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挖掘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的素材,強化學生生命意識的培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是語文教師進行人文教育的一個重點。作為以創新精神培養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基礎學科——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生命意識的重要學科,課程是生命教育的載體,小學語文課本里有許多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無不閃爍著生命光澤,體現著生命價值和意義。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不光注重解題技巧、考題規律的訓練,更要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研讀,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進行生命的交流、思想的對話,通過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來關照自己的生命,潛移默化地健全個性,提升人格,喚醒自身的生命意識。
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踐行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教育教學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踐行,需要教育教學具有人文意識,尤其是語文教學,更需要思考語文學科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平時的語文教學注意思考和實踐培養學生生命意識的問題,現將思考和實踐的內容拙于筆端,祈求拋磚引玉。
一、精心設計導入語
“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罢n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敝园褜胝Z作為滲入生命意識的重要環節,其一是導入語作為課堂的開頭本身所具有的導向作用,其二是導入語它的語言精煉,基本上概括了教學作品的主題思想并同時折射出教師自身的經歷感悟。因此,通過精心設計的導入語,往往可以讓學生在十分清醒良好的狀態下進入生命的思索階段,從而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二、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生命意識需形成學生的貢獻意識
人們都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的學生是只求索取不求貢獻的。對家人是這樣,對集體是這樣,那將來走向社會當然也是這樣。作為一個個教育工作者,對此應當感到可怕,對此也應當感到后怕。無論是可怕還是后怕都不是教育教學所可取的,比較理想的當是通過自己的教育教學將這樣的可怕和后怕不至于產生。其實,利用自己的教育教學是完全可以將此得以充分控制的。語文教學,只要窮盡思維,采取相應策略,是完全可以在建立學生貢獻意識的基礎上實現著有效的控制。語文教材的篇篇目目,不是在宣揚一定的正能量,就是在一定的角度上作者通過對某些社會現象和局勢的憤憤不滿而啟示著廣大的讀著,啟示著廣大的社會人,產生一定的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進步的正能量。
三、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生命意識需形成學生的創新意識
語言文化的傳承是教育手段表現方式的一種;小學教育是人性格初成的主要階段;此時做好學生的語言文化素質培養對于提升學生人格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的發展不在單純的滿足于人們享受信息的時效性價值,更多的衍生出了一種高速度、高效率文化傳播的情態,人們不是單純的了解信息,而是通過信息及時性的了解事件發生事件發生情態機制,在了解信息的同時享受信息所衍生出來的社會個性文化和社會趨勢的快速變遷所帶來的感受。與歷史文化相對的;有社會文化的普及性就有社會文化傳承的差異性,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每個地方都形成了自身獨具特色的文化,而這些文化的表達令人形成主觀印象;就需要人們具備高素質的文化涵養才能理性的認識到文化的價值。人作為獨立存在的生命個體在世界中生活就是自身獨立學習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域差異化的文化熏陶就成為了文化矛盾的綜合體,可以說生命的存在同時一種文化狀態的存在;每個人具備自身的獨立思想就是自身具有的文化特色;思想與自身所認識的文化感想是息息相關的;沒有文化的襯托;沒有語言感情的抒發;人就不具備自身的特色文化素養;世界就沒有著生命的絢麗多彩。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生命意識的途徑
?。ㄒ唬┯行Ю媒虒W材料
小學語文教學材料中包含著眾多與生命有關的內容,這些都是對學生生命意識進行培養的重要資源。所以,教師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挖掘材料內涵,查找和生命有關的內容,并讓學生對其進行有效閱讀與學習,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例如,對《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提出相應問題,如這句話是誰在什么時候,什么狀況下講的?這句話說出后,獲得了什么結果,等等,然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反復閱讀課文,并回答問題。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其實也是對生命意義進行思考的過程,這樣就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
?。ǘ┣擅罾谜n外閱讀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
課外閱讀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寬視野,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而且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能接觸到更多的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同時,課外閱讀是一種能夠提升個體精神境界的“體驗”,能夠為個體樹立生命意識創造條件。
(三)寫作練習中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
寫作練習就是學生積極展現自己的過程,是對社會、人生進行思考與感知的過程。所以,在寫作練習中,教師可以將生命作為話題,引導學生對生命展開深入思考。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眾多案例引導學生對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進行思考,并進行寫作練習。或者是在對某些與戰爭相關的課文進行講解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人性化思考,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讓學生隨時記錄自己的感受。還可以讓學生對周邊的生命狀態進行記錄,有效了解生命意識的重要性,擴展學生的生命寬度,增強學生的生命厚度,提升學生的生命高度,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
?。ㄋ模嵺`中感悟生命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不僅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落實,還需要在課外活動、實踐過程中引導 學生感悟生命[2]。大自然是對學生生命意識進行培養的最佳 教材,而活動與實踐是對學生生命意識進行培養的最佳載 體。所以,學生需要更多地親近自然、積極參與生命活動,更 好地感悟生命的真諦,同時還可以親身體驗生命的美好與 困苦,然后將對生命的感悟和課堂學習有效結合,以增強學 生的生命意識。
總之:小學階段的學生,各個方面還處于發展階段,而小學語 文不僅可以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而且具備較強的 綜合性,是對學生的生命意識進行有效培養的重要科目。所 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生命意識的 培養,充分利用教學材料中的豐富內容,以促進學生的健康 成長與發展。
?。ㄋ拇ㄊ“苍揽h永清鎮中心小學 64235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