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增值評價在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科學的評價體系是促進學校發展的科學途徑之一,增值性評價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性評價是未來學校評價管理的發展方向。本文從傳統評價方式的弊端入手,進而論述增值性評價的內涵、增值性評價的優勢、增值性評價的應用等,表達對。
關鍵詞:增值;評價;教學
任何一項事業要取得持續性發展都離不開評價,教育更是如此。我們不斷嘗試建立適合本校發展的教學評價模式,比如,我們曾經構建起量化管理評價體系。試圖將評價的診斷、甄別、指導、激勵等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但現實中的最大困惑仍然是如何對大量數據進行處理和使用。不得不承認,在各種評價手段中,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工具,但它又是一把雙刃劍,需要小心使用。因為需要小心,很多數據就成為了自生自滅的產物。
在這樣欲愛不能,欲罷不舍的困境中,我們欣喜地走入增值評價的世界。在運用增值評價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它對學校管理工作的積極推進作用。
那么,何為增值評價?
增值評價是評價學生進步程度和學校努力程度的一款發展性評價工具。通過關注學生一段時間內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程度來衡量學校的努力程度,從而科學、公正的評價學校、教師的努力程度,即教育效能的高低。
為何引入增值評價?
長期以來,學校評價往往以升學率為標準?并以此作為衡量學校教育質量和獎懲教師的唯一標準。評價中只重視目標達成度的終結性評價,缺乏對投入與產出的效益比較;只考慮了學?!爱a出”差距而不考慮學校在生源質量、教育經費、學校辦學條件、學校師資水平等方面的“投入”差距。這種評價導致學校走上以片面追求升學率為目標、以搶奪優質生源為工作重點、以換取資源傾斜投入為動力的非均衡發展道路。
引入增值評價,就會產生以下幾點效果:一是拋開歷史看現在,重新評價一個人。評價校長、教師或學生,都不看你的歷史如何,就看現在,看現在的進步度。二是增強成功動力,鼓勵一個人。這種評價,能夠促進評價者努力的動機。不是從歷史看人,給人以歷史的定位和評價。不管你過去如何,現在你只要付出努力,都可以成為一個優秀者。 三是促進公平競爭,客觀評價一個人。這種評價,把評價者放到同一起跑線上,無論你過去的底子多么不好,或多么強,評價時是與過去相比,評價你的動態進步幅度。過去高,起點也高,過去可能不好,起點也是低。這樣評價就處于一種相對合理的層面上。
如何實施增值評價?
在此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根據學校的生源質量、學生入學成績、行為表現、生活背景等得出一個輸入值。在使用增值評價時,要注意只能在有相同的標準之間進行比較,否則學生學業考試就不能準確衡量教師的教學是否有效,是否取得了令人滿意 的效果。
二、經過一定時期的教學后,進行學業測試和多元評價,即不僅關注學生的每個學科的考試成績,還要關注學生某一學科的不同方面如聽、說、讀、寫、算、譯等的成績;不僅關注學科課程和顯性課程的評價,還要關注其它方面如思想道德、交往能力、活動參與能 力等方面的評價,通過對教育結果進行整體評價,得出一個輸出值。
三、使用統計方法得出輸出值與輸入值之間的差額,同時介入直接觀察法等以修正增值評價法。特別是要考慮課堂互動和師生關系等因素。因為,有效教學可以生成對話和高度互動的氛圍, 能讓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不佳,學生對教師有抵觸情緒抑或矛盾,則說明教師在發展學 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存在問題,或說明了教師是通過題海戰術、角色霸權等達到相應教學質量的。只有課堂互動性強,學生對教師充滿尊重和愛戴,師生關系融洽,而且教學質量高,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到很好的發展,這樣的教師才會有真正的有效教學。
四、通過選取由不同教師施教的學生個體成績或 班級平均成績進行比較來評價教師教學的有效性,確定教師相對有效的教學。去除班級和學校之間學生數量上的差距,更易于教師之間有效教學在統計學意義上的比較。比如選取班級平均成績為樣本,某校初一 A 班和初一 B 班的語文入學平均成績(輸入)分別為 86.4 分和 87.2 分, 標準差分別為 5.1 和 5.5, 由教師甲和乙各自同時對 A 班和 B 班教學一年后,A 班和 B 班語文期末考試平均成績 (輸出) 分別為 93.2 分和 90.8 分,標準差分別為 4.5 和 4.7。則 A 班的增值為 6.8 大于 B 班的增值 3.6,說明教師甲的教學有效性高于教師乙,同時從標準差可以看出B班的兩極分化程度一直高于A班,B 班的教師乙必須反思自己的教學,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并確保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五、我們不是僅基于學年末的考試成績比較教師的教學質量,而是應該連續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使用增值評價法,建立教師成長檔案袋,持續記錄教學的增值效果,衡量教師的教學有效性是否一直在發展。如果發展了,就要深入剖析他或她是通過哪些措施、途徑得以發展的,從而促使教師時刻認清自己的教學,提高教學水平,實現不斷持續精進的有效教學。
綜上所述,增值評價是一種以師生為主體的,關注師生的原有基礎水平以及階段教學活動變化,同時兼顧知識、技能、能力和態度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法一方面能很好地揭示學校教學質量的本質特征,另一方面以學生的學業成長和進步來評判教師的“教”,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是教師辛勤勞動的結果,能讓教師從中找到成就感、體會自我的價值。同時,注重學生的起始水平,以取得的進步而不是標準化的分數來評判學生,這對于當前學校管理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能激發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自主學習,為實現個體的更好發展而更加努力?,F行的教學評價相比,可以說,增值評價是一種更為科學的評價方法,是學校優化教學質量評價、提升教學評價實效性的新選擇。
參考文獻:
[1]南紀穩.教育增值與學校評估模式重構[J].中國教育學刊,2003(7):59-61.
[2]姚利民.有效教學論: 理論與實踐[M].長沙: 湖南大學出版社, 2005.1.
[3]劉海燕.美國高等教育增值評價模式的興起與應用[J].國際比較高等教育,2002(5):97.
[4]王 凱.價值附加評價:一種新型的學生評價管理工具[J].教學管理,2005(5):21-22.
[5]馬曉強.增值評價:學校評價的新視角[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9):86.
[6]張麗娟.增值評估:一種發展性的學校評估模式[J].天津電視大學學報,2006(4):16-18.
?。ㄈ鸢彩刑料骆偟谝恢袑W)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8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