式風格與情感表達
  繪本在呈現上以圖片為主、結合文字,這對于閱讀者來說,更簡單易懂、形式上比較吸引人,更能體現豐富情感,給讀者更多的視覺沖擊營造空間感和立體感,不容易產生視覺疲勞,更好幫助我們傳達情感信息,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能快速閱讀理解,同時還能提高審美意識。
  具體表現形式和風格根據文字內容選擇,比較自由多樣,注重體現情感。
  1.表現形式和風格自由多樣
  繪本的形式與風格圍繞內容進行選擇,使用的繪畫工具和載體不受局限,手繪有鉛筆、水彩、水墨等,也有使用繪圖軟件進行繪制的。插畫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寫實形式、半寫實形式、漫畫形式、抽象形式等等的。不過我們主要采用的是半寫實的形式,同時加入一點現代的自由設計的風格,既有慢生活的質樸氣息,又能更多的被人們接納喜愛。比如:針對新農村面貌,為了展現詩情畫意的鄉村美景,選取有手繪墻的農村一角作為插畫的表現內容,采用水彩畫的形式。
  2.表現真情實感
  在創作插畫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實地的調研考察。因此,創作中既有現實依據做支撐,又結合我們的童年記憶,有真情實感的流露。田間辛苦勞動的農民、田野上追逐打鬧的孩子,微風佛過隨風飄動的楊柳,橋下潺潺的溪水......農村真實的生活場景都以繪本的插畫形式一一展現出來。
  同時在創作中我們也考慮到插畫繪本的目標人群,主要針對的是在城市生活的年輕人,因此在繪本創作中,注重體現“慢生活”的品質感,喚起讀者對這種生活方式的向往,如果是曾經在農村生活過的讀者,也會借此喚起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同時,繪本也關注農村的新面貌和現實問題,希望引起同樣關心農村現狀的讀者的共鳴。
  結語
  繪本《回》的創作完成后,將考慮以實體書籍結合網絡、新媒體等綜合的形式向社會推廣,其效果將成為后續研究的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張莉麗.淺析插畫設計在書籍中的運用[J].現代企業,2017(11).
  [2]王婭娟;陳躍玲;黃柳;王麗莉;吳宇.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探析[J].決策探索(下),2018(11)
  項目:嘉興學院2018年度校級SRT計劃資助項目“回”,項目編號為SRT2018C054。
  (嘉興學院設計學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91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