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社會需要高素質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在初中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啟發他們的獨立創新意識顯得至關重要。我們教師要做一位有心人,要鼓勵學生朝著正確方向突破自我、挑戰自我,并且通過教學模式的重構、有效策略的實施、互動效果的優化,多角度調動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的熱情,給他們情感體驗的機會,才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所在。實踐中,提升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很難一蹴而就,所以,本文特意總結了一些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分析
引言:初中生更喜歡參與有趣的學習活動,教師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前,應該了解一下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認知水平的高低、理解能力的強弱等。再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去制定個性化的指導方案,更容易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緊抓時機展開互動,語文教育事業長遠規劃進程的加快會變得異常順利。學生切實感知到自主學習的最大樂趣,語文思維充分活躍,學科成績明顯進步,未來,就有能力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一、自主化的閱讀教學
閱讀是基礎,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教師必須意識到學生自主閱讀的重要性,必須從不同角度出發,去構建自主化的教學模式。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先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后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內容做詳細介紹,順利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挖掘學生內在潛能,能為“任務型”教學計劃的實施奠定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優化“任務型”閱讀,學生產生了自主意識,學習能力迅速提高后,一定會發現這門課程的魅力所在[1]。如《貓》教學過程中,我應用了自主教學,學生在預習階段我并沒有明確閱讀任務,而是給學生一個摸棱兩可的要求?!罢埻瑢W們認真閱讀課文,揣摩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這對于學生而言沒有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閱讀任務難度。課堂教學模式一改之前教師引導、明確尋找的作風,使得部分學生措手不及。在進行閱讀過程中學生努力尋找自己所認為正確的方向以回答我的問題。在進行總結過程中,學生回答迥異:多數學生體會了人物復雜變化著的情感,并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少部分學生則從三起三落、互為關聯的情節結構中,了解了細節描寫對刻畫形象的作用,理解了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他們在近乎于無教師明確目的情況下進行閱讀,閱讀能力迅速提高,主體優勢充分發揮,最終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聯系生活加強感悟
生活是知識的寶庫,生活中到處彌漫著語文知識的氣息,這也是知識即語文,語文即生活的真諦。語文教學不應當是封閉式的,應當給學生一個更寬廣的學習平臺,因此,提出“主動聯系生活”這一理念。通過引導學生用生活的眼光去審視語文知識,在知識中尋找生活的縮影,這能給學生一種熟悉感和歸屬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教學《黃河頌》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為學生播放背景音樂《保衛黃河》,然后說:“同學們,黃河被譽為“母親河”。她滋潤了一片黃顏色的肥沃土地,哺育了一個黃皮膚的偉大民族。當狼煙四起,抗戰爆發之時,詩人向著黃河母親,唱出豪邁的頌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河頌》,讀一讀,品一品,感受黃河的無窮魅力,學習黃河的不朽精神?!?…隨后,引導學生進入其中,多角度審視這篇課文,要求他們從網絡中搜集一些見過黃河的人的感受,或者觀察圖片再想一想,如果自己去看黃河,是否就能具備文中所述的黃河精神。生活氣息引入教學,在關鍵語句品味中,學生們聯想著,互動著,自主閱讀興趣越來越濃,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激發學生內在需要
語文教學既要求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又要求學生適應未來的需要,掌握獲取知識的本領與方法。由“學會”變為“會學”,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如在教《天上的街市》時,教師應該安排學生反復誦讀詩歌,從而理解詩歌內容并熟練背誦下來;或者針對詩歌中聯想、想象的表現手法做出介紹,幫助學生體會詩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美滿、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學生產生內在需要時,教師應該放手他們“自主學習”,不設定范圍,不要求形式,只要學生能理解“天上的街市”的真正含義就可以。板書“畫面美”“情感美”“語言美”這三個關鍵詞,然后鼓勵學生多角度聯想,嘗試描繪一下自己對快樂生活的向往,動手改寫一篇小散文,使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課堂煥發生機,自學氣氛活躍,任何學習任務的完成對于學生而言都是既簡單又輕松地。
四、及時傳授手段方法
想要提高初中生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并讓學生的自主性長時間的保持下去,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從而讓其更加順利的完成自主學習。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學習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舉一反三的掌握更多的語文學習方法,讓學生可以自由的掌握更多的教學內容和知識,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效率[2]。如在講解《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時,教師就應該在讓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對自己不能理解的詞匯進行了解,并找出自己無法理解的句子,并帶著疑問進行課堂學習,走進課堂,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讓學生在每一個環節均處于主體地位,積極和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并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習和掌握每一個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語
初中是學生接受語文教育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能夠語文學習質量提供保障。此外,新課改要求學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致力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應該順應新課改趨勢采取合理教學措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筆者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初中語文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措施和途徑,希望能夠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幾點教學策略參考,讓語文教學煥發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李瑞雪.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探討[J].學周刊,2016(2)185-185.
[2]陳以明.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探討[J].讀寫算:教師版,2017(26)34-34.
?。兾魇〕枪炭h第六中學 7232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9129.htm